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能源報導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能源報導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12月27日 星期三

COP23「斐」常觀點:聚焦《巴黎協定》實作細則

"台灣時間2017年11月6日下午5點,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第23屆締約方大會(簡稱COP23)在德國波昂(Bonn)揭開序幕。這不僅是第1次由島嶼國家斐濟取得主辦權的氣候會議,也是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後的首次大會,可說具備多重意義。"
COP23為首次由島嶼國家取得主辦權的聯合國氣候會議,圖中為本屆大會主席、斐濟總理貝尼馬拉馬(Frank Bainimarama)圖片來源/UNclimatechange (CC BY-NC-SA 2.0)
/高宜凡(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計畫主任)

 2007年開始追蹤氣候會議的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這次也前往波昂,第11度實地參與氣候會議。

 2015年在巴黎舉辦的COP21,催生出萬眾期盼的《巴黎協定》,成為自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以來,另一部被各界寄予厚望、希望藉此加強各國減碳行動的全球協議。《巴黎協定》是有史以來最快通過生效門檻的國際環境公約,連近年一直處於戰亂的敘利亞,也在COP23期間宣布加入。在它加入後,不僅所有來自中東、北非的22個阿拉伯世界國家都一起響應,如今放眼所有聯合國會員,只剩美國還自外於此、處於一種「眾人皆醒我獨醉」的孤立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