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31日 星期二

好城市關鍵字 #綠色創新

"巴黎市的育成中心曾發起廣受歡迎的都市綠化創新徵件,獲選的案件包括養雞、有機菜園、草莓綠牆、堆肥實驗、雨水回收,以及用咖啡渣種出香菇的隨身包等等。"
圖:倫敦市長盃低碳企業家競賽的LOGO。

文/謝雯凱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氣候與能源計畫專員)

    這幾年來企業在行銷時,總是會提到「綠色創新」這個詞彙,好像不講這關鍵字就不潮了。以城市的角度,便應該盡量提供綠色創意揮灑的沃土,這裡有幾個不同手法的案例。



    由倫敦市每年舉辦、西門子贊助的「倫敦市長盃低碳企業家」大獎賽,以獎金提案的方式,鼓勵大家以低碳為主題進行創業發想,並提供給創業者第一桶金,每年吸引許多在學青年團隊角逐。

2015年3月30日 星期一

要真的省錢 買東西請自備環保袋

"平價超市以塑膠購物袋做為品牌廣告的主角,「拿塑膠袋好俗氣、一點都不時尚啊」,看來意圖用時尚氛圍抓住草莓群注意的廣告風格似乎在細節露出破綻,重點是對年輕人來說拿塑膠袋看起來「不好看」,而不是我以為的「不環保」。"
(Source: Surfrider.fr)

文/邱姿蓉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計畫主任)

    平價超市集中火力對收入不豐精打細算的草莓族心戰喊話,企圖形塑節儉美學是時尚流行,類似不同品牌廣告元素畫面不斷輪播,正妹型男雖各有不同省錢理由,卻通通都拎著一只超市LOGO的塑膠袋,讓從事環保工作的我越看越覺得不對勁。

2015年3月23日 星期一

從適性規劃及傳統智慧尋求旱災解答

"對水資源觀念而言,路徑和總量是兩個重要主軸。台灣長年的雨量足夠,一旦有適當路徑將總量導引或分散到適當地點‧‧‧讓降下的雨水能停留、儲存、使用,水就會是資源而非破壞。"
圖一:桃園台地上的埤塘零星遍布。(擷取自Google Maps)

作者:王价巨(銘傳大學建築學系 副教授)、黃瑞明(黃瑞明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

    府很忙,絞盡腦汁在因應旱災的狀況。然而,這是最近才發生的危機嗎?旱澇交替在台灣已是常態。

    台灣在缺水國家排名為第18名,這份排名是依據「每人平均可重複利用的水資源」,明顯的原因包括:(1)先天環境山高水急,河川太陡,未能有效留水;(2)上游濫墾濫伐嚴重,崩坍加劇,水庫淤積嚴重;平地開發過度,人口、工廠激增(尤其是科技廠),耗水需求增加,原蓄水效率差之水庫水位下降更迅速,無法存水;(3)降雨時空分布不均,未能有效利用水資源;(4)水價過低,嚴重耗費水資源。這樣的結果讓平均年降雨量達2500毫米(約全球平均值2.6倍)的台灣有了缺水危機,每人每年可用水量僅4000立方米(約全球平均值1∕5)。

2015年3月18日 星期三

2014年全球經濟成長3% 碳排放並未同步增加

"過去曾有三個時間點,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降低,分別是1980年代初期、1992年與2009年,每次都伴隨著經濟衰退。那麼,究竟為什麼2014年度得以讓碳排放與經濟成長脫鉤?"
圖:加拿大多倫多的一處工廠。UN Photo/Kibae Park. via Flickr (CC BY-NC-ND 2.0)

文/謝雯凱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氣候與能源計畫專員)

    3月13日星期五,國際能源總署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於新聞稿中公布,儘管2014年全球經濟成長3%,全球能源相關的溫室氣體總量(註一) 維持與2013年相同水準,為323億噸。這項成績別具意義,自IEA蒐集碳排放資料的四十年來,這是首次在世界經濟仍成長的狀況下,溫室氣體不隨之成長。

2015年3月17日 星期二

節水還救北極熊 ─ 日本節水之道

"當你發現馬桶出水處,有約一根筷子的尖頭那麼小的水流持續注水,可不要大意啊,一個月下來會漏掉20立方公尺的水量!"
圖:節水的小動作與遠方的北極熊息息相關 (Photo: USGS via Flickr Alaska Region U.S. Fish & Wildlife Service)(CC BY-NC-ND 2.0)
文/宋竑廣 (文字工作者)

    缺水了,正值大家在為農業傷心的時候,想想如何來節水吧,雖然台灣自來水處也有教人節水,各位讀者從小到大或多或少也學過一招半式,但,若你遇到死小孩不關緊水龍頭還反問你:「囉嗦,是有浪費到哪裡去?」來自日本的節水建議,可讓你瞭若指掌地回答這個問題。

2015年3月13日 星期五

為地球讀一首小情詩



文/謝雯凱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氣候與能源計畫專員)

    英國百餘個公民組織組成的氣候聯盟 (The Climate Coalition),在情人節推出一支影片,邀請知名演員、主持人、大廚,念了莎士比亞詠嘆愛情永恆的情詩,獻給地球。

2015年3月9日 星期一

沖刷入海的土壤 為何也成了地球暖化的幫兇?

"被沖刷到水體裡的土壤,它們也是促成N2O形成的推手之一。當這些懸浮顆粒進入優養化的水體時,便有可能促進N2O的生成。"
圖片一,藻類大量生長的現象。 Photo Credit: Alejandro Díaz | WikiMedia Commons

作者:馮加伶、楊姍樺
校對:蕭淞云

    如果你跟我一樣住在城市,是個朝九晚五的標準上班族,每天光是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與休假太少而傷透腦筋,很少會再去想到圍繞在這座島嶼四周的海洋裡,因人類的活動而有了甚麼樣的衝擊。儘管,最近海洋中的懸浮顆粒議題越來越吸引人們的關注,但是大部分的人的注意力多半著重在「塑膠微粒的汙染上」,而不是每逢豪大雨來襲,沖刷至海水中的土石。

    土石沖刷,只要不是打在自己的屋子上,流放到海水之後,等著沉澱不就好了嗎?沒這麼簡單,這些沖刷至海水中的土石,除了會造成優養化現象之外,也與溫室效應氣體的生成有關聯。

2015年3月6日 星期五

用綠建築創業 陳重仁獲國際肯定

"今天如果要在台灣選出一個人,同時精通 台灣與美國綠建築指標,陳重仁這個名字一定會被提及,他是台灣首位回台服務的美國綠建築認證專業人員..."
圖:在陳重仁的專業協助下,成大孫運璿綠建築研究大樓順利取得美國綠建築LEED最高等級白金級與台灣綠建築鑽石級的雙重榮譽。(圖片提供: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文/張楊乾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本文原刊載於2月份綠雜誌專欄)

    綠建築標準,一向與建築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息息相關。在台灣,主要有兩種綠建築標準在發展,一種是國內本土研發出的 EEWH 標準,另外則是採用美國綠建築協會設計出的LEED 標準。台灣本土標準具官方位階,有關政府的大型建築標案,多會採納此項標準。美國的標準則是已有140多國採用,許多的台灣業者,若與國外品牌大廠有供應鏈關係,多會申請作為未來面對綠色稽核的準備,累積綠色資本。

2015年3月5日 星期四

你可能想都沒有想過的居家節水策略

"說到居家「抓漏」,就不能不提到「綠色水管工」計畫。這是國際水管維修工與技工協會想出的點子,在美加逐漸推廣。"
圖說:一般居家前三大耗水活動,沖廁居首,洗澡與洗衣則不相上下,端看您家使用洗衣機的習慣。(照片出自水逐跡展覽)

文/謝雯凱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氣候與能源計畫專員)

    比起農業或工業,居家用水的比例其實不多,感覺不能省下甚麼水勒!不過看了別的城市的作法,才驚訝的發現,原來大有可為啊。例如,紐約市歷年來推出許多省水的計畫,連公園的噴水池都管到了。不過省水效益最大的計畫之一,您可能沒有想到,是鼓勵市民「換馬桶」。

    根據統計,居家約有三分之一的用水是耗在浴廁上,而紐約有許多近百年老舊大樓與建築,外觀典雅,馬桶卻可能跟我們的祖父母同輩份。馬桶這東西,愈新的款式愈省水,目前所謂的省水馬桶,抽一次水必須在6公升以下,傳統馬桶則需要12公升左右。

2015年3月2日 星期一

揉合氣候調適的不凡社會政策 穆希卡總統的社區遷置計畫

"「遷置計畫」針對易遭受水患與汙染的住宅與社區,規劃搬到安全的住宅與土地。弱勢居民不再受到水患所苦,保障了生命財產,也提高生活品質。"
圖:烏拉圭一戶接受國家遷置計畫的家庭。(圖片出自聯合國 Momentum for Change 活動)
文/謝雯凱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氣候與能源計畫專員)

    世界最窮,但心靈最富有的總統─烏拉圭的荷塞‧穆希卡 (José Mujica) 在昨天3月1日卸任,這位受到全國人民敬重的平民總統,在任時捨棄總統官邸,持續與妻子居住在市郊的小房子,維持簡樸生活,九成薪水捐作慈善用途,其中一部分投入他一手推動的全國住屋計畫(Plan de Vvienda)。

    自2010年起推動的五年期「全國住屋計畫」,既要幫助貧窮弱勢家庭蓋房子,還同時串起社會服務、支持系統,讓他們真正融入社會中,讓他們得以對未來抱持希望。

    更進一步,在住屋計畫之下另有「遷置計畫」(Plan de Relocalizaciones),居住在受到水災威脅或汙染土地上的弱勢社區與民眾,得以接受政府安排,遷置到安全地帶的新建住宅區。遷置計畫獲得2014年聯合國應對氣候變遷的「燈塔」示範案例,以彰顯這個計劃改善城市貧民生活的永續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