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0日 星期一

【節能好宅德國進行式】之一:EPBD新制上路,「近零耗能」建築將成常態

"歐洲議會今年稍早通過的《建築能源效率指令》(EPBD)修正案,明確要求歐盟會員國必須在2020年三月十日前,制定或修正國內法規、並提出明確的政策實施路徑,以符合2050年前全部建築達到低排放或零排放溫室氣體的標準。"
(Poby繪)

文/ 陳文姿低碳生活部落格德國特派員)

 六月初,正被炎夏高溫燒烤的台灣,被赴德參訪的國發會主委陳美伶一席話語:「德國幾乎沒裝冷氣,屋內卻不會熱」,瞬間挑動敏感神經。有人直言兩地氣候差太多,難以類比,也有人認為因為德國電價高,才迫使老百姓節能,更有人覺得台灣能源情勢的癥結根本不在於此,而是電不夠用!

 可是,提到建築節能,歐洲的確位居領先地位,德國也不遑多讓。歐洲議會今年稍早通過的《建築能源效率指令》(Energy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DirectiveEPBD修正案,從76日起正式生效,諸如加強能源管理與監測系統、建立「建築智慧指標」(smart readiness indicator)、規定建築得配置電動車充電設備或管線等內容,都是最新加入的內容之一。

 然而,這次修法最大影響在於,它明確要求歐盟會員國必須在2020年三月十日前,制定或修正國內法規、並提出明確的政策實施路徑,以符合2050年前全部建築達到低排放或零排放(low and zero-emission)溫室氣體的標準。

2050達成「零碳」!既有建築翻修是關鍵

 建築部門要全部零排放?沒錯,歐盟正往這條路上大步前進。

 2002年,歐盟首度制訂EPBD,並導入「建築能源護照」(Energy Performance Certificate, EPC制度,成為世界各國學習建築節能的立法典範,2010年修正時,再提出「近零耗能」建築Nearly Zero-Energy Buildings, nZEB的落實時程,要求2019年起所有新建公有建物達到近零耗能,2021年起,則是所有的新建物(包括民間)都要達到這個標準。

 據統計,歐盟地區的既有建築每年翻修率僅有0.41.2%,無法達到2050年建築部門零排碳的長期目標,德國企業能源效率推動協會(DENEFF)建築節能負責人艾勒曼(Henning Ellermann)分析,EPBD這次便瞄準了最棘手的「既有建築」。要求各國交出翻修政策路徑圖,並規範內容與資料分析,往後歐盟也將扮演更積極角色,除了定期檢視,不合格的計畫還可能被要求改進。

EPBD歷來修正均不斷拉高能耗標準,務求在本世紀中達到建築部門零排放。
(資料來源:BPIE, 2015

 上述制度不只為了環保,也有興利的考量。歐盟執行委員會指出,建築部門一直是該地區最大的能源消耗者,且比重高達四成,目前境內還有35%的建築年齡超過50年、75%的建物能效欠佳,本來就是躲不掉的減碳焦點。

 不過,新的EPBD法令也會帶動可觀商機。目前建築業貢獻全歐9%的GDP1800萬個直接就業機會,是相當重要的骨幹產業,未來這波翻新工程和節能改造需求,估計可創造比興建新建築高出兩倍的經濟價值,甚至多數受惠者都是中小企業,當局期待藉此說服各國落實政策。

「近零耗能」定義不明,各自表述差異大

 2010EPBD要求的近零耗能建築明年初也要上路了。第一波先要求新建公有建物達到近零耗能。可是,這個頗具野心的目標有個問題:多「近」叫做「近」?很妙的,歐盟並未對「近零耗能」定義賦予一致標準,反而開放各自表述,各會員國可就國內現況與市場機制,以成本效益(cost-effectiveness原則加以定義,讓不少人擔心,近零耗能建築規範最後會否淪為一場數字遊戲?

 2015年,歐洲建築性能研究所( Buildings Performance Institute Europe, BPIE)分析過各國的近零耗能定義,並發表Nearly Zero Energy Buildings Definitions Across Europe報告,結果發現各國設計的近零耗能建物初級能耗範圍,竟然相差超過10倍!每年每平方公尺用電量從25度到270度都有,顯然某些國家的標準過於寬鬆。

歐盟開放各國表述「nZEB」定義,後續審核標準和處理態度值得觀察。
(資料來源:BPIE, 2015

 不僅如此,歐盟還允許用購買「部分」綠電的方式達到近零耗能,「部分」是多少?又是另一個玄機。艾勒曼忍不住批評,此種作法如同「漂綠」(Greenwash,就某種程度而言,即便能源效率表現不佳的建築,只要買了綠電,便可宣稱自己是「綠」建築!

 BPIE德國計畫負責人史都威(Sibyl D. Steuwer)則認為,由於會員國橫跨不同氣候帶,各地的能源價格、施工成本、和建築形式都不同,導致能效的計算方式也不一樣,為了讓政策具備經濟可行性,歐盟才決定以「成本效益」作為要求原則。

 接下來,請跟我們一起入境德國,摸索這個綠能模範國度推動建築節能的秘訣,及隨之而來的挑戰。

(攝影:陳文姿)

※ 本文與「環境資訊中心」共同刊登
【參考資料】
BPIE 2015報告:Nearly Zero Energy Buildings Definitions Across Europe

【延伸閱讀】

提升建築節能力的關鍵竟是──氣象資訊? 高宜凡 2018/4/9

德國「被動房」來了!台灣建築節能有解了? 2018/1/29

從紐約看台灣:立法要求建築節能很難嗎? 高宜凡 2018/1/19


--
--
歡迎追蹤低碳社群媒體:Facebook  LINE@  Instagram  YouTube  Twitter  Pinterest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