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數位媒體企劃專員;本文收錄於《低碳生活的24堂課》)
走在東京的人行道上,偶會有單車無聲無息地從你身旁穿過,也常嚇得首次造訪的觀光客連花容失色的時間都沒有。而部份人行道旁的欄竿上,則是成了各式腳踏車及大鎖的展示空間,觀賞完此一奇景後過個十字路口,則是要小心不要走進斑馬線旁的單車道,人被單車撞到也是會痛的。
相同的景象,現正被東京都南方2039公里的台北市複製著。包括像敦化北路、仁愛路等有著兩米以上寬度的人行道,現都已規劃為行人與腳踏車共用的人車共用道。一些路段的斑馬線寬度也被縮減,取而代之的則是戴著白帽的小白騎士,靜靜地在路中央奔馳著。
違反交通法令 但符用路習慣
在人行道上騎單車,過去其實是不符台灣的交通法令。但台北市在考量許多騎單車的民眾,因擔心在慢車道上騎車太過於危險,多半會習慣會騎到人行道上,於是索性就參照像是日本等國家的例子,規劃比較寬的人行道作為人車共用道。
依北市府的資料,台北市目前除休閒使用的河濱自行車道外,就以人車共用的單車道為最長,並將於今年底達到80.4公里。而純屬腳踏車專用道的鋪面,到年底則只有28.1公里(劉嘉祐 2008:22)。
此項政策當然受到許多單車通勤者的歡迎,畢竟誰也不想在慢車道上和機車與公車搏命;不過,這樣的措施同樣引來不少批評,有些甚至是來自單車通勤者本身。像綠黨前交通黨部召集人徐文彥,就曾經在網路上撰文為行人捍衛路權,他認為沒有理由因為機車欺負自行車,自行車就可以上人行道欺負行人(徐文彥 29-Sep-07)。
過渡時期作法 為引民眾上路
對於這樣的疑慮,負責台北市單車專用道規劃的交通管制工程處洪家亨說,人車共用道其實只是過渡時期的作法,畢竟這的確會影響到行人的用路權益。他指出,像是目前已作為人車共用道的敦化南北路人行道,明年起就會在慢車道旁鋪設單車專用道,讓單車族能有專門的車道通行。此外,未來像是捷運等的重大工程在復舊後,也都會優先規劃出單車專用道,以串連起北市的單車通勤路網。
洪家亨說,市府目前採用人車共用道作為主流單車通勤道路的原因,除了符合單車騎乘者用路習慣外,主要是希望藉此能培養更多單車使用者。依市府目前的規劃,打算要把單車使用者由去年的2.6%,提升至明年的4%,並由過去以休閒遊憩使用為主,轉型為學童及市民的交通工具(劉嘉祐 2008:6-7),而廣設人車共用道則是目前市府鼓勵騎乘的方式之一。
不論是在台北市、高雄市或台南市,目前都已經開始規劃自己的單車專用道系統;而台北市讓單車騎上人行道的示範,就警察局的資料來看,目前尚未有傳出重大的車禍與爭端,看似也是現行台北交通體系下所採行的權宜之計。如果你是單車騎士,這裏提醒您在人車共用道上別騎太快;若您是權益被單車侵犯的台北行人,則建議您最近走在人車共用道上要多小心,橫向穿越時也別忘了回頭看看,有沒有衝太快的單車客從後追撞。
【參考資料】
徐文彥 29-Sep-07《再論自行車強制戴安全帽議題》台灣綠黨單車支黨部
劉嘉祐 2008《台北市市區自行車道路網建構計畫.ppt》
【延伸閱讀】
《倫敦 一座有千里單車專用道的城市》陳彥璋 17-Sep-07 低碳生活部落格
走在東京的人行道上,偶會有單車無聲無息地從你身旁穿過,也常嚇得首次造訪的觀光客連花容失色的時間都沒有。而部份人行道旁的欄竿上,則是成了各式腳踏車及大鎖的展示空間,觀賞完此一奇景後過個十字路口,則是要小心不要走進斑馬線旁的單車道,人被單車撞到也是會痛的。
相同的景象,現正被東京都南方2039公里的台北市複製著。包括像敦化北路、仁愛路等有著兩米以上寬度的人行道,現都已規劃為行人與腳踏車共用的人車共用道。一些路段的斑馬線寬度也被縮減,取而代之的則是戴著白帽的小白騎士,靜靜地在路中央奔馳著。
違反交通法令 但符用路習慣
在人行道上騎單車,過去其實是不符台灣的交通法令。但台北市在考量許多騎單車的民眾,因擔心在慢車道上騎車太過於危險,多半會習慣會騎到人行道上,於是索性就參照像是日本等國家的例子,規劃比較寬的人行道作為人車共用道。
依北市府的資料,台北市目前除休閒使用的河濱自行車道外,就以人車共用的單車道為最長,並將於今年底達到80.4公里。而純屬腳踏車專用道的鋪面,到年底則只有28.1公里(劉嘉祐 2008:22)。
此項政策當然受到許多單車通勤者的歡迎,畢竟誰也不想在慢車道上和機車與公車搏命;不過,這樣的措施同樣引來不少批評,有些甚至是來自單車通勤者本身。像綠黨前交通黨部召集人徐文彥,就曾經在網路上撰文為行人捍衛路權,他認為沒有理由因為機車欺負自行車,自行車就可以上人行道欺負行人(徐文彥 29-Sep-07)。
過渡時期作法 為引民眾上路
對於這樣的疑慮,負責台北市單車專用道規劃的交通管制工程處洪家亨說,人車共用道其實只是過渡時期的作法,畢竟這的確會影響到行人的用路權益。他指出,像是目前已作為人車共用道的敦化南北路人行道,明年起就會在慢車道旁鋪設單車專用道,讓單車族能有專門的車道通行。此外,未來像是捷運等的重大工程在復舊後,也都會優先規劃出單車專用道,以串連起北市的單車通勤路網。
洪家亨說,市府目前採用人車共用道作為主流單車通勤道路的原因,除了符合單車騎乘者用路習慣外,主要是希望藉此能培養更多單車使用者。依市府目前的規劃,打算要把單車使用者由去年的2.6%,提升至明年的4%,並由過去以休閒遊憩使用為主,轉型為學童及市民的交通工具(劉嘉祐 2008:6-7),而廣設人車共用道則是目前市府鼓勵騎乘的方式之一。
不論是在台北市、高雄市或台南市,目前都已經開始規劃自己的單車專用道系統;而台北市讓單車騎上人行道的示範,就警察局的資料來看,目前尚未有傳出重大的車禍與爭端,看似也是現行台北交通體系下所採行的權宜之計。如果你是單車騎士,這裏提醒您在人車共用道上別騎太快;若您是權益被單車侵犯的台北行人,則建議您最近走在人車共用道上要多小心,橫向穿越時也別忘了回頭看看,有沒有衝太快的單車客從後追撞。
【參考資料】
徐文彥 29-Sep-07《再論自行車強制戴安全帽議題》台灣綠黨單車支黨部
劉嘉祐 2008《台北市市區自行車道路網建構計畫.ppt》
【延伸閱讀】
《倫敦 一座有千里單車專用道的城市》陳彥璋 17-Sep-07 低碳生活部落格
7 則留言:
之前亂下載西雅圖、奧克蘭(俄勒岡)、舊金山市單車地圖的時候,發現他們或多或少都有單車道利用人行道的案例。
我覺得台北單車騎上人行道最大的問題在於騎士本身的禮貌。因為有些人根本不減速,也不認為應該禮讓行人。以前看到台北市道路品質不適合單車,會忍耐。現在很多單車使用者真的誤把人行道、騎樓當做單車道了。而且最奇怪的是,這種騎士多半是女性,他們會覺得人行道比較安全,一邊說抱歉卻不減速騎乘。單車其實迫不得已不應該騎在人行道上,不管人行道多寬,都是行人使用,而不是交通工具。
台北市規畫的人車共用道上,則有更多問題,會遇到路標、變電箱、捷運出口、公路站牌等車的民眾等等,單車等停紅燈也會堵塞另一側過馬路的行人。不過,這問題其他的城市也會碰上吧,因此拜託,規劃的時候請顧慮一下這些問題吧。
我覺得,前述幾個單車通勤率高的城市,都有主要的市民單車社團推動與公家單位政策的協調。他們的市政府也會主動關心行人的用路環境。我覺得比起單車道,我國都市中的行人環境更為險惡,每次看到輪椅使用者與盲人走路,就覺得心驚膽顫。單車騎士不應該成為他們用路的危險因子。
啊,寫很多。以上是在台北市生活年餘當過單車通勤者與步行者的感言。
我也覺得這只是個權宜之計,而在這過度階段(可能會過度很久),單車騎士對行人尊重的素質就很重要了。
相較於大都市,台灣很多城鎮是大卡車、公車、汽車、腳踏車和行人共用一條馬路的,天天都在上演大欺小的劇碼。希望未來的自行車專用道不會只是畫好看的,千萬別被機車攻陷啊。
平心而論,在單車瘋之前,機車騎士早就把人行道當做機車道了。動不動就從供殘障人士方便進入的輪椅斜坡騎上人行道,在人行道上橫衝直撞的機車騎士處處可見!台北市其實還算好的,之前到北縣三重,更是恐怖,汽機車騎士都完全不讓人的,高雄也很可怕,特別是省道附近,還有砂石車大卡車的威脅!碾死人不償命。
奇怪的是,這些在馬路或人行道上衝衝衝趕時間的(趕著赴死?我國男性平均壽命的確較女性短),絕大多數是男性,而當我們到大眾運輸系統看一看,搭捷運或搭公車的,特別是搭公車的,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女性。為什麼會有這樣懸殊的差別呢?!
也許傳統價值觀與社會文化應該放男人一條生路,讓男人喘口氣。
慢活,樂活,是全世界未來的趨勢,與其等等等等(用命運交響曲來哼唱)等政府規劃建設營造友善的單車騎乘環境,不如從自己和親朋好友開始做起,禮讓行人,參與公共事務,積極發聲爭取人民的權益。
To 波:
感謝您提供專業的意見,其實如果有人車共用道可選擇,我真的是寧願離開柏油路,因為跟機車及公車搶道真的挺危險。
另外,我騎車最怕是遇到過橋的路段,因為所有的機慢車全擠在窄窄的專用道上,感覺一不小心就會被機車騎士由後追撞。
也希望未來在單車專用道的設計上,針對橋樑部份有更安全的規劃。
阿乾
To Shine,
上次去藍屋頂時,在台十四線看著單車騎士和砂石車共用慢車道,突然覺得台北在這方面還是挺令人懷念的。
To 浪,
機車騎上人行道,民眾是可以拍照檢舉的,請上交通大隊網站查詢~http://td.tcpd.gov.tw/cgi-bin/SM_theme?page=44ab1e61
至於有沒有檢舉獎金,
這我得再問問。
阿乾
Didn't understood anything but do admire the whole idea!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