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三峽建安國小執行全校式經營能源學校計畫的方法與成果。(影片由大地旅人工作室製作並分享於YouTube)
文/邱姿蓉(台達電子基金會專案經理)
今年七月,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以「全校式能源經營計畫」為題,獲邀至英國南開普敦的第五屆永續發展論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2011)中發表,相當難得的在以工程技術為主的論壇中,向各國分享台灣民間從事能源教育推展的過程中,所發展出來的節能文化。
節能文化更符合永續精神
關於如何達到節能效益,從綠建築到教育界都各有說法,有的標榜工程技術和科技的運用,亦有強調人性和習慣改變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源。有趣的是,英國永續發展論壇以往多將焦點著重在硬體建設和節能工程技術的創新,譬如亞馬遜熱帶雨林的表土培育、泰國正在推動的學校節水設備與效益。台灣此次則展現了另一個可能性,也就是透過軟體(節能文化)的建立和倡導,在不大規模更換設備和花費大筆銀兩的前提下,能夠達到節能的效益。更換硬體來達成節能效果縱然立竿見影、省時有效,但節能文化的建立卻在於徹底改變學生思維,並養成節約能源習慣,更符合永續精神,長遠影響亦無法評估。
近幾年在氣候變遷的氛圍下,能源教育跨入永續校園的經營和實踐,早已經是各國追求的方向,台灣亦不例外。然而,能源之應用和環境資源習習相關,能源教育的建構也有因地制宜的特殊性,不同環境中發展出來的對策,才有參考的價值與借鏡空間;而台灣能源教育的發展特殊性即在於,我們著重軟體文化的建立,更勝過硬體科技的應用與更新。由於台灣經驗的改變主力是由教師轉移至學生,由下而上的經營模式著實讓各國耳目一新。
將能源教育延伸至校園之外
從教育的本質來思考,英國知名教育學者赫斯班(Chris Husbands)教授認為面對氣候環境的危機,在環境教育層面亟需改變舊有的「思維方式(mind set)」,是一種人的再造工程(re-engineering ),換言之,教學雙方都要體認到先前在學校所受的教育是不夠的,更要擴展到社會與生活中去探索學習,而台灣在能源教育的實踐過程中,已經將學習場域和視野都延伸至校園之外。
古建國副教授在會議中,也將三峽建安國小自主發展出來的「省政府」案例,提供給各國學者參考。建安國小是間迷你小學,但學校十分重視生態和能源教育,師生自組了「省電廳」、「省水廳」、「省廢廳」、「省聯社」、「省新聞處」,共同落實校園內省水、省電、減廢等環境行動。可能對於台灣整體環境相對的陌生,台下學者較難理解的是,以學生為主體的節能文化,如何能夠取代硬體而成為永續行動的實質內涵,他們並好奇從校園內創造出的節能效,能夠如何從小孩往外擴散到家庭。可惜的是我們計畫之中對於校園以外的家庭實踐,尚缺少有效的追蹤機制,無法將節能效益數字化,這是美中不足的地方。
教育學童即是培育綠色公民
節能效益引起與會者好奇外,亦有歐洲學者私下反應:「似乎聽起來,台灣是選擇小孩當作主要的教育對象?為什麼呢?這樣的改變是不是太慢了?」其擔憂相對於地球暖化的速度,教育孩子顯得緩不濟急。
類似的問題也出現在之前筆者於綠色和平工作時期,當時從歐洲總部來的募款總監Chris問我,「以台灣所得和捐款分佈來看,捐款給環境NGO的比例為什麼這麼低?」當時我的回答是:「國民所得和國民水準指的不是同一件事,環境保護不見得到那裡都是成熟的概念。」他也很難理解為何王永慶在國際社會中被烙上破壞環境之罵名,但台灣卻尊他為經營之神。
這些國內外觀點的差異,其實牽涉的是整體社會文化和價值觀。關於教育對象屬性的疑問,我真的打從心底認為:「改變大人既有思維比較難,而改變一個小孩,小孩回家還可以改變家庭。」
所以最後我們的回應是:「在實際操作經驗中,要減少校園的碳排放量,換Led燈、裝太陽能板馬上可以減少排放量,但在擁有節能文化的校園中,減少碳排量不需要更換設備就能達成。況且那些設備不會跟著你到處跑,但節能的習慣,放學後仍然跟著你。」教育學童自主思考環境議題,即是在他們心中埋下綠色公民行動的種子,讓他們能在未來人生中加以實踐。
【延伸閱讀】
《能源學校三年有成》林雅容 18-Aug-08 低碳生活部落格
《環境教育 如何解決氣候困境?》陳楊文 12-May-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探索節能減碳教育的意義》陳楊文 4-Mar-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前進的動力:行動家及意見領袖類三峽建安國小》林珮萱 Jan-10 遠見雜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