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CCPI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CCPI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12月11日 星期二

【COP24系列七】氣候變遷績效評比 台灣連三年退步至倒數第五 慘輸中印

"看守德國資深顧問詹伯克表示,評比為「好」的國家,共通點之一是大量投資再生能源,摩洛哥進步非常明顯,除了增加再生能源占比,國家也立下了具有野心的氣候目標。"
CCPI報告作者群。右二:看守德國資深顧問詹伯克(Jan Burck)、右一:NewClimate Institute科學家赫恩(Niklas Hohne)、左二:Climate Action Network-International全球能源政策資深顧問辛格(Stephan Singer)、左一:看守德國Ursula Hagen。鄒敏惠攝
CCPI報告作者群。右二:看守德國資深顧問詹伯克(Jan Burck)、右一:NewClimate Institute科學家赫恩(Niklas Hohne)、左二:Climate Action Network-International全球能源政策資深顧問辛格(Stephan Singer)、左一:看守德國Ursula Hagen。鄒敏惠攝。

文/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鄒敏惠 卡托維茲報導;陳文姿 台北報導

 在波蘭卡托維茲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談判正邁入第二週議程。德國看守協會(Germanwatch)等研究機構10日揭露最新的減碳績效排名,台灣減緩氣候變遷的國際表現較去年再跌落兩名,以倒數第五名之姿,連續與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等產油國並列「非常差」(very low)等級。

 儘管台灣年總碳排量高,這樣的排名結果卻總是挑戰台灣媒體的神經,甚至提早在8日外洩名結果,環保署更在同一天快速回應,宣稱原因是去(2017)年雨量偏低、高溫日多所致。不過,德國看守協會在台合作學者、台大大氣系教授徐光蓉指出,這並非正確解讀。

CCPI評比56國 前三名從缺 台灣連三年下滑


 「2019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CCPI 2019)囊括56個國家(再加上歐盟),相當於全球九成以上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台灣以總分28.80分獲得第56名,前年第52,去年第54,今年第56名,等於連續三年來每年下滑兩名。
 最高分的瑞典以76.28分排名第四、摩洛哥第五,前三名從缺。
2019 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排名(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 2019.) 資料來源:Germanwatch
2019 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主要國家排名。資料來源:Germanwatch 資料整理:環境資訊中心

2017年11月17日 星期五

【COP23系列十一】全球評比:減碳資優生從缺 台與美、俄並列後段班

"台灣在化石燃料補貼跟工業電價補貼政策均未調整,未來恐怕仍會持續維持在低段班。"
國際非營利組織德國看守協會(Germanwatch)15日發表最新氣候變遷績效指標。圖片提供:高思齊。
文/環境資訊中心:陳文姿、姜唯、蔡麗伶報導

 國際非營利組織德國看守協會(Germanwatch)發表最新減碳評比,台灣今年依舊表現不佳,排名第54名。在56個國家和歐盟間是倒數第七。

 目前人在波昂參加COP23氣候大會的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資深研究員高思齊表示,台灣在化石燃料補貼跟工業電價補貼政策均未調整,未來恐怕仍會持續維持在低段班。

 德國波昂的第23屆氣候變遷會議 (COP 23)正接近尾聲,現場許多國家都發表了抗暖成功故事,但是到底誰才是真正的氣候優等生?15日上午公布的最新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CCPI 2018)給出了答案。

2016年11月23日 星期三

【COP22系列報導之十一】夾縫中的台灣,別再猶疑不定

"這份虛無縹緲的「國家因應氣候變遷行動綱領」草案。不禁令人懷疑,難不成台灣以為川普當選後,就可不用理會、或晚幾年再跟上《巴黎協定》的全球減碳浪潮了嗎?"
圖:因應氣候變遷,台灣的立法速度及政府應變效率有待提升。(攝影:詹詒絜)
文/高宜凡(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計畫主任)

    大半個月來,傳媒焦點幾乎都環繞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國總統大選,甚少關注剛在摩洛哥結束的第22屆聯合國氣候會議(COP22),有相關報導也多針對台灣是否被中國打壓而無法與會,或官員投書國際媒體的不平之言。


    夾在《巴黎協定》與「川普效應」兩股風暴中,一度態度堅決的台灣,最近又陷入猶豫不定。



2012年12月7日 星期五

杜哈氣候會議:氣候變遷績效指數 台灣小退兩名


      圖/看守德國協會發布2013氣候變遷績效指數記者會現場,接受氣象達人彭啟明的提問。(謝雯凱攝)
      文/謝雯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氣候與能源計畫專員,COP18特派員)

    看守德國協會 (Germanwatch) 照例在聯合國第氣候變遷大會 (COP18) 其間,發布各國的氣候風險指數 (Global Climate Risk Index) 與氣候變遷績效指數 (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 ),前者是提醒各國儘快研擬氣候調適政策,為不確定的未來做好預防性措施;後者則檢視各國減碳政策,往往被國內媒體與公民團體引用,以鞭策政府積極作為。


2011年12月8日 星期四

德班氣候會議:台灣該從氣候變遷績效指標學到的五堂課

 文/趙家緯(低碳生活部落格志工寫手,綠盟能源與氣候變遷小組召集人)

 彼得.杜拉克的名言:「If you can't measure it, you can't manage it!」被企管界奉為圭臬。同樣的,若欲試圖研擬一妥適的氣候變遷政策,亦須仰賴具有宏觀性的績效衡量指標,方能讓決策者走出許多公關式的減碳活動所創造的迷霧,檢視耗用大量公務人力以及人民稅金後,是否具有實質效益。而由看守德國協會(Germanwatch)與歐洲氣候行動網(Climate Action Network)所提出的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 CCPI),由於該指標涵蓋了氣候變遷政策各個層面,故具有檢核一國的政策成效之功能。(1)

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

坎昆氣候會議:史上首次 台官員進氣候公約會場辦邊會

 圖/環保署副署長邱文彥於台北時間八日凌晨,成為台灣第一位進入聯合國氣候公約官方會場內,召開周邊會議的官員(張楊乾攝)
 文/張楊乾(低碳生活部落格坎昆氣候會議特派員)

 爭取多年後,台官員八日首度在聯合國氣候公約的官方會場內,舉辦周邊會議(side event)介紹台灣的減碳成果。現場吸引了約五十位各國人士參與,代表團除了作簡報之外,也回答媒體關於前一天由看守德國協會所發佈,今年度氣候變遷表現指數(CCPI)排名不佳的問題。

2010年12月7日 星期二

坎昆氣候會議:台全球抗暖排名 依舊倒數


 圖/看守德國新公佈的主要碳排放國氣候變遷表現排名裏,台灣的排名和去年一樣,都是倒數第十四名。 (來源: German Watch
 文/張楊乾(低碳生活部落格坎昆氣候會議特派員)

 保組織看守德國協會(German Watch)六日在坎昆舉行的氣候會議中,公佈今年主要碳排放國抗暖表現的排名。台灣今年的排名和去年一樣(*1),在五十七個主要的碳排放國之中,排名倒數第十四名,勉強挺住沒有進到「表現極差 (Very Poor) 」的組別裏,而若是和2008年的排名相較,則依舊退步了十五名,抗暖表現連續兩年被該組織評為「差 (Poor)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