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7日 星期五

化解白吃午餐困境 歐斯壯的學術貢獻

 圖說: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歐斯壯女士(Dr. Elinor Ostrom)本周來台演講,並與台灣的經濟及環保官員交流,討論氣候變遷與節能減碳相關議題。(張楊乾攝)

 文/蕭代基(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本文是8月24日經濟日報名家觀點的投稿原文)

 斯壯的主要學術貢獻,是她發現政府管制或私有化市場,都不是好的環境品質惡化問題解決之道。約40年前,生物學家 哈汀(Hardin)提出的「共有財的悲歌」,很有力地解釋了資源耗竭與環境惡化的普遍現象,事實上,哈汀討論的情況並非是共有財,而是沒有確定產權的資源,任何人皆可自由進出使用(open access)這個資源,例如森林、草原、空氣、水、海洋、氣候等等自然資源都曾經處於無產權的情況。

2010年8月24日 星期二

服務遶境民眾洗碗落實環保(節錄)

 圖說:今天是中元節,從中午開始,走在路上很難不被一籃籃焚燒的紙錢嗆到,空氣中更無時無刻彌漫一股焦味。即使環保署鼓吹「以功代金」多年,顯然燒紙錢的習俗卻仍未戒除。不過,也曾經因為信徒大量使用免洗碗筷,而被外人垢病的大甲媽祖遶境活動,卻因民眾自願性的發起洗碗活動,讓八天七夜遶境少了大量垃圾。期待未來的中元節,也能在禮敬鬼神之餘,減少環境汙染物的產生。(朱冠勳攝)

 (本文節錄自《面對真相、即刻行動-台灣減碳紀事》,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主編、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贊助出版)

 文/黃秋卿(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

 寒料峭中,大甲鎮瀾宮媽祖鑾轎完成了三百四十幾公里的遶境進香,雖然回程時雨勢忽大忽小,卻絲毫沒有澆息信眾的熱情,也好像為媽祖洗淨道路。鑾轎在深夜十一點入廟安座,八天七夜的行程功德圓滿。

 有一群人,自三月二十一日媽祖起駕那天,清晨摸黑出門,南北分頭趕路來到大甲,他們是來洗碗!八天七夜,幾組人馬輪番上陣,在各站駐點,提供環保餐具,也負責洗婉,他們必須走在媽祖前面。這也是另一種遶境!

2010年8月17日 星期二

綠領建築師的養成法


 圖/第一屆綠領建築工作坊的學員合照(張楊乾攝)

 文/楊雅雲(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專案經理)

 、七年級生,也許女生居多,應該都聽過或玩過一個曾紅極一時的「美少女夢工廠」電玩遊戲。這個養成遊戲在你登入之後,設定你認養一個少女,在接下來的八年,少女會因為你提供的教育方式慢慢地養成某些專長或技能,遊戲的最後便設定在揭曉他「轉大人」的畫面上。

2010年8月11日 星期三

建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互信機制

白海豚保育陳情記者會
 圖說:環保團體在行政院前抗議國光石化開發案,恐將破壞瀕危生物中華白海豚的迴游廊道(攝影/彰化海岸保育行動聯盟分享於Flickr相簿,CC BY-NC-SA 2.0)

 文/蕭代基(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本文是8月10日經濟日報名家觀點的投稿原文)

 六月底兩岸簽訂了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國家發展正展現新契機之際,環保與經濟衝突的老問題卻突然再度成為焦點議題。環保與經濟衝突的問題包括:今年前四個月能源消費量與排碳量成長率高達10%左右,完全反轉過去兩年之下降趨勢,但是另一方面,政府已經確定未來迄2050年的節能減碳目標,各部門節能減碳的壓力與日遽增;在節能減碳的壓力日增、政府全力推動十大節能減碳無悔措施之際,但政府同時全力推動高耗能、高汙染與高碳排放的石化業與鋼鐵業之新增投資,如國光石化;在推動開發新工業區與重大新投資計畫(如國光石化、中科三、四期)之際,卻遇到環境影響評估及居民強力抗爭的「障礙」或行政法院的挑戰。此外一些矛盾現象亦在此次的爭議中凸顯出來:雖然憲法與環保基本法明訂環保優先於經濟發展,但政府卻視環保為必須快速排除的投資障礙;雖然憲法明訂人民財產權受到保障,但是開發工業區卻享有強制徵收土地的權力;雖然全台工業區有許多閒置工廠與空地,但各開發機關偏好開發新工業區。

2010年8月8日 星期日

工業之母 不是石化 是遠見

台塑麥寮六輕煉油區爆炸(1)
圖說/台塑六輕廠七月時爆炸照片(Yes!Online上傳至Flickr共享)

文/鄭榮和(台灣大學機械系FORMOSUN先進研究動力中心指導教授,投稿原題「石化是綠能嗎?」)

親節剛過,幾乎所有的商家與各大百貨公司,都剛結束折價促銷的活動。在這個消費者撿便宜(?),商家笑呵呵的同時,有多少人還記得去年的同一天,「小林村」滅村,罹難了500多名居民?

2010年8月6日 星期五

邁向永續需要角色轉移 --從消費者到文化先鋒

Düsseldorf futuristic shopping architecture
 圖/大型的購物中心,是消費主義的表徵之一(Retinafunk上傳至Flickr共享,CC BY-SA 2.0)
 文/邱育慈(自由撰稿記者)

 球資源的有限性在人口爆炸時代裡持續引發關注,但無論是政策導向或採用綠色科技去盯緊生產端,都無法解決問題核心:為因應快速成長的消費需求,地球資源已經過度開採。美國看守世界研究中心(Worldwatch Institute)指出,人類已經超用三分之一地球可供應的資源,最根本的解決方案就是透過文化轉型,擺脫消費主義引領的價值觀,轉往環境永續的關懷面向。

2010年8月5日 星期四

物超所值背後的祕密

Daiso Store - Japan Products
 圖說:廉價的商品可能隱藏重金屬污染的危機(圖/coolmikeol在Flickr共享,CC BY 2.0)
 文/陳雯甄(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行政專員)

 曾經在夜市每樣10元的攤子買過文具用品,也曾經在位於台北市東區的知名商圈裡買過每樣39元的商品,除了包裝設計不是特別出色外,我得老實說,當時我看不出這些低價商品與陳列在百貨公司的舶來品有何差別。低價確實吸引人,但也令人擔心品質的好壞。

2010年8月2日 星期一

【公告】2010氣候變遷在台灣 影音報導徵選開始


2009年,
莫拉克颱風帶來破記錄的雨量,
使得愈來愈多的台灣民眾關心極端氣候現象,
也讓氣候災民的安置與災區重建,
成為當下與未來幾十年台灣社會的重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