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報導緣起:從2019年起,歐盟近零能耗建築標準即將上路,所有新建公共建築達都要達到近零耗能,二年後擴大至所有新建建築。建築節能是什麼?冷氣如何裝、換燈泡等,固然是課題,卻不僅止於此;本報2017年進行「建築節能在台灣」系列報導,發現台灣政策願景不明,社會對建築節能缺乏想像。如何讓政府與民眾共同規畫未來建築低耗能的路線圖,對現今台灣格外迫切。德國從1976 年開始實施建築節能法規「節約能源法」(EnEG),這40年的經驗對台灣有何意義?記者為此實際走訪德國各城市,探討德國如何面對障礙、如何進行社會溝通、實施後的具體效益等等。這些,都將是台灣未來推動建築節能政策時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德國弗萊堡(Freiburg)改造50年老房子 Bugginger Strasse 50,省下80%暖氣。攝影:陳文姿
搭著電車抵達布更格路(Bugginger Strasse),一回頭,Bugginger Strasse 50就在眼前。這裡是德國西南部的大學城弗萊堡市(Freiburg)的西威尼格藤區(Weingarten West),這一帶房子大多建於1965-1968年間二次大戰結束後,特色是連接相通的陽台。16層樓高的Bugginger Strasse 50少了這項特色,而是以世界首棟翻修後達「被動式節能標準」(passive house)的大樓聞名。
被動式節能建築指的是透過被動式結構,例如絕佳的隔熱層,減少建築能源損耗與需求的一套技術,其中一項規定就是每年每平方公尺暖氣能耗不得超過15度。Bugginger Strasse 50簡稱Buggi 50,建於1968年,在41年後的2009年進行大翻修。改造後暖氣能耗從每年每平方公尺68度減至15度,少了近八成,初級能源的需求(包括暖氣、熱水、通風、燈光、設備等)則降了四成。
節能改裝後房租上揚 暖氣費降低
Buggi 50計畫專案經理、弗萊堡房屋公司(The Freiburger Stadtbau GmbH)技術部門副主任布蘿伊(Renate Bräu)帶筆者認識這項翻修工程,她解釋幾個主要變化。首先,現代房客不喜歡連通式的陽台,改建後將牆壁外移,讓原本的陽台變成室內空間。再者,現代家庭小孩少,不少住戶是銀髮族,他們不需要大房,也負擔不起高昂租金,重新隔間後,一層從六戶增加到九戶。
Buggi 50的改造包括外牆加厚並採三層玻璃窗戶,以減少熱能流失。增加中央式的新風熱交換機,作用是引入新鮮空氣,排出室內混濁空氣。暖氣系統、燈具、電梯重新採用低耗能設備。屋頂加裝太陽能板。翻修經費高達1344萬歐元(含一般翻修費與節能翻修支出),平均每平方公尺1680歐元。這項改造計畫獲得德國聯邦「社會城市」(Social City)計畫支持,但絕大多數還是要靠租金收入逐年分攤,可以想見的是,改裝後房價勢必上升。
弗萊堡房屋公司專案經理Renate Bräu指出Bugg 50的今日(左)與過去(右圖)。攝影:陳文姿
改裝後每平方公尺租金增加1.85歐元(約台幣65元),分十年三階段調漲。每平方公尺暖氣費只少了0.51歐元(約台幣18元)。布蘿伊解釋,由於坪數減少,實際租金負擔並未增加。翻修後雖然暖氣需求大減,卻未反映在帳單上,這是因為供熱公司會收取固定基本費。此外,不同住戶的電費差異很大,這與用電習慣有關。
布蘿伊指出,即便房子設計很節能,把暖氣溫度調很高還是一樣會耗能。為此,公司特別聘請節能顧問向住戶說明如何使用可以更節能,「但是,使用習慣並不容易改變」,布蘿伊無奈地說。
翻修好還是重建好? 交由個案分析決定
弗萊堡房屋公司是南巴登地區最大的房屋公司,旗下管理超過1萬多戶房屋的租賃業務。弗萊堡近年人口持續增加,房屋供應不足,加上歐盟與弗萊堡市對住宅節能的目標,既有建築改建勢在必行。Buggi 50是大樓節能翻修達被動屋標準的首例,但不是唯一。
布蘿伊帶筆者到頂樓,她指著附近整修中的三棟大樓說,翻修問題比較複雜但也有好處。舉例來說,拆除重建的大樓必須符合新法規,例如增建地下室、車庫等,並且要配合都市計畫的建物高度限制。翻修好還是重建好?哪一種翻修手法好?其實都是精算後的決定,「對於每個建案,沒有標準答案」。
社會需求、成本、節能並重的翻修習題
Buggi 50的翻修從計畫階段中就納入地區居民的參與,不過,居民在翻修後返回居住的比例並不高。一份由盧森堡大學領導的個案研究報告指出,這可能與人口結構有關,這裡以老年人口居多,他們不喜歡在短時間內搬出又搬進。
Bugginger Strasse 50的無障礙入口處,用每層樓住戶的創作當作公共藝術。攝影:陳文姿
布蘿伊說,從房屋公司的立場,氣候變遷不是唯一考量,而是要在能源、成本、社會需求間尋得一個平衡。
(繼續閱讀「節能『好宅』 德國進行式」系列報導)
※ 本文與「環境資訊中心」共同刊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