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9日 星期五

引擎燈亮 污染加量

 文/龐德(News98電台汽車俱樂部主持人)
圖/龐德提供及Flickr分享 

前化油器的時代,車子儀表板上沒有所謂的 "Engine Check”燈,車主唯有從故障的徵兆出現且嚴重感覺到時,才能知道車子出了問題。自從汽車引擎電腦化以後,儀表板上開始出現了一個除機油燈、發電機燈外的橘色 "Engine Check”燈,當它亮起時,車主常常只會認為是引擎出了問題,這其實只對了一半。

2008年8月25日 星期一

低碳城市 英國的綠色革命

 文/李麗雯(台大環工所博士班學生)、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數位媒體企劃專員)

 「英國的城市,昔日是工業革命的引航者;今日,則將以推動低碳經濟的機會,再度揚帆…」。

 這是英國氣候變遷大臣Joan Ruddock,去年十一月在英國核心城市首長會議時,為英國推動低碳城市方案(Low Carbon Cities Programme, LCCP)所發表的藍圖宣言。

 她當時公佈以曼徹司特(Manchester)、里茲(Leeds)、布里斯托(Bristol)等三大核心城市為示範,由英國環境部(DEFRA)提撥25萬英鎊(約1,500萬台幣)的預算,委託碳信託(Carbon Trust)及節能信託(Energy Saving Trust)與地方團體共同腦力激盪,共同協助並參與研擬三個城市的低碳行動計畫。

京奧過後 另一場抗暖化的城市奧運競賽正展開!

 文/汪文豪(資深環境線記者)
 圖/NTC Summer Street Website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結束,另一項引領世人目光的盛會,莫過於2010年即將於上海舉辦的世界博覽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即為這次世博會的主題。

 但是,城市真的能讓生活更美好嗎?

 根據統計,全世界5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大城市,地球上75%的碳排放來自於都會地區,預估到了2050年後,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都將會居住在城市。城市不但是地球上最大的碳排放實體,對環境也造成極重的負擔。唯有降低城市的碳足跡,生活更美好的願望才有機會實現。

 城市,成為對抗地球暖化的新起點。

2008年8月22日 星期五

外交可休兵 抗暖不能停

 文/李河清(國立中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圖/Wikipedia

 2008年8月8日開始,奧運成為全球媒體的焦點。從各項比賽獎牌的數目來看,位處於南半球的澳洲,目前名列第四,相對於其他國際政治強國,中國、美國和俄羅斯,澳洲堪稱為體育「大」國。澳洲總理陸克文從北京回國後不久,便風塵僕僕的飛抵人口不到2千的太平洋島國紐埃(Niue),參加8月19~21日舉行的第39屆太平洋島國論壇(Pacific Islands Forum, PIF)。


2008年8月20日 星期三

電電吃三碗公 開飲機的大胃口


 文/樊雯(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
 圖/istock & Flickr創用分享(SF buckaroo上傳)

 像有點回到古早時「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的心情,今天要提醒大家仔細端詳家裡的溫熱開飲機或電熱水瓶,因為有可能注意到「她」,可以讓您輕鬆省電10%以上,盡情享受台電電費八折的節能獎勵。

 工研院能環所針對台灣市售13件冰溫熱型開飲機做了調查,24小時的保溫耗電量約分布在1.8~3度電之間,我據此粗估開飲機每個月( x 30 )的耗電量在54度到90度之間,和台灣夏季家戶用電平均每月448度相比,區區一個開飲機可能隨隨便便就佔去一般家戶每月用電總量的12%~20%,簡直跟冰箱並駕齊驅!(張文瑞等 2008)


2008年8月18日 星期一

能源學校 三年有成

 文.圖/林雅容(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

 年前,當全球暖化在台灣仍是一項冷門議題時,大地旅人工作室台達基金會,就已開始在討論如何建構「能源學校」。今年,當「節能減碳」四個字,已成為無所不在的口號時,過去能源學校的示範點,則多已成為其他中小學的學習對象。

 目前在台灣,「全校式經營能源學校輔導計畫」共有12所學校參與,其中有國小、國中、完全高中及高職學校等,學校規模則少從不到50人,大到上千人皆包含在內。一路走來,「全校式經營輔導學校計畫」陪伴學校在能源教育中自發成長,許多伙伴學校已經慢慢抽枝長葉,逐漸走出自己的新能源文化樣貌!


2008年8月15日 星期五

好駕駛習慣 年省千把塊

 文/鄭榮和(台灣大學機械系FORMOSUN先進動力研究中心指導教授)
圖/Flickr創用分享by Chrysaora (CC BY-SA 2.0)

陣子油價飆漲,很多汽車駕駛都改騎機車,雖省了一些汽油,但卻增加了都市內的空氣污染。也有人乾脆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既省油又降低排放。不過,買車不開也算浪費資源,因為製造車輛也要使用大量能源。

那不買車不就得了?可是如果更多的人加入這個行列,經濟會更不景氣,最近車市每況愈下,已經造成車廠裁員或強迫休假的窘境。當然,經濟的狀況是每個人消費選擇、政府政策介入與調控以及全球化互相影響的結果總和,所以煩惱歸煩惱,景氣或不景氣,環環相扣,不是少數人可以真正改變的。


2008年8月13日 星期三

綠廠辦概念 企業正風行

文/陳重仁(台灣綠建築發展協會副秘書長)
圖/台積及台達提供

積電剛落成的南科新廠房,在今年八月初獲得美國LEED綠建築評估系統的金級認證,成為全台灣第一棟取得美國LEED綠建築認證的建築物。台積電南科廠的這項殊榮,為台灣的綠色廠辦立下一個新的里程碑。


2008年8月10日 星期日

讓設計 成一門與地球共存的哲學


 文.圖/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數位媒體企劃專員)

 年前,如果要陳禧冠談綠色設計,他也許會拿出辦公室裏的永續教條,核對他的設計團隊已符合哪幾項要求。但在油價飆漲、天災頻仍的今日,若要陳禧冠對此議題再作定義,他會很有禪意地看著你說:「設計,是與地球永續生存的哲學。」

 身為飛利浦設計中心的客戶總監,陳禧冠無可廻避地,必須要站在綠色風潮的浪頭。「現在只要有一點良知的公司,都會主動去關注永續議題吧,」陳禧冠認為,石油枯竭與暖化議題,是這一代有生之年必須面對的挑戰,「永續將是不得不然的生活模式。」


2008年8月8日 星期五

用綠色 說服你的裝潢工

 文/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數位媒體企劃專員;本文收錄於《低碳生活的24堂課》)
 圖/綠適居協會提供

 「這…卡貴喔…」

 一聽到「綠建材」三個字,幾個裝潢工人就像是被扭開開關,把腦子裏所能想到的負面形容詞,一股腦全拿來形容綠建材。像是「不實用」、「會增加施工難度」、「很難找」等等,最後還不忘語恐嚇的說,綠建材的成本比一般建材,貴很多。

 「他們甚至會說,這類材料要用在豪宅,才會有它的價值啊。」綠適居協會秘書長譚海韻語帶無奈地說。


2008年8月6日 星期三

光怪陸離的減碳現象

 文/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數位媒體企劃專員)
圖/Flickr創用分享

兩天有消息傳出,陸軍工兵學校為了節能減碳,規定只能用三桶水洗近百個餐盤(台視新聞 5-Aug-08)。事後工兵學校雖公開澄清,指學生若覺得餐盤洗不乾淨,還是可以另外用水龍頭沖餐盤,但此事卻已在社會留下「減碳減過頭」的印象。

而這也不是近日唯一一條,與節能減碳相關的負面新聞。


2008年8月4日 星期一

愛地球 車速別超過90公里

文/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數位媒體企劃專員;本文收錄於《低碳生活的24堂課》)
圖/Flickr共享by amylena (CC BY-NC-ND 2.0)

還在唸大學時,就已先用買機車的預算,購置一輛二手小客車當交通工具。在那個還不用擔心落髮的年紀,我就和一般年輕人一樣喜歡開快車,且只要飆上那時剛開通的國道三號,嘴裏總不時會抱怨怎麼這麼大條的路,速限卻只有110公里。

結果,不到十年,我的駕駛習慣卻已作出重大改變。過去我總喜歡超人家的車,但現在反倒都乖乖地跟著前方車輛,時速並保持在90-100公里之間。且現在當別的車從我車旁呼嘯而過時,我內心也不再會被激起一較高下的火花,取而代之的,是以很平靜的眼神凝望著他們,希望他們下一個小時在掏錢加油時,心情也會很好。


2008年8月1日 星期五

面板業加速暖化? 業者:早有減量對策


 文.圖/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數位媒體企劃專員;本文收錄於《低碳生活的24堂課》)

 到景氣不佳影響,液晶電視全球銷售量近日掉到谷底,不論是奇美或友達等面板大廠,都被迫把產能利用率調降一成以上(經濟日報 1-Aug-08)。雪上加霜的是,美國加州大學的教授最近發表論文指出(Prather & Hsu 2008),液晶電視在製程中所使用的溫室氣體NF3,因沒有在《京都議定書》管制的範圍內而成長迅速,甚至已超越全球最大火力發電廠對暖化的影響,媒體因而指責面板製造商是加速暖化的元兇之一(Guardian 3-Jul-08)

 遇上市場需求不振,業者目前只能咬牙苦撐;但遭到媒體及科學家對於暖化元兇的指控,台灣的業者倒是早有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