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邱姿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邱姿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11月29日 星期三

【COP23系列二十一】 未來領袖齊發聲!我們需要更有氣候觀的教育體系

"來自加州15歲女孩   Zuriel Oduwole 質疑:「只會傳授舊知識的課堂,如何讓孩子們培養出面對極端氣候威脅的生存能力呢?」"
斐濟男孩Timoci Naulusala在波昂會議登台演說,成為COP23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之一。(來源)
/邱姿蓉(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計畫主任)

           除了官方談判,這次COP23也有不少針對教育面的探討,企圖讓氣候變遷的知識更深化到教育體系。不僅如此,這可能也是有史以來出現最多兒童和青少年面孔的氣候會議,吸引鎂光燈的程度,甚至超越許多西裝筆挺的談判代表。


          首先,大家最有印象的,應該是第二週高階會議開幕日那天,跟歐盟兩大領導人一同登台的小男孩Timoci Naulusla!他生動地描述了斐濟在2016年遭遇南半球史上最強熱帶氣旋「溫斯頓」(Winston,如何摧毀了自己的家鄉跟周遭環境,立刻讓人對身處極端氣候第一線的島國人民處境感同身受。

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

【COP23系列十五】將極端氣候搬到眼前!影視科技入侵波昂氣候會議

"在德國波昂舉辦的COP23,討論的是當代人類所面對的最大挑戰氣候變遷,會場可見許多有趣的互動科技,從火紅的VR到每天滑不停的社交媒體,在這裡都看得到。" 

文&圖/邱姿蓉(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計畫主任)

    台達基金會今年十月移展高雄駁二藝術特區的「綠築跡 台達綠建築展」,曾運用當前最先進的8K投影機,將台灣好水的美麗和清澈,近距離地帶到觀眾眼前,不但堪稱是整個展場最讓人流連忘返的區域,也讓許多訪客在驚嘆細緻美景之餘,開始產生珍惜環境生態的想法,顯見影像科技和智慧裝置對環境議題的傳播,有愈來愈重大的影響力。

一秒到斐濟,體驗南洋島嶼的風情與哀愁

    正在德國波昂舉辦的COP23,討論的是當代人類所面對的最大挑戰氣候變遷,會場同樣可見到許多有趣的互動科技,從時下火紅的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技術,到每天滑不停的社交媒體工具,在這裡都看得到。

斐濟館設有VR互動裝置,讓當地年輕人現身演繹面對極端氣候的日常生活。

2016年12月29日 星期四

避開人潮的京都新玩法,到森林裡閱讀吧!

"不想再和觀光客人擠人了嗎?明年秋天造訪京都,不妨也來趟森林圖書館的特殊小旅行吧!"
蘑菇文庫(邱姿蓉攝)

文/邱姿蓉(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計畫主任)

 京都去了好幾回,越來越覺得,秋天時到京都再也不是賞心悅目的事了。若不想跟「楓」(蜂)湧而來的觀光客硬碰硬,或大老遠坐車、轉車地去寺廟賞楓(兼賞人頭),建議行前先挑本不同於坊間觀光手冊的另類導覽書籍。

 這回,我挑的是玄光社出版的《京都圖書館紀行》,走訪了兩處有趣的大自然書庫,全程皆用一日地鐵票打卡得點。

2015年4月21日 星期二

「能不能」 讓太陽當主角?

"今年地球日台達基金會和台南社大規劃透過「太陽能烹調有機食材」推廣綠色能源,籌備過程的種種討論,卻先檢視環境工作者的工作心態,究竟是為觀眾設計「一個趣味的體驗」還是「一個觀念的轉變」?"
圖:二部200W的太陽能車提供一日活動的大小電器。


圖、文/邱姿蓉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專案經理)

    到再生能源,很容易讓人就想到太陽能發「電」,但太陽作為人類所使用最古老的能源,並非只有「電」這單一形式,還有「光能」、「熱能」、「食物能」推翻能源只能轉化成電的單一想像,理解能源特性,擺脫電的依賴,更應是回應氣候變遷的基本態度。

2015年3月30日 星期一

要真的省錢 買東西請自備環保袋

"平價超市以塑膠購物袋做為品牌廣告的主角,「拿塑膠袋好俗氣、一點都不時尚啊」,看來意圖用時尚氛圍抓住草莓群注意的廣告風格似乎在細節露出破綻,重點是對年輕人來說拿塑膠袋看起來「不好看」,而不是我以為的「不環保」。"
(Source: Surfrider.fr)

文/邱姿蓉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計畫主任)

    平價超市集中火力對收入不豐精打細算的草莓族心戰喊話,企圖形塑節儉美學是時尚流行,類似不同品牌廣告元素畫面不斷輪播,正妹型男雖各有不同省錢理由,卻通通都拎著一只超市LOGO的塑膠袋,讓從事環保工作的我越看越覺得不對勁。

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

那瑪夏的綠色聖誕節 ─ 翻轉綠建築,能源小偵探解開聖誕之謎


文/邱姿蓉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計畫主任)

    隨著山上的聖誕紅轉為節慶的歡欣艷紅,又該是時候上山幫那瑪夏孩子們進行一年一度的能源教育了,但今年我們能給出什麼「好梗」?特別是孩子們都已經開始引頸期待台達能源志工的教學身影,設計綠色聖誕節似乎也是種甜蜜的負荷。

    還記得去年聖誕節編的故事,聖誕老公公因為氣候暖化冰山融化而無法出門送禮物,透過那瑪夏孩子們同心協力搶救,終於順利完成使命;今年呢?由於那瑪夏的民權國小在全校師生努力下成功達到淨零耗能校園里程碑,連聖誕老公公都好奇來取經,校園內的能源管理是怎麼做到的?每個孩子也都化身為能源小偵探,在闖關遊戲裡,充分體驗到那瑪夏民權國小的綠建築環境特色。

2014年5月9日 星期五

從零碳教室到行動零碳教室 綠電的校園與公民教育

在教學設計上,能源教育強調的體驗和實踐有高度相關,因此學校裝設太陽能板的位置不僅要長時間照得到太陽,還要讓小朋友常常「看到」。

文/邱姿蓉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計畫主任)


影片:公視中晝新聞2011年報導零碳教室開幕。

    了讓學生瞭解再生能源運作模式,台達基金會2010年在台北文山區萬芳國小,新竹市區民富國小和高雄楠梓區加昌國小首度設置完全以太陽能供電的零碳教室,問世至今有不少教育單位積極和基金會接洽希望能捐建學校設備或協助設置零碳教室,新北市教育局和苗栗區域也根據同建制規格發展建置零碳教室,數量已不下十座。 

2014年2月14日 星期五

登革熱提早報到 《蚊之色變》談防疫科普

《蚊之色變》作者蕭孟芳博士是台灣少數結合專業研究與醫生實務防疫的專家,曾經多年在非洲進行「蚊子外交」,撰寫本書是為了傳授正確科普知識。
文/邱姿蓉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計畫主任)

影片:公視新聞

    農曆年節還未過完,過往夏季才會出現的豋革熱相關新聞已經開始攻佔媒體版面,隔鄰東南亞新加波登革熱案例已經創下八年來新高,台灣高雄更提早在一月份發現本土案例;面臨四年一次的登革熱大流行期,當局開始呼籲減少徹底清潔登革熱孳生源,在岀門去買防蚊液之前,不妨先看看《蚊之色變》這本書,向蚊子專家蕭孟芳博士學習防疫觀念。

2013年12月27日 星期五

那瑪夏的綠色聖誕節 ─ 如何運用時節議題 推廣能源教育?

將對聖誕節的想像,延伸到北極融冰和同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的生物,這一份正確的關懷態度將使人和地球都受益,亦是給孩子們最好的聖誕禮物了。
  文/邱姿蓉(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專案經理)
在太陽能板底下討論綠能發電和火力碳排放量的高低
    在學校系統化推廣能源教育,最根本在於有教學團隊可以協力合作,不過以目前小學課務繁忙的程度,並不是每所學校都有如此條件;台達基金會長期以來在輔導學校的過程中發現,對於第一線教學的執行者而言,多半面對越來越豐富的能源教材和知識材料,卻不知如何將其轉化為師生都能樂在其中的節能活動。

    位處於那瑪夏鄉的民權國小在二年前台達基金會援建下成為鑽石級綠建築校園,目前教學團隊正處於新舊交替之際,能源教育亦處於起步階段,然而老師們卻用心把握時節契機,灑下能源小種子。

2013年7月11日 星期四

回應自然 面對氣候考驗的校園重建

校園建築革命正從台東小學校園萌芽,藉由和環境共生,回應自然環境特性和愈顯嚴苛的氣候考驗。

圖說:台東縣三間國小
圖/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提供
文/邱姿蓉(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專案經理)

    隨著熱氣球在台東鹿野高台升空,帶動其他縣市爭相仿效的熱潮,一波校園建築革命也悄悄從台東小學校園萌芽。這些校園在觀念和做法上突破綠美化層次、不侷限於使用了多少節能設施或者取得多好等級的綠建築標章的傳統標準,而是透過設計手法解決舊有校園規劃的盲點,藉由和環境共生,回應自然環境特性和愈顯嚴苛的氣候考驗。在極端氣候逐漸影響人類正常生活之際,更適合孩子的學習環境已在後山成形。

2011年8月1日 星期一

節能文化 放大永續校園的可能性


 影片/三峽建安國小執行全校式經營能源學校計畫的方法與成果。(影片由大地旅人工作室製作並分享於YouTube)
 文/邱姿蓉(台達電子基金會專案經理)

 年七月,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以「全校式能源經營計畫」為題,獲邀至英國南開普敦的第五屆永續發展論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2011)中發表,相當難得的在以工程技術為主的論壇中,向各國分享台灣民間從事能源教育推展的過程中,所發展出來的節能文化。

2011年4月18日 星期一

孩子的綠色未來 核在?!


 圖/日本電廠以動畫的方式說明福島核災
 文/邱姿蓉(台達電子基金會專案經理)

 日,網路上流傳一部日文動畫,以核能寶寶拉肚子來傳遞核爆危機,短時間內被翻譯成十國語言版本在網路上大量轉載。雖然影片輕描淡寫核災可怕的切入角度引人爭議,但多少企圖說清楚核能和核災的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