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8日 星期五

氣候變遷時代下的新顯學--FEW(下)

 "水、糧食、能源交織而來的漩渦,不但考驗政府應變決策,甚至影響未來的投資動作。如何衡量不同領域的價值?常使決策者猶疑不定。簡言之,一公斤米、一度電跟一公升的水,孰輕孰重?誰都說不清。"

文字&攝影/高宜凡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計畫主任)

 當糧食、能源、水,碰上氣候變遷、人口壓力、都市化等因素,彼此交互影響,形成一股即將爆發的「完美風暴」。
  
 為提升台灣處理Food-Energy-Water Nexus的整體思考與策略建構能力,中技社不久前舉辦了一場「糧食、能源、水資源(FEW)鏈結」研討會,邀請到七位國內外學者專家進行交流。


 代表主辦單位致詞的中技社董事長潘文炎不諱言,台灣近年許多棘手挑戰都牽涉到FEW,「像農地到底要生產食物;還是太陽能?沿海到底要漁業;還是要風力?」經濟部水利署署長王瑞德也舉例,去年台灣遭遇一甲子僅見的大旱,政府不得已休耕4萬公頃農田,遭到許多批評,「或許保住了水,卻減少了糧食,」他不禁感歎。
  
 面對水、糧食、能源三方交織而來的漩渦,不但考驗政府單位應變決策,甚至影響國家未來的投資路線。比方,近來有地方政府力推沼氣發電,想替境內畜牧業開發額外收入,卻引來牲畜排泄物汙染河川的疑慮。其他單位有意使用海水淡化技術創造更多水資源,也常被指責運作過程耗費太多電力。找到了水、卻耗了電,無法讓所有人滿意。


決策者如何抉擇?不能只看經濟價值

 如何衡量FEW不同領域的價值?常使決策者猶疑不定。簡言之,一公斤米、一度電跟一公升的水,孰輕孰重?誰都說不清。

 對此,不少人都異口同聲地問,能否將FEW換算為同一種衡量標準、或GDP貢獻值?以利決策者下判斷。

 然而,來自泰國的朱拉隆功大學教授  Sucharit Koontanakulvong 卻提醒,「主事者不能只看經濟數據,還要看到其他價值!」如聯合國提出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從免除飢餓、促進健康、淨水衛生、可負擔能源、永續城市、海洋與陸地生態等,都跟FEW脫不了關係。

 他補充說明,即便同樣以經濟價值或GDP數據估算,也必須有不同的考量基礎。比方,農產品或電力等資源,到底是留在國內自用(基於國家安全與人民需求);還是要出口創匯(尋求貿易產值)?假使做出錯誤決策,恐怕引發更多社會動盪。

 近年關於FEW的解決方案,從垃圾發電、社區自主的農業生態學(Agroecology)、節約水電用量的城市農場、以廢水和二氧化碳滋養藻類做為生質燃料、到主張能資源循環再利用的「零廢棄」園區,都曾列入討論,方法看似不少。 


  不過,當天幾乎全程聆聽、不久前還曾上媒體談論FEW議題的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認為:「很多方法或許在理論上跟技術上可行,卻很難適用於時下的社會輿論跟政治情勢。」

  他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而這也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博士  Maria Uhle 這次受邀來台所給的過來人建議,「政府光忙著找應對策略還不夠,更難的是如何和大眾溝通,」她提醒,「不然你可能好不容易解決了一個問題,卻又出現一個新的問題!」

  的確,面對無比複雜又相互牽扯的FEW挑戰,台灣除了花時間尋找長期策略,也別忘了必要的社會溝通過程與資訊公開動作。


【參考資料】

財團法人中技社
生質能源趨勢

【延伸閱讀】
學習與水共生 才是地球永續之道 高宜凡 遠見雜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