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8日 星期日

氣候門 不是醜聞 是抺黑


 文/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

 件者:菲利浦.瓊斯
  時間:1999年11月16日星期二 下午13時31分15秒

  親愛的麥可和馬爾康:

 …我已經把麥可所提供的溫度圖上,在最後二十年加上了真正的溫度趨勢(舉例:從1981年起算)、凱斯的圖則是從1961年作了調整,修正了溫度下降的趨勢。
 
 祝好
 菲利浦                          」

 這封1999年寄出的電子郵件(*1),加上其他過去十三年來,大約一千多封氣候專家彼此的通信內容,在2009年被電腦駭客由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UEA)氣候研究中心(CRU)伺服器內盜出,並廣寄給媒體及公佈在網路上。這些被精心挑選出的郵件,大多都是由檯面上知名的氣候科學家所撰寫,然而信件內容要不就是有發信者對目前的暖化數據不具信心,或顯示有學者企圖利用學術門閥力量,打壓其他反暖化的學者。毫無意外,這些信件立刻被暖化懷疑論者(Climate Sceptics)大肆炒作,媒體並把它冠名為「氣候門醜聞(Climategate)」。


 為了解醜聞的真實性,英國政府前後組成了三個獨立調查團體,針對參與其中的科學家作了詳細的審問,並重新檢視所有可能有問題的研究報告。而信件主角之一、也就是氣候研究中心的主任菲利浦‧瓊斯(Philip Jones),則差點因為此事丟了職位;事件裏另外一位主角,也就是以繪製過去千年地表升溫圖,聞名於氣候學術圈的美賓州大學教授麥可‧馬因(Michael Mann),也同樣接受該大學內部的調查。

 「氣候門醜聞」 愈滾愈大的另一個原因,在於這些知名的氣候學者,同時也多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家小組(IPCC)的成員,而該小組在醜聞爆發期間,竟也傳出他們在2007年所發佈的第四份評估報告、也就是目前國際間氣候談判所根據的主要科學研究,竟有許多地方是有問題的。從媒體的報導中,陸陸續續就傳出有「冰河門醜聞」、「海水上升門醜聞」、「亞馬遜叢林醜聞」,氣候變遷專家小組主席帕喬里(Rajendra Pachauri),甚至一度傳出被同僚逼宮要他下台負責。

 於是,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暖化科學被部份媒體描述成毫不可信、過份誇大、甚至是環保團體為了募款所編造的謊言。加上正值北極震盪期間,北半球一伴白雪靄靄,也讓許多國家的民眾,有過半數已不再認為暖化正在發生;或者認為暖化就算在發生,也和人類活動無干。

五份報告 證明學者的清白
 不過,隨著近期一份又一份的獨立調查報告發佈,不論針對東安格利大學氣候研究中心的數據、亦或是對氣候變遷專家小組第四份評估報告的分析,都確定兩者是可信且經得起科學檢驗的。這幾份調查報告裏,固然提到了研究上有些許瑕疵應改進,但都不影響研究單位或研究報告的可信度。

 最早發佈的報告,是由英國下議院科學與技術委員會(the House of Comm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在今年三月發佈,他們對於CRU主任瓊斯一開始不願合作提供詳細資料的態度很不滿,但在經過反覆聽證程度後,認定該研究中心並沒有刻意操控暖化資料(*2)

 而備受外界批評的東安格利大學,也委由兩個獨立調查委員會來進行調查。首先在四月由英國皇家科學會(Royal Society)背書的奧斯柏教授(Prof Ron Oxburgh FRS),先發佈一份報告,釐清了該大學氣候研究中心在1980年後,因為改變了過去蒐集全球溫度的方式,所必須常整合其他單位提供的測量數據,綜合之後加以調整;但這其中的方法學,是經得起科學檢驗的(*3)

 而最新發佈的調查報告,則是由羅素爵士(Sir Muir Russell)所主導,在經過長達六個月的反覆確認,終於七月七日對外公佈。羅素爵士確認氣候研究中心過往的氣候研究,在科學上都經過嚴謹的同儕審核,並沒有暖化懷疑論者所指控操弄暖化數據,或是打壓異己的情況發生(*4)

 除了這三份報告外,賓州大學針對馬因教授進行了兩場調查結果也陸續出爐,兩份調查都確認馬因所提供的千年暖化數據,在科學上是站得住腳的。其中最新一份報告是在七月一日時發表,指出在經過四個月的調查,所有針對馬因教授的指控都是不成立的。

 這五份報告澄清了整起「氣候門醜聞」,只是暖化懷疑論者斷章取義、企圖陷人入罪的抹黑技倆。目前還有一份調查在進行,就是由英國蘇格蘭場所主導,查出究竟是誰入侵東安格利大學的主機,或許就能揪出整件陰謀的幕後指使者。

IPCC 同遭牽連
 而同步被媒體炒作成醜聞的IPCC第四份評估報告,所有的疑點在這半年也逐一被釐清。先是被星期泰晤士報在一月所揭露的「亞馬遜叢林醜聞」,被該文引述的里茲大學教授路易士(Simon Lewis)在經過不斷抗議之後,終於迫使該報在六月二十日刊出道歉聲明,指他們未能正確且公正的傳達路易士的論點(*5)

 但在關於喜瑪拉雅山冰河在2035年全部消失的「冰河門醜聞」、以及荷蘭國土55%會因海平面上升而淹沒的「海平面上升門醜聞」,則的確出現問題。前者迫使IPCC在今年一月發表聲明,指在第四份評估報告第二工作組第938頁的這項錯誤,引用的原始資料的確不夠精確,整個同儕審查的過程也不夠嚴謹,為此IPCC表示「遺憾(regret)」(*6)。在聲明中,科學家們強調這是單一的錯誤,其他關於冰河後退的研究在科學上仍是站得住腳。

 而關於「海水上升門醜聞」,則是出現在第547頁歐洲的章節,原本「55%在海平面下」的說法,應該要被拆成29%是在海平面以下、27%則是會受到河水氾濫的威脅才比較正確,這樣說法也獲得IPCC的同意(*7)。不過,海平面究竟會上升多少,科學界仍持續有論戰。

荷蘭調查 還科學家清白
 今年一月,荷蘭環境評估署(NEAA)受國會委託,獨立調查IPCC第四份調查報告,是否仍值得荷蘭政府採信。經過了半年的審視,他們在七月初公佈了調查報告,並再挑出了一個新的錯誤:非洲到2020年缺水人數,應為9仟萬到2億2千萬人,而非原本報告中所寫7千5百萬到2億5千萬人(*8)

 除了這些數據,以及一些小瑕疵外,荷蘭這份報告再次確認IPCC第四份評估報告,是一份經得起科學檢驗的文件,也讓荷蘭政府能憑藉IPCC的研究,繼續對暖化採取減緩與調適的政策因應。而國際上最後一份關於IPCC的調查,則是由國際科學院委員會(IAC),接受聯合國委託而進行,報告預計將於八月三十一日公佈。

 到目前為止的一系列調查,都確認過往的暖化研究,或許在單一的個案有小瑕疵,但並沒有過份誇大渲染的情況發生。然後,經過這一連串真真假假醜聞的洗禮,暖化科學家也開始必須承受一些污名,甚至像前陣子來台演講的史丹佛大學教授史奈德,甚至還因此受到了死亡的威脅(*9)

 但諷刺的是,即便如此,暖化仍持續在進行。今年上半年,竟是全球自1880年有溫度記錄以來,最熱的半年(*10),地球並沒有因為氣候門事件正進行調查,而減緩暖化的腳步。面對暖化科學,以嚴謹的心態來反覆求證實屬必然,但若是別有用心,為少數人私利而影響大眾,甚至整個世代的未來,這樣的出發點,同樣也應受到外界嚴格的檢驗。

關於作者
張楊乾,六年級生,曾任報社記者、大學研究助理。幾年前在看到我國友邦吐瓦魯被海水蓋過去的照片後,毅然決定飛到歐洲去學全球暖化。現任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所撰 《低碳生活的24堂課》正在各大書店銷售中。

【參考資料】
(*1) Guardian 7-Jul-10 “The five key leaked emails from UEA’s Climatic Research Unit” by Fred Pearce
(*2)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 31-Mar-10 “The disclosure of climate data from the Climatic Research Unit at the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3) Royal Society 19-Apr-10 “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Panel set up by the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to examine the research of the Climatic Research Unit.”

(*4) Muir Russell Jul-2010 "The Independent Climate Change Email Review"
(*5) Nature 21-Jun-10 “UK paper apologises for ‘bogus’ climate change claim
(*6) IPCC 20-Jan-10 “IPCC statement on the melting of Himalayan glaciers
(*7) Guardian 14-Feb-10 "Climate scientists admit fresh error over data on rising sea levels" by Robin Mckie
(*8) NEAA 2010 "Assessing an IPCC assessment"
(*9) Guardian 5-Jul-10 ”US climate scientists receive hate mail barrage in wake of UEA scandal” by Leo Hickman
(*10) Climate Progress 10-Jul-10 ”NASA: First half of 2010 breaks the thermometer-despite “recent minimum of solar irradiance


【延伸閱讀】
菸草、石油與全球暖化》劉仲恩 31-May-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莫拉克颱風、全球暖化和「±2℃」》張智北 26-May-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拿暖化嚇人 民眾易生反感》劉仲恩 29-Apr-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2℃ 爭議點剖析》張楊乾 13-Mar-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氣候門醜聞 是抹黑還是真相》劉仲恩 22-Feb-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3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我要如何解釋一些質疑全球暖化的大氣物理學家和物理學家 我記得其中不乏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匿名 提到...

如果可能...
溫度測試報告
或許應該包含整個太陽系行星
真實地瞭解整個太陽系的溫度變化

tobywhcheng 提到...

各太陽系行星的軌道變化週期和相位都不同
而且對各行星的氣侯研究相對缺乏
難以判斷溫度是否有變化或變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