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廉價的商品可能隱藏重金屬污染的危機(圖/coolmikeol在Flickr共享,CC BY 2.0)
文/陳雯甄(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行政專員)
我曾經在夜市每樣10元的攤子買過文具用品,也曾經在位於台北市東區的知名商圈裡買過每樣39元的商品,除了包裝設計不是特別出色外,我得老實說,當時我看不出這些低價商品與陳列在百貨公司的舶來品有何差別。低價確實吸引人,但也令人擔心品質的好壞。
你可曾注意過自己的小孩平常把玩的玩具含有何種成份?尤其是幼兒容易將物品放入口中,若玩具塗料含鉛,可能限制兒童的智力發展,若含鎘,就更糟了,鎘是一種銀白色金屬,通常被使用在製造電池、顏料或電鍍金屬,屬致癌物質,絕不應該在玩具中出現。
市售玩具 濳藏危機
在今年一月的國際新聞中,中國大陸製的玩具被踢爆部份在美國販售的商品裡,含有比鉛更毒的鎘金屬(Cadmium)。由於鉛已經被禁用在製造玩具,所以廠商轉而使用比較便宜的鎘。美國連鎖賣場即時停賣相關產品,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強調把關標準會提高,也對製造商提出警告與呼籲。
黑心商品在產品成份上多半標示不確實,也不清楚,若消費者只一昧貪圖便宜,而忽略了背後隱藏的危機,恐怕最後反而得不償失。經濟學家史帝格里茲(Joseph Stiglitz)認為消費者與企業在取得關鍵資料上的地位不平等,也就是「資訊不對稱」,是重大的市場瑕疵,健全的資訊才能讓消費者做出正確的選擇。
資訊揭露 有效監督
每件商品從設計、製造、供應、送到消費者手中,最後丟棄,除非是生產者主動提供這些資訊,我們通常無從得知隱藏在背後的生態衝擊,我們習慣於被動取得,甚至是全然接受業者提供的資訊,資訊是否正確也不能肯定,這是普遍大眾的認知惰性。試想若資訊的保留或隱藏,可以讓生產者賺更多錢,除非是政府法令的限制,否則鮮少人會主動提供這些資料,長久下來,產品並不會有改善的空間,消費者對產品的認識也極其有限。
消費者的力量不應只用在購買標示「環保」、「有機」的商品,督促企業將資訊透明化,從而改善產品的製程,也促使企業去配合大眾的喜好,並透過資訊分享,提供消費者環保商品的選擇。當我們能掌握這些資訊時,世界也將隨之改變。
【參考資料】
丹尼爾.高曼 2010《綠色EQ》
自由時報 12-Jan-10《中國玩具驗出鎘 比鉛更毒》管淑平、洪素卿、林嘉琪、王孟倫、李宜儒報導
【延伸閱讀】
《二手店 也能挖到寶》陳雯甄 30-Jun-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母親節採購 別忘了大地之母 》陳雯甄 09-May-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11 則留言:
比起超值背後的祕密,我更想知道環保商品昂貴背後的祕密。
市場上有更多的商品加了環保兩個字,售價就是2-10倍的翻,是成本真的差那麼多?還是行銷人利用環保二字海削了願意愛地球的消費者?
To 流浪的愚者:
我想,環保商品和一般商品一樣,價格是由市場供需這隻看不見的手在運作。當需求愈多,愈能刺激市場去作創新,成本也就會不斷降低。至於過於廉價的商品,則有可能是在製造時把一些該付的成本,轉嫁到其他人身上,比如說把污染物排到土地裏,或是將二氧化碳免費的排放到大氣中,加速暖化的現象威脅全人類的生存。
對於這種市場失靈的現象,政府就應該要介入,以課徵碳稅或以排放交易的方式,將碳定價。否則的話,污染者不須付費,節能者沒有獎勵,減碳就仍只能停留在道德勸說層次,那全人類也就只能眼睜睜看著地球升溫四度C了。
阿乾
阿乾,
請研究"useful idiot"的用詞.最接近的中文大概是無知的幫兇.您以普通老百姓的角度在這裡發表無科學根據並危言聳聽的理論又主張課徵碳稅或進行排放交易等於是在幫助精英寡頭們將所有資源控制在極少數人的手中.你對地球科學的了解不如幼稚園的學生,還偏偏只看二氧化碳這個單一的參數可能有的影響,卻從來不願意看行成氣候極為複雜的因素,如太陽的活動量及輻射,雲層,大氣層的對流,大海裡的火山及洋流,空氣中的粉塵,熱島效應,氣溫紀錄數字的來源及運用等等.對您來說只有一氧化碳能左右氣候,這是個過於簡單,錯誤,又非常危險的結論.
To CO2是食物:
感謝您的留言,我們會繼續提供科學上的證據,並持續邀請專家學者在部落格撰稿,帶給台灣社會更多的思考。也希望我們能純就科學上作的討論,而不是彼此無止盡的漫罵。
阿乾
To CO2是食物:
以下提供兩個連結給您參考,分別是美國大氣與海洋總署(NOAA),以及澳洲科學院(AAS)近日出版的報告,提供了暖化相關科學數據。http://www.noaanews.noaa.gov/stories2010/20100728_stateoftheclimate.html以及http://climatechange2010.realviewdigital.com/
您可知道最近NOAA被發現在大片的北極區根本沒有紀錄溫度器材的地方擅自編造溫度嗎?還有,他們公佈的溫度資料竟然使用故障的溫度探測衛星所紀錄的.NOAA的信用幾乎已經掃地了.
請問有NOAA衛星故障又記錄資料使用的科學文章嗎?
有北極區沒有地面溫度記錄器材而NOAA編造資料的科學文章嗎?
謝謝。
承上:
對了,希望看到 CO2是食物 所提出的不是某個Co開頭的部落格,一轉再轉、截東取西的第三手資料,實在不是很有說服力。
請問「CO2 是食物」,部落格站在百姓角度寫文章,錯了嗎?與其在這裡爭論別人是不是淪為政客或少數精英的減碳"工具",是不是也該檢視自己的心,是否是為了讓自己享樂主義合理化,所以口誅筆伐講一堆連你自己都不見得懂的「形成」(字還打錯咧!)氣候極為複雜的因素來做為理論後盾,攻詰別人認真收集的正論與你所謂「百姓」口中的報導或新聞的部落格呢?請問你站在什麼立場,講一堆言不及義的看法呢?是私心或是公心? (by Anne)
To:低碳生活部落格
謝謝你們帶來很多「碳」訊息,辛苦了。
To:CO2 是食物
別人以普通老百姓聽得懂的話,所以才讓你聽得懂來反駁,這不就是部落格的特色!?
希望您能檢視自己是以私心(將自己享樂心態合理化,不用節制任何可能破壞環境的行為)或公私(為百姓黎民)請命而來,講一些言不及義、沒科學立論、民間坊談的看法,即使您的動機是對的,但顯然手段普通而已。
當你高談闊論「形成」(ps:不是『行』成,國小都讀過了,連字都打錯,還有人家談的是二氧化碳,為何您最後一行變一氧化碳)氣候極為複雜的因素時,您到底對此懂多少?
而且人家部落格從頭到尾有說二氧化碳是形成全球暖化的唯一因素嗎?
就算是來踢館,麻煩有點道德、學識涵養,謹言慎行~去戶外小朋友也懂得帶學習的心去、不留垃圾在戶外啊! (by Anne)
To:低碳生活部落格
你們好,從去年中就開始拜讀貴部落格眾多專家與志工很辛苦與無私的收集與發表相關的地球環境變遷的影響與觀察,也看到你們提出很多很好的見解,至感敬佩。因此在我今年考上了中央大學EMBA綠色經濟組之後,也決定利用空閒時間,將我的專長以及修業期間的心得,訴諸文字,在自己剛成立的部落格上發表。若能引發一些迴響,也算是盡個人的ㄧ些小小心力。
其實做這些總總的努力,我相信大部分不是以利益為出發點的,所以都可以很客觀的就正反面的資訊作合理的評估,然後再發表看法。畢竟人類的歷史和地球的年齡比較,實在微不足道。但就有影像留存歷史與計錄來看,人類確實將地球搞得似乎生了很嚴重的病。如果把地球視為一個有機的生命體,人類就好像細菌,寄存在它的表面,由於人類自私貪婪與為所欲為的習性,在地球表面恣意開發,一點一滴的,原本健康的生命體,理所當然何時會感染甚麼大病,我們都無法預料。所以也就只能從減少這些破壞的活動開始,進而治癒潛在的可能病源,這也是人類當積極作的。
我常和一些企業界的朋友談節能減碳的議題,我一直告訴他們一個觀念,減少碳排放,就等於減少能源的開發使用,代表成本的降低,如果從這樣的角度去評估,我相信一定有很多的技術與方法,可讓企業,甚至家庭與個人,會樂意且爭相恐後的購置---只要降低ㄧ些人類自私的程度。
低碳部落格的朋友,加油!
To: CO2 是食物
有很多持和地球暖化是溫室氣體造成相反的理論,其實我也是希望他們的理論是正確的,因為依我看,全球減碳的進程絕對會大大延後,所以若溫室氣體造成氣候異常變遷的理論是對的,那人類會面臨越來愈嚴重的災難。何不在談論這種爭議時,能提出實證來做正面的交流---如果大家確實是為了我們生存的地球環境好。如我上面所提減少能源的使用,理論上應該會降低成本,所以即使溫室氣體造成氣候暖化的理論有誤,至少也達到減少浪費、汙染的目的,畢竟地球的資源有限,不是嗎?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