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EETW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EETW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國際能源總署:能源效率應作為第一順位能源(下)

"從過去能源效率本身即是一種「隱形能源」,似乎隱藏在並不顯眼之處。然而,根據近年IEA的統計,全球能源效率投資的資金額度與所能產生的節能效果是如此巨大。所以,各國政府應將其視為最重要、最具有「開採」價值的「第一順位能源」(first fuel)"

(續上篇

4 IEA能源效率培訓所傳遞的關鍵訊息


在課程重點上,IEA不斷強調:從過去能源效率本身即是一種「隱形能源」,似乎隱藏在並不顯眼之處。然而,根據近年IEA的統計,全球能源效率投資的資金額度與所能產生的節能效果是如此巨大。所以,各國政府應將其視為最重要、最具有「開採」價值的「第一順位能源」(first fuel)

IEA為幫助世界各國釋放能源效率的巨大潛力,建議政府制定、實施和衡量能源效率政策的影響。通過建立共通的政策成效數據庫,IEA目前追踪全球200多個國家、地區和經濟體在能源效率政策進展。IEA還持續發布世界能源投資報告,每年報告中都會公佈有關全球能效投資的相關數據,以及IEA對於全球能源服務公司 (ESCO) 所進行的市場調查。

國際能源總署:能源效率應作為第一順位能源(上)

"世界目前面臨的許多挑戰──氣候變化、能源安全、電力供應等──世界各國只有通過實施良好的能源效率政策,才能同時迎向這些多元挑戰。"

文/楊宗翰(英國牛津大學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榮譽律師)

今(2019)5月下旬,我前往總部設於法國巴黎的國際能源總署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以下簡稱IEA) ,參與了一項以能源效率為主題的政策培訓課程

1 培訓目的與主要方式


這個為期一週的培訓課程,迄今已經舉辦了第11屆。它是IEA專門為各國政府尤其是希望針對發展中國家年輕世代政策制定者 (next-generation policy makers) 所提供的一套系統性且相當密集的訓練。

2018年8月10日 星期五

【EETW能效營系列五】IEA練功術:實務分享+實戰演練

"一般民眾最關切能源政策的「點」是什麼?8個選項中,「價格」(漲或跌?)遙遙領先地高居榜首,其次為能源產業的貪汙舞弊(有無弊案?),連時下最夯的「空氣汙染」都被擠到第三。"

文/高宜凡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計畫主任)

 多年來,台達基金會一直以「提升能源效率」,作為主要的社會倡議主軸,希望為老聚焦如何開發更多新能源的台灣社會,引入更多節能、減少浪費的觀念,替98%能源都仰賴進口的能源孤島,多爭取轉型的餘裕或緩衝時間。而對研究這類議題的人而言,全球最高殿堂的IEA(國際能源總署)發表的資訊,即是我們必須鑽研和拜讀的。

 不過這次參與「新興國家能源效率訓練營」(EETW)五天集訓卻發現,其實IEA並非只想推銷自家報告、或宣揚一貫的能效知識,反而希望激發來自天南地北的學員們更多巧思,實地了解各國能源轉型遭遇的問題,並鼓勵大家分享經驗、彼此借鏡。

2018年8月8日 星期三

【EETW能效營系列四】衝綠色運輸,從健全「基礎設施」起跑

"顛覆你我刻板印象,無論總能耗或石油用量,「運輸」部門都已達到全球最多的境界。"
(圖片來源:ITDP

文/高宜凡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計畫主任)

 不說大家可能不知道,這次台達基金會報名IEA(國際能源總署)「新興國家能源效率訓練營」(EETW),原本打算參加的是「建築組」,可是該組報名狀況太踴躍,因此被主辦單位分到筆者第二志願的「交通組」。

 但也因此發現到,比起工業、建築、設備等領域的狀況都已受到規範(或主事者有意識必須控制),交通才是當前國際最頭疼的耗能熱點和吃油大戶。

2018年8月2日 星期四

【EETW能效營系列三】如何提升建築能效?IEA不給標準答案

"建築部門自身的節能潛力有多大呢?針對上述大哉問,IEA的回答是:「最大的力量,就是關於建築節能,幾乎您煩惱過的所有問題,都是有解的!」"
(拍攝:高宜凡)

文/DoENergy寫手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估算,「建築」部門占30%最終能源消費量、55%電力消耗量、全球逾/14能源相關溫室氣體排放皆來自於此、而且還產生2/3的鹵烴氣體(halocarbon,破壞臭氧層)、排放多達2533%的黑碳懸浮微粒(black carbon,導致全球暖化之汙染物)

 上述種種可怕數據,多從氣候變遷的「肇事者」角度出發。可是,若從解決問題的角度來看,建築部門自身的節能潛力又有多大呢?

2018年7月25日 星期三

【EETW能效營系列二】《巴黎協定》要達標,能效投資得翻倍!

"當使用能源和每天呼吸的空氣有關,這時,你應該會更有動力節能吧?"
高宜凡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計畫主任)
 第一篇統整了本次「新興國家能源效率訓練營」(EETW)幾個重要發現,這次帶大家先認識一下當前世界的能源概況及未來走勢,藉此了解推動能源效率措施的政策缺口及窒礙難行之處為何。

2018年7月20日 星期五

【EETW能效營系列一】直闖IEA大本營,發現三大能效新焦點

"IEA專家提出警告,政府必須透過優化物流效率、轉換交通燃料(改用電力或生質燃料)、提升能效標準等手法,才有辦法讓不斷飆高的卡車排碳量慢下來。"
台達基金會首次派員參與2018年EETW,吸收全球最新的能源效率知識與推動手法。
圖、文/高宜凡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計畫主任)
 五月中的台灣,已經暑氣衝天,溫度不時飆破攝氏35度。但9800公里外的法國首都巴黎,此刻仍未脫離冬天陰影,清晨只有10度左右,街上不時瀰漫細雨和霧氣,讓人以為置身「霧都」(倫敦);而非「花都」。上次來這是參加2015年底的COP21(聯合國氣候公約第21次締約方會議),在此見證《巴黎協定》的誕生。暌違三年再訪,則是參與由IEA(國際能源總署)舉辦的「新興國家能源效率訓練營」(Energy Efficiency in Emerging Economies Training Week,簡稱EE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