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2日 星期五

因為會被撞 就不該上路?



 文/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數位媒體企劃專員;本文收錄於《低碳生活的24堂課》)

 果有一份研究指出,由於中華棒球隊近年國際賽事表現欠佳,造成許多國人因輸球而心靈受創;因此專家建議,為避免國人自信心再受打擊,乾脆以後都不要派隊參加國際賽,以減少國人因輸球而得憂鬱症的機率…

 若真有這樣的研究結論公佈,你覺得棒球迷會不會把該研究單位給包圍起來,大聲對裏面的學者嚷嚷:「笨蛋,問題在改善國內職棒環境!」

 但是,類似的事情,卻在昨天發生了。


騎車上下班 學者不贊成
 聯合報十二日報導,由衛生署委託台北醫學大學,針對自行車事故所作的研究發現(衛生署國健局 10-Sep-08),九成的自行車事故,是發生在上下班的路段。因此北醫公衛系系主任邱弘毅主張,在車道未分流的情況下,他不贊成為了減碳,騎單車上下班(聯合報 12-Sep-08)。

 我在接我老婆來台前,騎了一陣子單車通勤,我知道騎單車在慢車道上,幾乎就只有被欺負的份。而我有一個碩士班同班同學,更是在倫敦騎單車通勤時遭逢不幸,連畢業典禮都未能來得及參加。

 但真這代表我們必須要放棄單車通勤嗎?

騎單車上班 碳排放為零
 先以單車的碳排放量來看,如果我每天開我的油氣混合車上下班,十二公里約會排放2公斤的二氧化碳,若是搭公車的話,則會排放接近1公斤的二氧化碳。但若是騎單車通勤,則是連1克的碳排都不要;和開車相比,每個月至少可省下44公斤的二氧化碳,等同少用了880雙的免洗竹筷!

 在暖化證據(IPCC 2007)愈來愈確定的現在,每個人若能從日常生活裏作減碳,就可以幫地球省下17%的碳排放量(低碳生活部落格 12-Dec-07)。而在其他乾淨運具大規模量產前,騎單車當然是應該被堅持與鼓勵的。

 另外,除了腳踏車之外,不論是公車、汽車或公車,都會排放出有毒的廢氣(陳玉惠 2000),如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NO)、碳氫化合物(HC)、多環芳香族化合物等(PAHs)。如果城市裏多一些人騎單車,就能減少以上這些有毒的化合物的排放,對全台灣的空氣品質來說,不啻是一大福音,也能降低城市人的致癌風險。

慎選路線 騎橋樑更要注意
 至於單車騎士自身的安全,我不諱言這份研究作的很實在,讓我們都知道了十字路口和快車道是很危險的。而我自己在和公車與機車對尬過幾次後,現在騎車通勤時都很有自知之明的挑小巷走,不然就是騎在人車共用道上。我連橋梁都作了選擇,對坡度陡機車流量大的民權大橋是敬謝不敏,寧繞遠些改騎麥帥二橋較安全。當然,我更希望未來橋梁能有專用的單車道,因為單車與機車擠在同一線道上是沒有未來的。

 在減碳抗暖的風潮下,腳踏車總算由政府認定為交通工具;在北市,單車使用率更打算由今年的目標2.6%,提升至明年的4%(劉嘉祐 2008)。就連政府也已承諾,將在全國投入八十億,建構單車通勤道。

 我認為,如果與單車相關的交通事故變多了,絕對不是禁止單車通勤的理由,而是台灣得開始建構一個禮讓單車、禮讓行人的交通環境,並讓更完全善的單車專用道能串連成形,使得整個城市的交通碳排能因此而減少。

 就像即使奧運棒球輸給對岸,仍不能阻止我們在明年的經典賽,繼續支持中華棒球隊出賽!

【參考資料】
IPCC 2007 AR4
陳玉惠 2000機車族 騎在致癌邊緣》康健雜誌第20期
低碳生活部落格 12-Dec-07全球換省電燈泡 世界照明用電將降四成》張楊乾撰文
劉嘉祐 2008台北市市區自行車道路網建構計畫.ppt
衛生署國健局 10-Sep-08騎車環保又健身 安全注意不能少》兒童及青少年保健組
聯合報 12-Sep-08單車族最怕十字路 上下班最易受傷》陳惠惠報導


【延伸閱讀】
鐵馬熱 肉包鐵 上下班十字路意外多》Mobile01討論群
單車騎上人行道 在北市大行其道》張楊乾 30-Jul-08
低碳生活部落格

7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同意您的看法^^
看到報紙上這篇文章的時候,我馬上浮現腦海裡的想法與您相同...回到家之後我親愛的媽媽馬上跟我說"報紙都這樣寫了,你還是打消想單車去上班的念頭吧",讓我害怕這樣的一篇報導出現,會不會讓我單車上班的夢想更遙遠了...不過,看了您的文章,讓我又有動力,努力繼續傳遞人人都可以減碳的理念^^

匿名 提到...

我想請問一下
為什麼不烤肉可以節能減碳

Unknown 提到...

您好,請問可以轉載您的文章至ptt的Ecophilia環境版嗎?因為很多觀念及資訊都很好,希望可以讓更多的同伴共襄盛舉,謝謝~還請您回覆唷~~

匿名 提到...

To ??
歡迎轉載,註明出處好,感謝。

阿乾

匿名 提到...

To 問烤肉碳排的匿名:
根據環保署的資料,燃燒一公斤的木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約為3.7公斤。雖然全國中秋節若停辦烤肉活動,估計只會省下六千多噸二氧化碳,還不到去年全國碳排放量的萬分之四,但政府若能不帶頭舉辦烤肉活動,多少能減低中秋節過節的碳足跡。

勿因惡小而為之,環保署大概是這個道理。

當然,炭是樹木作的,因此有人認為它就像生質作物一樣,其實有碳吸存的效果。不過,台灣的木炭多半自東南亞進口,而不論在製作或運送木炭的過程中,也會產生更多的碳,因此政府是否有必要隨烤肉醬業者起舞,年年舉辦大型的烤肉活動,我想是這次討論的重點。

但其實烤肉更危險的地方是在空氣污染,其在局部地區所產成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及致癌物PAHs都很高,特別是劣質木炭。因此環保署才會建議民眾若真的要烤肉,務必為了自己及家人,選擇好一點的木炭。

是否要烤肉,每個人都可有自己的意見,但政府是否應該鼓勵民眾在中秋節集體烤肉,這就比較有爭議了。就像法律並不會禁止個人吸菸,但若是在公共場合吸菸使他人罹癌機率提高,這就是法律所不允許的。

維繫親友情感的方式很多,但使用劣質木炭烤肉,可能是致癌風險與碳足跡都較高的一種選擇,也希望這不是您的選擇。

Unknown 提到...

對於提倡低碳生活的人來說,寫這樣的意見是很困難的,但最近不少paper都提到單車通勤安全係數的問題,雖然張兄所言甚是,政府必須提供安全的騎乘環境,但眼下仍然是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亦即政府應該先提供環境,還是大眾應該先騎車? 人民為求安全不騎車,難道人的生命權遇到環保就得要被排在其次?爭議自然是吵翻天了。但總的來看,也讓我不得不對單車城市的未來感到有點悲觀,說到底還是需要政府給人民清楚的藍圖ABC:何謂節能減碳? 我們在什麼時侯,什麼階段,需要做什麼事,不需要做什麼事,才能達到減碳的標準? 政府的任務又如何和人民的行動搭配,才能逐步落實更好的減碳計劃?這些都需要有清楚的白皮書和政策宣導,不然如同騎單車,如同中秋烤肉,如同台鐵車站的空調調整,這些都可能有爭議的事件會層出不窮(而且往往正反並陳),更讓人民無所適從。

阿乾 提到...

To newsmac,
感謝您的留言,也能理解您所指人民「無所適從」的感覺,但我想或許能藉由一次次的爭端與討論,來看台灣究竟是需要什麼樣的減碳政策。就像台北市敦化北路的單車道一樣,只因加設了路緣石使得爭議擴大,但或許接下來利益相關者彼此之間,可以達成一定程度的平衡,讓出自於冷氣房裏的減碳政策,也能在烈日下被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