2019年1月31日 星期四

「看不見的空調」 漢堡環境能源署大樓 降溫三大良方

"搭配這套系統的是德國建築很重視的外牆隔熱與氣密,如此才能留住冷空氣。夏天可以開窗,但在寒冷的冬天或是沒有對外窗戶的空間就需要靠通風系統。頂樓的熱交換系統可以讓室、內外空氣交換,同時讓暖(冷)溫度保留在室內。"
漢堡邦都市發展暨住宅署、環境與能源署行政大樓。不同於紅色外觀,內部中庭是以黃綠色系為主色調。攝影:陳文姿。


文/環境資訊中心 陳文姿

 從漢堡中央火車站出發,捷運三站的距離就可以抵達Wilhelmsburg站。漢堡邦政府「都市發展暨住宅署」(BSW)與「環境與能源署」(BUE)合署辦公的大樓就在眼前,紅色的曲線建築在藍色天際舞動,為這塊新城區帶來年輕的活力。 

 這棟大樓在漢堡邦組織改造前,是規劃作為「都市發展暨環境署」(BSU)辦公大樓[註1],也以BSU大樓之名成為漢堡國際建築博覽會(IBA)最大規模的高樓建築。BSU大樓佔地2.3萬平方公尺,不僅外型耀眼,更企圖在能效與永續指標上,成為未來都市建築的新典範。大樓每年每平方公尺初級能源耗能僅70度,約一般房屋的1/4,這包含了熱水、冷暖氣、電燈、甚至從電廠到建築傳送過程中流失的電力。

 漢堡夏季白天平均20-22度,高溫達30度。曾有台灣官員到德訪問,表示幾乎看不到冷氣,也有人認為德國並不需要冷氣,事實真是如此?在sol·id·ar 規劃事務所建築師、BSU計畫的專案管理勒納爾特(Günter Löhnert)與BSW技術工程師威瑟(Sören Wieser)帶領下,筆者深入地下室與頂樓機房,一窺這棟大樓空調與節能的秘密。

2019年1月30日 星期三

綠建築高貴不貴 德國第二代標準DGNB辦到了

"DGNB也強調社會文化面向,保留更多的空間讓人們到戶外走動、休息,而不是整天待在辦公室裡工作,這也很重要。畢竟,建築的初衷,是為「人」而設計。"
德國DGNB永續建築委員會執行長勒美特爾(Christine Lemaitre)攝影:陳文姿


文/環境資訊中心 陳文姿

 綠建築能不能做到「高貴不貴」?德國「被動式節能建築」逐漸為人所知,事實上,德國還有一個新的永續建築體系DGNB(German Sustainable Building Council,德國永續建築委員會),正在往世界擴展中。

 DGNB成立於2007年,和知名綠建築標準相比,還非常年輕。全球已有3600多處建案取得DGNB認證與預認證,以德國與歐洲為主,逐漸跨足中國、加拿大、俄羅斯、泰國等地。它自許為第二代綠建築標準,重視環境,也重視經濟與社會文化面的平衡。比起結果評比,更重視設計過程與在地化。

 DGNB有什麼創新理念與突破、如何從德國進展到全世界的過程、適合在台灣發展嗎?面對這些問題,DGNB執行長勒美特爾(Christine Lemaitre)無疑是解題的最佳人選。

2019年1月29日 星期二

入住「被動節能住宅」 住戶初體驗「好多了,簡直無法比較!」

"建築師量身打造,蓋的又是高建築節能標準的建築,問及開發費用,Rudolf說,市府有對有小孩的家庭提供優惠,另一方面,住戶聯合建房少了開發商費用,其實不會更貴。"
太陽船The Sun Ship是棟正能源建築,也是Vauban 社區內的指標建築之一。 攝影:陳文姿

文/環境資訊中心 陳文姿

 被動節能建築(passive house)是德國常見的建築標準。在酷寒的冬天,以最少的暖氣達到舒適標準,主要是靠絕佳的保溫層、氣密門窗與通風系統。藉著到西南部綠色城市弗萊堡(Freiburg)採訪的機會,筆者住進以永續社區聞名的弗班區(Vauban)[註1],親身體驗被動房有什麼不一樣。

2019年1月28日 星期一

【專訪PHI】除溼、遮蔭做好 被動式「節能建築」也適用台灣

"建築外殼的隔熱跟氣密功能好,就可以減少室外環境對室內的影響,這時候,只要使用很少的能源就可以創造室內的舒適度。"
PHI建築認證部門負責人巴斯提安。攝影:陳文姿

文/環境資訊中心 陳文姿

 日前國發會主委陳美伶談赴德訪問,激賞德國節能建築之餘,意外引發德國建築論戰,德國普遍使用的節能建築標準「被動式建築」也成為焦點話題。

 被動式建築的原則是加強建築外殼的隔熱斷熱,以減少室內冷暖氣的使用。但也有人質疑,如果在台灣,被動式建築反而會把熱鎖定在建築內,讓室內更熱,增加冷氣使用量。類似的說法正確嗎?「移植」或「複製」被動房建築是對的嗎?

 在第一棟被動式建築所在地的德國達姆斯特(Darmstadt),筆者專訪1996年成立,推動、認證、並研究被動式建築超過20年的民間組織「被動式建築研究所」(Passive House Institute,PHI)。由建築認證部門負責人巴斯提安(Zeno Bastian)親自解釋,適合台灣的被動房建築會跟德國建築有什麼差異。

2019年1月25日 星期五

用最少的能源重新定義舒適 Transsolar用氣候改寫建築

"經常在高溫與冷房間進出對人體也不健康。一種可能的做法是──讓溫度像洋蔥一層層改變狀況,入口處較冷,進到辦公區後維持正常溫度,而不同區域間溫度不要有太大變化。"
泰國曼谷機場。圖片來源:​Nomad YCCC BY-NC-ND 2.0


文/環境資訊中心 陳文姿
 
 (承接上篇)很難簡單解釋Transsolar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許多知名建築或是都市計畫都有他們的蹤跡,例如泰國曼谷機場、漢堡的易北愛樂廳,但他們的名字卻鮮少出現在介紹裡。他們擅長挑戰不可能的任務,例如為2022年卡達世界盃足球賽場地,在沙漠高熱下打造環境友善開放式冷卻系統,或是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打造零碳排的馬斯達城(Masdar City)。

 他們自創單字KlimaEngineer,由德文的氣候Klima與英文的工程Engineer所組成,代表他們的核心工作。他們不是建築師,你可以稱他們為「氣候工程師」,他們是一群善用氣候知識與現代科技,與建築師合作打造節能又舒適空間的人。

2019年1月24日 星期四

建築節能先做好 開冷氣不是問題──智能綠塔建築師專訪

"弗萊說,我們都要向我們的曾祖父、曾曾祖父學習。過去的年代人們因為貧窮,想要省錢、想要節約,這就是節能。對每一分資源都很珍惜,這就是永續。"
智能綠塔建築師建築師弗萊(Wolfgang Frey)。後方警察局為他的作品,照片為垂直的木頭外牆及空調設備。攝影:陳文姿


文/環境資訊中心 陳文姿

 (承接上篇)「如果冷氣只開一小時就能達到開24小時的效果,開冷氣會有問題嗎?」

 跟建築師弗萊(Wolfgang Frey)的對話很有意思,這位正在德國綠色城市弗萊堡(Freiburg)打造新一代建築,配備百萬瓦儲能技術的智能綠塔(smart green tower)建築師,一開場談的不是智慧電網、不是儲能技術,而是「我的曾曾祖父」。

不忘傳統建築智慧 高科技更升級


 弗萊父親、祖父都是建築師,家族在弗萊堡土生土長。他從電腦裡翻出一張德國南部黑森林地區木造老屋的照片,指著傳統房舍的共同語言──屋簷、迴廊、陽台,「這是我曾曾祖父留下來的房子,你看,150年來還是保存良好,而且遮陽與通風效果絕佳。」

2019年1月23日 星期三

配備百萬瓦級儲能 尖峰用電自給自足 智能綠塔住商大樓2019完工

"尖峰用電需求雖高,時間卻很短,總電量需求其實不多,但電力公司卻要建置很多的發電設備去滿足這短暫期間的用電需求。太陽能板產生的電力或許不多,但一點一滴累積下來,還是足夠,這比一般時間的供電意義更重大。"
智能綠塔(Smart Green Tower)完成後示意圖。圖片提供:Frey Group


文/環境資訊中心 陳文姿

 (承接上篇)德國南部城市弗萊堡(Freiburg)新都市計畫的一處工地上,預計2019年底完成、16層樓的住商大樓智能綠塔(Smart Green Tower)正在加緊施工,這裡將是下一代的智慧建築的起點嗎?

 在這個極具野心的計畫裡,節能建築、太陽能光電與智慧管理系統只是基本配備,挾著百萬瓦等級的儲能電池,在建築師弗萊(Wolfgang Frey)的計畫裡,這裡將扮演削弱尖峰用電需求的角色,並與附近大樓整合,成為區域智慧綠電網的中心。

2019年1月22日 星期二

舊大樓整修成「被動房」 節能40% 德國十年前做到了

"系列報導緣起:從2019年起,歐盟近零能耗建築標準即將上路,所有新建公共建築達都要達到近零耗能,二年後擴大至所有新建建築。建築節能是什麼?冷氣如何裝、換燈泡等,固然是課題,卻不僅止於此;本報2017年進行「建築節能在台灣」系列報導,發現台灣政策願景不明,社會對建築節能缺乏想像。如何讓政府與民眾共同規畫未來建築低耗能的路線圖,對現今台灣格外迫切。德國從1976 年開始實施建築節能法規「節約能源法」(EnEG),這40年的經驗對台灣有何意義?記者為此實際走訪德國各城市,探討德國如何面對障礙、如何進行社會溝通、實施後的具體效益等等。這些,都將是台灣未來推動建築節能政策時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德國弗萊堡(Freiburg)改造50年老房子 Bugginger Strasse 50,省下80%暖氣。攝影:陳文姿

文/環境資訊中心 陳文姿

 搭著電車抵達布更格路(Bugginger Strasse),一回頭,Bugginger Strasse 50就在眼前。這裡是德國西南部的大學城弗萊堡市(Freiburg)的西威尼格藤區(Weingarten West),這一帶房子大多建於1965-1968年間二次大戰結束後,特色是連接相通的陽台。16層樓高的Bugginger Strasse 50少了這項特色,而是以世界首棟翻修後達「被動式節能標準」(passive house)的大樓聞名。

 被動式節能建築指的是透過被動式結構,例如絕佳的隔熱層,減少建築能源損耗與需求的一套技術,其中一項規定就是每年每平方公尺暖氣能耗不得超過15度。Bugginger Strasse 50簡稱Buggi 50,建於1968年,在41年後的2009年進行大翻修。改造後暖氣能耗從每年每平方公尺68度減至15度,少了近八成,初級能源的需求(包括暖氣、熱水、通風、燈光、設備等)則降了四成。

2019年1月18日 星期五

未來浪潮三合一!電動車即將引爆交通革命

"愈來愈多分析師紛紛預測,再過不到20年,許多消費者願意放棄車輛的「擁有權」,內燃機 (ICE) 更可能被電動車、共享服務、自動駕駛取而代之。"
(拍攝:高宜凡)

文/高宜凡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計畫主任)

 比起最近在台流言纏身、費率遭降、明顯陷入低谷的再生能源,另一個被外界寄予厚望的減碳產品「電動車」,氣勢依舊強強滾。近來更有專家和媒體不約而同地表示,傳統燃油車跟電動車之間的競賽即將出現「黃金交叉」!(對某些業者來說是「死亡交叉」)

 傳統燃油車的末日真的要來了嗎?大家看到了什麼世代交替的徵兆?

2019年1月16日 星期三

GCAS報佳音,27大城減碳奏效

"根據知名倡議組織C40的統計,國際有27個大城排碳量皆從2012年起逐年下降,如今約比高峰期減碳一成。更令人振奮的好消息是,這些城市的經濟並未因此被拖垮,不僅每年維持3%的平均成長率,人口也同步增加1.4%。"

王一方

2018年底在加州盛大舉辦的第一屆「全球氣候行動峰會」(Global Climate Action Summit,簡稱GCAS),最讓人振奮的消息並非來自中央政府,而是散落各地的城市。

從北美、澳洲、到歐洲各國,此刻已有27個全球一線城市,都跨越了「排放零成長」的里程碑。現任巴黎市長、也是C40氣候領導組主席的伊達戈(Anne Hidalgo)高呼:「27個城市同時達到排放零成長,無疑是非凡的成就!」

2019年1月14日 星期一

【COP24十六】三大重點,弄懂《巴黎協定》下的國際碳交易

"世界銀行曾發表報告,預計2050年市場機制將使減碳成本大降50%,一時之間,碳定價似乎成為各國控制排放和污染的最佳工具。"
(Photo by Pxhere)

文/趙偉婷(巴黎政治學院博士生)

 有驚無險的,COP24總算在最後關頭初步產出《巴黎協定》規則手冊。可惜針對各界關注的碳市場機制,在巴西代表力陳己見之下,最後未能達成共識,得延至下屆COP25再戰。

 早在1997年問世的《京都議定書》,「市場機制」 (Market-based mechanism)納入就被納入國際氣候談判,當時共發展出:共同減量(IJ)、清潔發展機制(CDM)、排放交易(Emission trading)三種作法。2005年歐洲開始建立區域「碳交易市場」(EU ETS),之後從紐西蘭、韓國、日本、加州到加拿大,各地碳市場紛紛出爐,最大排放源中國更自2017年啟動全國碳交易。 除了國家層級,許多地區也自推「碳稅」(Carbon tax),清潔發展機制下的「碳抵銷」 (offset projects) ,如雨後春筍般進入許多發展中國家。世界銀行曾發表報告,預計2050年市場機制將使減碳成本大降50%,一時之間,碳定價似乎成為各國控制排放和污染的最佳工具。

2019年1月11日 星期五

帥哥總理拚了!加拿大碳稅正式上路

"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採取「收入中和」(revenue-neutral)的柔性措施,一來補償民眾的減碳成本,也希望藉此減少反對聲浪。"
(圖片來源:NATHAN DENETTE/THE CANADIAN PRESS

文/趙偉婷(巴黎政治學院博士生)

 201810月,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根據同年發表的《溫室氣體污染定價法》(Greenhouse Gas Pollution Pricing Act) 宣布,聯邦政府將從2019年起針對尚未實施碳定價的省開徵「碳稅」(Carbon Tax),從每公噸20加幣(約台幣470元)起跳,持續上升到2020年的每噸50加幣(約台幣1170元),估計此舉可在2020年替加拿大減碳6,000萬噸,相當於該國2015年排放量的8.3%。

 這項政策除了兌現杜魯多2015年競選時的承諾,也回應了環保團體Citizens’ Climate Lobby的倡議。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採取「收入中和」(revenue-neutral)的柔性措施,一來補償民眾的減碳成本,也希望藉此減少反對聲浪。

2019年1月9日 星期三

地熱資源世界第三!日本啟動「超臨界」地熱發電

"日本地熱蘊藏量高居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與印尼),如此充沛資源怎能不用?再來,和太陽能、風力不同,地熱不但同樣是低碳能源,更具備極高的發電穩定度。"

(圖片來源:NEDO

文/宋瑞文

 20189月份,日本「新能源及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w Energy and Indust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簡稱NEDO發表了關於「超臨地熱發電技術」的新進度,據稱該技術的產能是過去地熱技術的數倍,因而受到高度期待。

倍速發展,2050達到普及化


 NEDO官方文件表示,投入超臨界地熱發電技術源自20144月的「能源基本計劃」,政府希望2030年要創造155kW2012年度僅有53kW)的地熱供電規模,並在2050年達到普及化應用。

 事實上,身為火山島的日本對地熱本來就不陌生,還曾有企業遠赴海外(肯亞)投資地熱。這次促成政府投入地熱新技術的原因有三,首先是2011年的東日本大震災後,境內核電機組幾乎停擺,民間社會也高度期待發展再生能源。其次,根據研究,日本的地熱資源蘊藏量高居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與印尼),如此充沛資源怎能不用?再來,和太陽能、風力有所不同,地熱不但同樣是低碳的綠色能源,更具備極高的發電穩定度

除了廣受矚目的太陽能和風力,不少國家也開始投入地熱資源的開發競賽。(圖片來源:Wiki

2019年1月7日 星期一

當「黑貓」遇上「公車」,運輸碳足跡竟減少了!?

"原本有不同物流公司的配送車隊,後來改成統一配送至貨品匯集處,再以最低碳的腳踏車,進行最後一哩的配送服務。別以為腳踏車的配送效率差,經實戰統計,配送員足足減少了1/3的運輸時間。"
(原始圖片來源:環境ビジネス,曾亭靜翻譯)

文/曾亭靜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專案助理)

 聽過「客貨混載」嗎?這用在火車跟飛機上不算稀奇,可是,日本的「關越交通」與「大和運輸」兩家公司,前陣子卻在群馬縣的沼田市與利根郡片品村等地,展開一場用「公車」客貨混載的創新實驗。

2019年1月4日 星期五

【COP24十五】爭議中落幕的COP24,各方怎麼看?

"現在希望寄託在採取行動者的肩膀上,許多孩子們為了不用化石燃料的未來,開始了前所未有的罷課浪潮;上千家致力於從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撤資的機構;還有許多社區正在抵制化石燃料,並快速轉型到100%再生能源系統。"

翻譯整理/林柏任、楊詠而、劉憶玟
圖片/高宜凡

 肩負替《巴黎協定》制訂「規則手冊」(Paris Rulebook)重要任務的卡托維茲(Katowice)氣候會議,在一片驚嘆聲中落幕了,雖產出些許成果,但整體看來,各界環團和民間單位並不滿意,對於2020年即將實施的「全球盤點機制」(Global Stocktake) 也憂心忡忡。

 事實上,在COP24開會期間,成千上萬的學生正發動罷課來要求政治領袖加強氣候行動,環保團體也努力地和化石燃料產業聘請的遊說集團對抗,深受氣候災難所苦的農民和原住民們更為了生存而走上街頭。但在場內開會的談判代表們,似乎感受不到這些壓力。

 長年追蹤聯合國氣候會議的「氣候行動網絡」(The Climate Action Network, CAN),會後整理了來自各界的評論,一來針砭本屆COP24功過,也替明年的COP25立下期許。

2019年1月2日 星期三

談高雄都會生態~公園行道樹現況與建議

"要提高都會公園的生物多樣性,首要行動就是儘快提高原生植物的比例到五成,扭轉都會生態被外來植物佔據的既有局面。"

文、圖林昆海(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 總幹事)

 高雄是個亞熱帶城市,夏季炎熱、潮溼多雨,冬季乾旱長達半年、且空汙嚴重,近年來因公園的改建與行道樹過度修剪,導致樹冠覆蓋率出現減少趨勢.許多公園在改建後移除大樹,原本可供民眾遮蔽的綠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草皮和小樹,令人懷疑為何高雄市要走回頭路?

 本文檢視幾篇關於公園行道樹的調查,希望讓民眾了解我們的先天條件,作為高雄公園政策改善的參考,成為名符其實的宜居城市。

兩大觀測關鍵:本土樹種與鳥類

 1994年,「高雄鳥會」曾受高雄市建築師公會委託進行調查,發現市區的「行道樹」樹種約有70種,其中本土種與形成生態食物鏈關係的外來馴化種約20種(占28%),外來種約50種(72%)。此外,「公園」的本土樹種占29%,外來種高達71%。亦即,外來樹種和本土樹種的比例大約七比三,市民們放眼所見的多是外來植物,對本土生態與生物多樣性來說,是嚴重警訊!

在寸土寸金的都會地區推廣綠化已有相當難度,遭外來種入侵的狀況更令人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