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8日 星期五

氣候變遷時代下的新顯學--FEW(下)

 "水、糧食、能源交織而來的漩渦,不但考驗政府應變決策,甚至影響未來的投資動作。如何衡量不同領域的價值?常使決策者猶疑不定。簡言之,一公斤米、一度電跟一公升的水,孰輕孰重?誰都說不清。"

文字&攝影/高宜凡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計畫主任)

 當糧食、能源、水,碰上氣候變遷、人口壓力、都市化等因素,彼此交互影響,形成一股即將爆發的「完美風暴」。
  
 為提升台灣處理Food-Energy-Water Nexus的整體思考與策略建構能力,中技社不久前舉辦了一場「糧食、能源、水資源(FEW)鏈結」研討會,邀請到七位國內外學者專家進行交流。

2016年10月27日 星期四

氣候變遷時代下的新顯學--FEW(上)

"當極端氣候的影響層面不斷擴大,水、糧食、能源(Food, Energy, Water)這三個原本看似不相干的議題,在不斷交互作用、彼此拉扯之下,逐漸形成一個複雜難解、糾葛不清的巨大漩渦,成為台灣不得不處理的棘手問題。"
文字&攝影/高宜凡(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計畫主任)

 當糧食、能源、水,碰上氣候變遷、人口壓力、都市化等因素,彼此交互影響,形成一股即將爆發的「完美風暴」。

 先看看下面幾個例子。2012年中,印度乾旱影響糧食生產,農民不斷加裝抽水機灌溉農田,結果電廠負荷不了造成三個地區電網故障,引發成大規模的停電事件,導致逾6億人無電可用,受災人口幾乎是美國的兩倍。

2016年10月21日 星期五

凡蓋過必留下足跡 綠築跡——台達綠建築展(下)

"「綠築跡——台達綠建築展」紀錄了台達集團過去十年在世界各地累積打造的22棟綠建築...展覽中,除了認識建築節能的設計原理與減碳效益,更可同時看到活生生的建築碳足跡案例。
圖:綠築跡展的"築回自然"影片 (來源:台達基金會)

文/高宜凡(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計畫主任,本文原刊載於綠建築雜誌43期

續上文


碳足跡減量祕訣,盡在台達綠建築展

 「綠築跡——台達綠建築展」紀錄了台達集團過去十年在世界各地累積打造的22棟綠建築,去年(2015)12月曾在巴黎的聯合國氣候大會(COP 21)現場展出,吸引逾四萬名國際人士參觀,今年六月移師到北京清華美術學院,同樣獲得好評,這次也終於有機會回到台灣策展一個月(9/24~10/23)。展覽中,除了認識建築節能的設計原理與減碳效益,更可同時看到活生生的建築碳足跡案例。事實上,台灣第一個建築碳足跡專業推動機構、2013年成立的低碳建築聯盟,就是在台達的協助下,與被譽為「台灣綠建築之父」的林憲德教授聯手成立,以民間力量建立一套完整的建築碳足跡認證系統。

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凡蓋過必留下足跡 綠築跡——台達綠建築展(上)

"無論住宅、辦公室、工廠,或醫院、車站、機場等公共場所,你我每天工作和生活的建築空間,竟是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來源! 
圖1:建築完整生命週期的五個階段 (來源:低碳建築聯盟)

文/高宜凡(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計畫主任,本文原刊載於綠建築雜誌43期

 深秋時分的華山文創園區,空氣中依舊帶有夏天的悶熱感,這種大自然季節交替逐漸悖離過往規律的現象,在極端氣象愈加頻繁的今日,似乎越見怪不怪了。但是,人們該如何面對極端氣候的衝擊?

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

如何終結電力自由化流言?看看日本經產省怎麼做吧!

"由於電力自由化影響的層面,不只是消費者,電力公司與相關廠商──例如智慧電錶換裝後,才可以連動、發生作用的家用能源管理系統廠商──也會提供說明,甚至設計比政府更親民可愛的說明動畫,在政策推廣與銷售利益上一石二鳥。" 

FireShot Capture 071 - 騙されないで!電力小売全面自由化5つの嘘 I_ - http___www.emsc.meti.go.jp_info_liberalization_uso_.jpg
圖:別騙我了!關於電力零售全面自由化的五個謊言。(來源:日本經產省

文/宋瑞文(文字工作者)

 就跟許多政策都會引起民眾的疑慮一樣,日本邁向電力自由化,政府也少不了說明解釋的工作,為此日本經產省(類似台灣的經濟部)設有專門網頁,提供基本名詞解釋、常見問答等資訊,供民眾利用。這對於面臨電業法修正台灣而言,或有參考之處。

 如同先前文章簡單介紹過的,所謂電力自由化有不同層次,而發生在今年4月的變革,是一般家戶零售電力自由化,亦即家戶有新的電力公司可供選擇,因此相關問答,也圍繞在這個題目上。目前在專門網頁的「常見問答」欄目上,累積了71個題目,而且不斷更新修改中,可見因應輿情動態調整的工夫。

2016年10月13日 星期四

時間電價上路 挑戰「移峰填谷」

"如果沒有從源頭把對化石燃料的補貼扣除、推動電價合理化、加計能源稅或碳稅等,以台灣的現行電價而言,建築設置儲能設施的可能性並不高。" 
如果家裡電器的使用習慣,可以從白天的尖峰時段,移轉到夜間十點半後的離峰時段使用,則每度電將僅須負擔新台幣1.71元。 圖/cherezoff/shutterstock
文/張楊乾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本文原刊載於聯合報元氣周報)

 如果家裡電器的使用習慣,可以從白天的尖峰時段,移轉到夜間十點半後的離峰時段使用,則每度電將僅須負擔新台幣1.71元。相反地,家戶如果申請了時間電價,卻未能降低白天尖峰時段用電,則每度電的電價,最高可達新台幣5.84元。

2016年10月7日 星期五

愛心舊電器 弱勢戶新負擔

"許多換下來的耗能家電,並沒有進到家電回收體系內,而是捐進了弱勢家庭裡;結果是耗能產品繼續耗電,弱勢家庭的能源支出持續增加,反而排擠到有助階層流動的其他預算。
冷氣示意圖   來源:Shutterstock

文/張楊乾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本文原刊載於聯合報元氣周報)

 今年三月前,有許多家戶拿到了政府的補助,換購節能節水的冷氣、電冰箱、電視機、洗衣機等。在進到夏月電價實施的月份,節能所帶來的紅利,在電費單裡格外有感,長期來看,節能家電更可以降低家戶整體能源支出,轉而投入在像教育等其他項目上。

 然而,政府這套節能美意,有時反而因為民眾的「愛心」,被打了折扣。因為許多換下來的耗能家電,並沒有進到家電回收體系內,而是捐進了弱勢家庭裡;結果是耗能產品繼續耗電,弱勢家庭的能源支出持續增加,反而排擠到有助階層流動的其他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