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楊乾(台達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
入夏以來,全球各地紛傳異常氣候,正考驗各國政府對天災的應變能力。
以亞洲為例,日本上個周末降下了約五百公厘的雨量,引發土石流活埋五人(*1);在南亞的巴基斯坦,同樣也在七月中降下破百年記錄的大雨,不但導致二十六人死亡,大水也導致一萬五千人無家可歸(*2)。然而,時常淹大水的孟加拉,今年卻因苦等不到季風雨,使得該國面臨三十年來最嚴重的乾旱(*3);在台灣,石門水庫的水僅剩八千萬噸,離有效蓄水量差了一億噸,水利署副署長吳約西指若旱象持續惡化,「各區水資源局局長都要去跳祈雨舞了(*4)。」
對流旺降雨兇 聖嬰現象接著來
造成這些極端氣候的原因,除了因為熱對流旺盛造成降雨集中,或是太平洋高壓帶東移影響水氣循環外,有些科學家則歸究於正在發展中的「聖嬰現象(El Niño)」。專家們警告,隨著聖嬰現象愈來愈明顯,下半年更狂暴的天氣型態,將會在世界各地發生(*5)。
簡單來說,所謂的「聖嬰現象」,就是原本由東向西流的北赤道洋流,約每3-7年,會因為海溫升高而有1、2年改為由西向東流。洋流改變,自然影響了全球的氣候型態,像1998年是一個很顯著的聖嬰年,當年光在澳洲及亞洲,就造成了超過兩千人的死亡;而東南亞國家乾旱因引發的森林大火,也讓大火的副產品「霾」,成為另一項跨國污染物。
地球暖化 恐導至聖嬰現象加劇
曾有科學家研究地殼資料,發現「聖嬰現象」早在人類還沒演化到會站立前,就已經是地球天氣系統的要角,也是除了春夏秋冬四季之外,驅動地球天氣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近年來亦有科學家主張,隨著地球暖化現象加劇,恐使「聖嬰現象」導致的極端氣候,變得更加難以控制(*6);且暖化也會使得「聖嬰」現象更加頻繁,國家或個人若沒有適當的準備,恐將導致經濟或財產的大幅損失(*7)。
科學家的立論基礎,某部份與海溫是顯著相關的,因為地球暖化正使海洋迅速增溫。以今年來說,六月的海洋溫度,是人類有海溫記錄以來當月份最高的一次(*8),這樣的海溫在某些地區,將使得成形的風暴更具破壞力。
不過,對台灣來說,聖嬰年來的颱風反而會比較少。這是因為颱風受到太平洋高壓系統東移的影響,會離台灣比較遠成形,因此颱風都會直接往日本去。然而,氣象博士彭啟明發現,今年初的六個颱風與幾個低氣壓,反而都是在台灣和菲律賓中間生成,這點和以往聖嬰年較不同。
彭啟明說,就他的了解聖嬰的成因,與太陽黑子的活動可能有關係,但暖化在某些極端情境下,是有可能加重聖嬰的影響。他指出,像是因聖嬰所出現的暖冬,可能受到暖化加乘影響,會比往常的聖嬰年還要來更熱;但他也強調,人類對於聖嬰的了解,是從1980年代才開,且預測聖嬰與預測暖化是兩個不同系統,很難說兩者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台灣春夏降雨不足 秋後恐大旱
不論暖化與聖嬰之間如何交互影響,明擺在眼前的事實是,台灣今年五月的降雨,非但只有往年一半不到,台北、日月潭、嘉義等地更是寫下五月最少雨的記錄(*9)。且縱觀整個梅雨季,台灣大部份地區的降雨不到平值的五成,恆春的降雨更連往年的兩成都沒有(*10)。梅雨季佔台灣全年25%的附水,但若聖嬰現象持續發展,或許今年登陸的颱風將大幅減少,在十月汛期結束後,將會有長達半年的苦旱。
政府現已準備大砍農業用水,盼能確保工業及民生用水無虞(*11),並將以天然災害標準補貼農民損失。接下來,破記錄的海溫加上持續走強的聖嬰,還不知道對台灣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然而若為因應未來不確定的氣候現象,民眾從現在開始節約用水,或是試著從調整個人生活型態著手,也許比到冬天時被迫買水桶儲水,態度要來得積極一些。
關於作者
張楊乾,六年級生,曾任報社記者、大學研究助理。幾年前在看到我國友邦吐瓦魯被海水蓋過去的照片後,毅然決定飛到歐洲去學全球暖化。現任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所撰《低碳生活的24堂課》正在各大書店銷售中。
(本文感謝《尼諾與妮娜-聖嬰.反聖嬰的警訊》一書共同作者劉彥蘭,協助本篇校稿)
【參考資料】
(*1) CNN 23-Jul-09 “Deadly Japan mudslides, floods leave 9 missing” by Junko Ogura
(*2)BBC 24-July-09 “Monsoon wreaks havoc in Pakistan”
(*3)AFP 22-Jul-09 “Drought threat for Bangladesh as monsoon fails”
(*4)自由時報 28-Jul-09《石門水庫 恐半個月內停供灌溉》曾慧雯、許敏容報導
(*5)Guardian 13-Jul-09 “Climate scientists warn of wild weather in the year ahead as El Nino begins”reported by John Vidal
(*6) Merryfield, W. J. 2006 “Changes to ENSO under CO2 Doubling in a Multimodel Ensemble” in Journal of Climate Vol.19, Issue 16, pp.4009-4027 DOI: 10.1175/JCLI3834.1
(*7) Collins, Matthew., The CMIP Modelling Group, CCC, CCSR/NIES, CERFACS, CSIRO, MPI, GFDL, GISS, IAP, INM, LMD, MRI, NCAR, NRL, Hadley Centre, & YNU 2004 “El Nino or La Nina-like climate change?” in Climate Dynamics, vol.24, no1. pp. 89-104 doi:10.1007/200382-004-0478-x
(*8) NOAA press lease 17-Jul-09 “NOAA: Global Ocean Surface Temperature Warmest on Record for June”
(*9)中央氣象局 2009《氣候監測報告:民國98年5月》
(*10)中央氣象局 2009 《氣候監測報告:民國98年6月》
(*11)水利署 23-Jul-09《石門水庫集水區降雨較去年短少,北部供水仍然吃緊,水利署呼籲仍須節約用水》水利署官網最新消息
【延伸閱讀】
《抗旱 不能光靠逆轉勝》彭啟明 30-May-09 氣象達人部落格
《天災 可以都歸究於是暖化嗎》彭啟明 21-Jul-08 低碳生活部落格
《一個能穿短袖的元宵節》張楊乾 9-Feb-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強降雨颱風 台灣的新威脅》張楊乾 16-Sep-08 低碳生活部落格
《若天氣變冷了 你還相信暖化嗎》張楊乾 19-Sep-08 低碳生活部落格
入夏以來,全球各地紛傳異常氣候,正考驗各國政府對天災的應變能力。
以亞洲為例,日本上個周末降下了約五百公厘的雨量,引發土石流活埋五人(*1);在南亞的巴基斯坦,同樣也在七月中降下破百年記錄的大雨,不但導致二十六人死亡,大水也導致一萬五千人無家可歸(*2)。然而,時常淹大水的孟加拉,今年卻因苦等不到季風雨,使得該國面臨三十年來最嚴重的乾旱(*3);在台灣,石門水庫的水僅剩八千萬噸,離有效蓄水量差了一億噸,水利署副署長吳約西指若旱象持續惡化,「各區水資源局局長都要去跳祈雨舞了(*4)。」
對流旺降雨兇 聖嬰現象接著來
造成這些極端氣候的原因,除了因為熱對流旺盛造成降雨集中,或是太平洋高壓帶東移影響水氣循環外,有些科學家則歸究於正在發展中的「聖嬰現象(El Niño)」。專家們警告,隨著聖嬰現象愈來愈明顯,下半年更狂暴的天氣型態,將會在世界各地發生(*5)。
簡單來說,所謂的「聖嬰現象」,就是原本由東向西流的北赤道洋流,約每3-7年,會因為海溫升高而有1、2年改為由西向東流。洋流改變,自然影響了全球的氣候型態,像1998年是一個很顯著的聖嬰年,當年光在澳洲及亞洲,就造成了超過兩千人的死亡;而東南亞國家乾旱因引發的森林大火,也讓大火的副產品「霾」,成為另一項跨國污染物。
地球暖化 恐導至聖嬰現象加劇
曾有科學家研究地殼資料,發現「聖嬰現象」早在人類還沒演化到會站立前,就已經是地球天氣系統的要角,也是除了春夏秋冬四季之外,驅動地球天氣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近年來亦有科學家主張,隨著地球暖化現象加劇,恐使「聖嬰現象」導致的極端氣候,變得更加難以控制(*6);且暖化也會使得「聖嬰」現象更加頻繁,國家或個人若沒有適當的準備,恐將導致經濟或財產的大幅損失(*7)。
科學家的立論基礎,某部份與海溫是顯著相關的,因為地球暖化正使海洋迅速增溫。以今年來說,六月的海洋溫度,是人類有海溫記錄以來當月份最高的一次(*8),這樣的海溫在某些地區,將使得成形的風暴更具破壞力。
不過,對台灣來說,聖嬰年來的颱風反而會比較少。這是因為颱風受到太平洋高壓系統東移的影響,會離台灣比較遠成形,因此颱風都會直接往日本去。然而,氣象博士彭啟明發現,今年初的六個颱風與幾個低氣壓,反而都是在台灣和菲律賓中間生成,這點和以往聖嬰年較不同。
彭啟明說,就他的了解聖嬰的成因,與太陽黑子的活動可能有關係,但暖化在某些極端情境下,是有可能加重聖嬰的影響。他指出,像是因聖嬰所出現的暖冬,可能受到暖化加乘影響,會比往常的聖嬰年還要來更熱;但他也強調,人類對於聖嬰的了解,是從1980年代才開,且預測聖嬰與預測暖化是兩個不同系統,很難說兩者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台灣春夏降雨不足 秋後恐大旱
不論暖化與聖嬰之間如何交互影響,明擺在眼前的事實是,台灣今年五月的降雨,非但只有往年一半不到,台北、日月潭、嘉義等地更是寫下五月最少雨的記錄(*9)。且縱觀整個梅雨季,台灣大部份地區的降雨不到平值的五成,恆春的降雨更連往年的兩成都沒有(*10)。梅雨季佔台灣全年25%的附水,但若聖嬰現象持續發展,或許今年登陸的颱風將大幅減少,在十月汛期結束後,將會有長達半年的苦旱。
政府現已準備大砍農業用水,盼能確保工業及民生用水無虞(*11),並將以天然災害標準補貼農民損失。接下來,破記錄的海溫加上持續走強的聖嬰,還不知道對台灣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然而若為因應未來不確定的氣候現象,民眾從現在開始節約用水,或是試著從調整個人生活型態著手,也許比到冬天時被迫買水桶儲水,態度要來得積極一些。
關於作者
張楊乾,六年級生,曾任報社記者、大學研究助理。幾年前在看到我國友邦吐瓦魯被海水蓋過去的照片後,毅然決定飛到歐洲去學全球暖化。現任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所撰《低碳生活的24堂課》正在各大書店銷售中。
(本文感謝《尼諾與妮娜-聖嬰.反聖嬰的警訊》一書共同作者劉彥蘭,協助本篇校稿)
【參考資料】
(*1) CNN 23-Jul-09 “Deadly Japan mudslides, floods leave 9 missing” by Junko Ogura
(*2)BBC 24-July-09 “Monsoon wreaks havoc in Pakistan”
(*3)AFP 22-Jul-09 “Drought threat for Bangladesh as monsoon fails”
(*4)自由時報 28-Jul-09《石門水庫 恐半個月內停供灌溉》曾慧雯、許敏容報導
(*5)Guardian 13-Jul-09 “Climate scientists warn of wild weather in the year ahead as El Nino begins”reported by John Vidal
(*6) Merryfield, W. J. 2006 “Changes to ENSO under CO2 Doubling in a Multimodel Ensemble” in Journal of Climate Vol.19, Issue 16, pp.4009-4027 DOI: 10.1175/JCLI3834.1
(*7) Collins, Matthew., The CMIP Modelling Group, CCC, CCSR/NIES, CERFACS, CSIRO, MPI, GFDL, GISS, IAP, INM, LMD, MRI, NCAR, NRL, Hadley Centre, & YNU 2004 “El Nino or La Nina-like climate change?” in Climate Dynamics, vol.24, no1. pp. 89-104 doi:10.1007/200382-004-0478-x
(*8) NOAA press lease 17-Jul-09 “NOAA: Global Ocean Surface Temperature Warmest on Record for June”
(*9)中央氣象局 2009《氣候監測報告:民國98年5月》
(*10)中央氣象局 2009 《氣候監測報告:民國98年6月》
(*11)水利署 23-Jul-09《石門水庫集水區降雨較去年短少,北部供水仍然吃緊,水利署呼籲仍須節約用水》水利署官網最新消息
【延伸閱讀】
《抗旱 不能光靠逆轉勝》彭啟明 30-May-09 氣象達人部落格
《天災 可以都歸究於是暖化嗎》彭啟明 21-Jul-08 低碳生活部落格
《一個能穿短袖的元宵節》張楊乾 9-Feb-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強降雨颱風 台灣的新威脅》張楊乾 16-Sep-08 低碳生活部落格
《若天氣變冷了 你還相信暖化嗎》張楊乾 19-Sep-08 低碳生活部落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