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9日 星期二

難捨茶裏王 勿忘碳回收

 文/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

 果一天喝一罐「茶裏王」,對於地球暖化會造成什麼影響?

 根據統一企業19日公佈的資料,台灣熱賣的茶飲「茶裏王」,每瓶約會排放197克的CO2e。而喝完後瓶子若不回收的話,每罐的碳足跡則會來到267克CO2e。

 267克的CO2e,光就數字看起來無足輕重,但如果按照科學家的警告,到2050年時全球每人平均碳足跡,必須控制在每年2噸CO2e、也就是每天5.47公斤的話(*1);喝了一瓶茶裏王,就占了每日碳排放約13%的食物與飲水項目中,超過三分之一的額度。


碳足跡揭露 正逐步普及
 當然,茶裏王並不是超市裏碳排放最高的飲料。日本札幌啤酒(Sapporo)350ml罐裝的碳足跡是295克(*2)、台灣的黑松沙士600ml的飲料碳足跡是303克(*3)、而玻璃瓶裝的330ml可口可樂,每瓶更會排放360克CO2e(*4)

 以上數據有些不能相提並論,比如說札幌啤酒和可口可樂的數據,分別是以在日本及英國銷售計算,若在台灣銷售可能更高或更低。另外,這些願意揭露碳足跡的飲料商,已可算是企業界的環保模範生,更多的業者仍在觀望商品碳足跡的發展,也擔心先公佈數字如果不好看,徒增消費者的反感。

 統一企業環保工程師劉國強說,雖然在國外有些飲料商,會以碳足跡的觀點建議消費者不要過度消費,但在現階段不會是統一的策略。他強調,統一計算出商品的碳足跡,目的是要找到最有效率的製造方式,每個廠之間也會作競爭,但終究還是希望商品能愈賣愈好。

使用端行為 也會影響碳足跡
 統一企業是在18、19日所召開的「跟隨碳足跡-發現減碳新道路」國際論壇上,發表了有關茶裏王的碳足跡報告。不過,既然碳足跡是業者與消費者溝通的平台,讓消費者可根據商品碳足跡的大小,作是否購買該商品的依據之一;那除了不買之外,還有什麼方法能降低商品的環境衝擊呢?

 在論壇裏,來自日本的稻葉敦教授就指出,有些商品碳排放的佔比,主要是發生在消費使用端,因此消費者如何正確的使用商品,也是減少碳足跡的關鍵角色之一。

 他舉日本生產的花王洗髮精為例,該商品88%的碳排放量,就是發生在消費者家中的浴室,因為大家多半會用熱水沖頭,而熱水是耗電或瓦斯的。所以他說,如果沖水前能先把熱水關掉,應該能減少部份的能耗,

 他也舉過西式的飲食為例,過去大家會認為西方的食物碳足跡比較高,因為西方是以紅肉作為主食。然而,稻葉教授指出,事實上日本的烹煮方式比西方人還耗能,很多時候是需要長時間的燉煮;若光計算烹調方式,最節能的反倒是中式的快炒(*5)

天氣回暖 熱水器溫度可調低

 依稻葉敦教授的說法引申,如果消費者在天氣溫回暖時,能將熱水器出水溫度調低,自然能降低洗頭時的能耗;而當洗髮精用完時,空罐也可再裝補充包,或至少記得要回收,也能把碳足跡再往下修。當然,廠商可以研發出更濃縮、更易沖的洗劑,與消費者一同攜手降低洗髮精的碳排放量。

 而如果消費者在睡前記得把電視插頭拔掉,也能幫友達降低液晶電視的碳足跡,因為他們假設每天電視得待機19.5個小時;而上班族喝完茶裏王之後,如果記得回收空塑膠瓶,碳足跡也能再減少69克,

 當商品有了自己的碳足跡,我們仍有機會在不影響生活品質的情況下,讓它降得更低一些。若能如此,則除了廠商會有壓力,提供給消費者碳足跡更低的商品,消費者也會有減碳的參與感。

 台灣的消費者未來一年將逐漸發現,許多超商架上的商品,會在包裝上標示碳足跡數據,讓消費者了解該商品從生產、運送、使用到回收的過程中,直接會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對地球的影響有多大。等未來消費者的綠色力量更強大之時,或許要不要到超商買罐茶裏王,都將會是一個星期前就要決定的大事。

關於作者
張楊乾,六年級生,曾任報社記者、大學研究助理。幾年前在看到我國友邦吐瓦魯被海水蓋過去的照片後,毅然決定飛到歐洲去學全球暖化。現任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

【參考資料】
(*1) Nicholas Stern 2009 "The Blueprint For A Safer Planet" The Bodley Head:London
(*2) Atsushi Inaba 2010 "TSQ0010 and PCRs Development in Japan"
(*3) 低碳生活部落格25-Dec-10《由一罐沙士 談碳足跡盤查優勢》by 張家淵
(*4) Coca Cola 2009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Review-Product carbon footprint
(*5) Atsushi Inaba 2010 "Carbon Footprint Activities in Japan"


【延伸閱讀】
看電視 也看碳足跡》張楊乾 5-Oct-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罐裝國產啤酒 兼顧暢快與低碳的選擇》張楊乾25-May-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商品碳足跡標籤 從未來式變進行式》張楊乾26-Nov-09低碳生活部落格

10 則留言:

Danielle 提到...

生活中一點點的隨手之勞
就可以做環保
何樂不為^^

匿名 提到...

消費者確實有力量影像生產端的低碳產出型式,只是目前除了,鼓勵包裝上標示碳足跡數據,提高產品形象的拉力外,是否能有有效推力管道,例如建立公眾與論的平台,今天我對PLUS修正帶反應了,雖然他們提供修正帶內代替換,確沒有回收再利用內帶的管道,僅得到建議投入回收塑膠垃圾桶的答覆,倘若有那樣的平台或管道,消費者的意見就能對製造廠有推力,促使廠商作改變,這僅是個人小小的意見!!

Elly

匿名 提到...

碳足跡的計算雖是重要的一步
但是台灣、日本、美國的碳足跡計算模式是否可以客觀比較或轉換?另請教,台灣碳足跡盤查的公正單位有那些呢?
謝謝

阿乾 提到...

To 1月22日留言的匿名:
您可以上網查查BSI、ERM或SGS,他們應都有相關業務。

Agnès 提到...

版主您好
我有個疑問,關於上文提到:
在論壇裏,來自日本的稻葉敦教授就指出,有些商品碳排放的佔比,主要是發生在消費使用端,因此消費者如何正確的使用商品,也是減少碳足跡的關鍵角色之一。

 他舉日本生產的花王洗髮精為例,該商品88%的碳排放量,就是發生在消費者家中的浴室,因為大家多半會用熱水沖頭,而熱水是耗電或瓦斯的。所以他說,如果沖水前能先把熱水關掉,應該能減少部份的能耗


我覺得邏輯很怪,是不是應該要把工業生產的排碳量跟家庭辦公室裡的牌碳量分開計算???這樣買產品的時候,可以清處知道各家洗髮精那家的生產排碳量低。然後宣導家庭與辦公室中的各種節能省善方式,每個人做了什事可以少多少碳排量,如果一個商品像這位日本教授所言,在家庭端的量都計算上去了,怎麼讓消費者去比較同類產品碳排量的不同呢?

匿名 提到...

不曉得能不能解答,我問過稻葉教授有些標章是連回收再利用的部份也算進去,要怎麼保證使用者會做回收?教授說那是用全國性統計數字(大約有多少比例的人會去做回收)來計算的。所以這部分可能各廠商都是用同樣的資料去計算的吧。

匿名 提到...

您好,我想請問我要如何可以看到《廢物即食物》(Waste Equals Food)的紀錄片呢?謝謝

阿乾 提到...

To fifi,
在算碳足跡時,第一步就是要界定碳足跡要算到哪個程度、要不要把使用端甚至回收端都要算進去。有了這樣的界限之後,才能與其他相同的產品作一比較。

以友達生產的液晶電視為例,他們就是採用日本消費者看電視的習慣,來決定每天電視的耗電量和使用年限。而如果不把使用端算進去,一些能源效率比較好的商品,減碳的優勢就無法在碳足跡標章裏顯示了。

以棒 提到...

To 阿乾

針對你回答fifi的問題,我了解能源效率比較好的商品把使用端算進去可有減碳優勢。但假如奇美是用歐洲國家更省的看電視習慣來計算,那會不會就算友達的LCD能源效率較高,卻也無法在碳足跡標章上顯現出來?

阿乾 提到...

To 以棒:
所以會需要一個國際統一標準,ISO明年就會推出,目前各國是採用BSI的PAS 2050:2008。友達會採用日本的看電視習慣,應該是因為這是市場上常用的計算模式;而台灣光在液晶面版碳足跡計算公式,也是參照韓國的;這部份年後我會再找時間問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