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2日 星期三

【節能好宅德國進行式】之二:德國建築節能怎麼練成的?法規&技術雙軌並進

"德國政府透過「復興信貸銀行」(KfW)提供建築節能貸款與補助,但KfW只支持「高於」法規標準的建物。在這套補貼政策的誘導下,目前將近1/2的新建住宅都已超過國家標準,代表民眾可接受更嚴標準,市場普及也讓建造成本降低。"
(Poby繪)

文/ 陳文姿低碳生活部落格德國特派員)

 從立法層面設定能源效率標準、要求從業者和使用方遵守,是最直接的建築節能推動手法。可是,法令加嚴人人嫌,德國卻從1977年就開始設定建築節能標準,而且每隔幾年就把標準拉高,難道他們不怕惹惱民眾跟廠商嗎?

 事實上,德國是有策略地運用政策工具,讓民眾、廠商、技術都走在政府前面,目前該國新建的房子有一半超越法定節能標準,即便政府經常提高標準,遇到的困難也少很多。

補貼誘導,「蘿蔔」只給高標準建築

 應用生態研究所(Öko Institut)能源與氣候組副主任布爾格(Veit Bürger)訪談一開始就打破迷思地說,德國民眾願意接受更高的建築能效標準,不是因為愛環境;而是這麼做符合「經濟」利益。「德國的建築節能標準,其實是建立在『成本效益』上!」

 他解釋建築節能法規的歷史演進,最早起源來自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催生了1976年的《節能法》(EnEG),隔年建築保溫隔熱(WSVO, 1977)和暖氣設施條例陸續上路,期間經多次修正,標準也隨之提高。下圖的階梯線,代表不同時期的法規標準,每次下降、建物就得更節能。最下方的黑色曲線,則是示範建物及實驗計畫的能耗表現,代表當代可行技術超前法規要求。兩條曲線中間的灰色區塊,就是新建物可採用的節能水準。


德國建築能耗標準經過多次修正,最右方代表未來要達成的「近零耗能」(nZEB)。
資料來源:弗勞恩霍夫建築研究所(Fraunhofer IBP)

 擔任政策火車頭的,還有補貼政策。德國政府透過「復興信貸銀行」(KfW)提供建築節能貸款與補助,但KfW只支持「高於」法規標準的建物。例如KfW40KfW55,就是提供給能耗數據只有國家標準40%、55%的房子。在這套補貼政策的誘導下,目前將近1/2的新建住宅都已超過國家標準,代表民眾可接受更嚴標準,市場普及也讓建造成本降低,這就是法規標準可以繼續拉高的時機了。

 布爾格說明,建築主要成本在於土地、人力、材料、程序等層面。牆壁隔熱厚一點、窗戶規格提升,其實只占成本一小部分。住戶在節能方面多花點錢,卻可換得長期的省電效益,所以總的來說,符合法規的房子是更有利的選擇。

 不過,法規標準不斷提升的先決條件,是確保「技術」可行。德國從1980年代中就開始研究低耗能建築、1990年代出現「被動式」建築Passive house)、1995年就有零耗能建築的技術,研發腳步一直沒停過。這些技術雖然一開始較貴,但一來民間單位肯投入,二來有國家政策在背後支持,連歐盟也有提供經費,法蘭克福、弗萊堡等地方城市,更從公有建築開始應用,確保技術一直走在法規之前。

 政策重「溝通」,化解社會反對聲浪

 外人常羨慕德國有完備的建築節能法規和輔導制度,但問到如何實際推動?他們的專家再三告誡「溝通」的重要性。

 「不是法規加嚴就會達到預期效果」。德國能源署(Germany Energy Agency, DENA)建築能源效率部門副主任德林庫斯(Thomas Drinkuth)表示,除了補貼政策,從諮詢服務、社會溝通、到建築師和營建技師等從業人員的技能培養,當中還有許多環節是政府必須耕耘的。
註:DENA譯為能源署,但其並非官方單位。該組織股東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國復興信貸銀行、德意志銀行等,負責為政府能源政策提供策略,並協助與民間專家、產業界建立對話平台。

2014年歐盟各國的新建住宅能效表現,紅色=符合2012年法規標準,橘色=高過法規標準,黃色=達近零耗能,綠色=超越近零耗能。德國(左二)大多超過國家法規要求。
(資料來源:ZEBRA2020

 「談到建築要很小心,因為這是人們的家。」德林庫斯提醒,建立任何標準與法規之前,首要之務是先讓民眾了解「為什麼政府要這麼做?」倘若規定太嚴、不切實際,只會讓人們盡力逃避,反而達不到想要的結果。

 講到溝通,歐盟將上路的《建築能源效率指令》(EPBD),要求2019年所有新建公有建物達「近零耗能」(Nearly Zero-Energy Buildings, nZEB2021年適用到所有新建物(包括民間),就是最近的燃眉之急。至今,德國尚未提出自己的「近零耗能」標準,社會意見也呈現分歧,預計今年通過的「建築節能法」(GEG)頻頻卡關。

 原因在於,近年由於經濟走穩、移民增加,導致房屋供應短缺,造成房價攀升。於是出現了「提高建築能效標準,將使建造成本大增」的質疑聲浪,還有政治人物把高房價問題推給節能政策,成為政府接下來調整法規的一大阻力。

德國房市近年出現過熱跡象,部分人士擔憂繼續提高建築能效標準,恐助漲房價。
(攝影:陳文姿)

 不過,德國企業能源效率推動協會(DENEFF)反駁,建築節能提升對房價的影響,大概只有3%,土地成本增加了一倍多,加上市場供不應求,才是房價上揚的主因。德國消費者組織聯合會(vzbv)營建與房產諮詢專員米歇爾(Franz Michel)更直言,「既然市場裡已有一半新建築超越國家標準,顯示提高標準不是問題!」但大建商沒有資金壓力,毋須申請KfW的節能補助,所以只想蓋出符合法規最低標準的房子,然後盡快賣掉、換取利益。

(攝影:陳文姿)

※ 本文與「環境資訊中心」共同刊登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德國「被動房」來了!台灣建築節能有解了? 2018/1/29

從紐約看台灣:立法要求建築節能很難嗎? 高宜凡 2018/1/19

--
歡迎追蹤低碳社群媒體:Facebook  LINE@  Instagram  YouTube  Twitter  Pinterest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