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年透過通訊的貨物買賣急速增加,其中以網購為大宗,2017年開始的一項調查顯示,約15%會再送一次,包括前者在內,約兩成的宅配會再送一次以上,為社會帶來鉅額的損失。因此增加的工作量,相當於1.8億工作時數,或一年9萬名駕駛的人力。車輛因此增加的碳排,約42噸CO2!"
2019年10月14日 星期一
“你知道嗎?有兩成的宅配會再送一次以上喔。”—日本宅配減碳活動介紹
2018年7月18日 星期三
夏月節電大作戰-各國戰略盤點
"POWERSHOP推出自身的需量反應方案「Curb Your Power」,讓該地區的用戶可以在用電高峰時,適時的調低自身的用電量,除可降低當地的供電吃緊問題外,參與方案的用戶也可享受電價優惠,一舉兩得。"

圖1 “節能挑戰”競賽海報
資料來源:Clean & Green Singapore (2018a)
說明:“節能挑戰”競賽的吉祥物,用來鼓勵新加坡人在使用後關掉電源。
資料來源:Clean & Green Singapore (2018a)
說明:“節能挑戰”競賽的吉祥物,用來鼓勵新加坡人在使用後關掉電源。
文/鄞義林 台大風險中心助理研究員
楊軒豪 中心助理研究員
張嘉耘 中心兼任研究助理
抑制尖峰負載成長,不僅是臺灣電力供需上的重要挑戰,也是各國能源主管機關、地方政府、電力業者關注的焦點。以下則分別介紹新加坡、澳洲以及紐約市的削減尖峰策略,藉此讓社會大眾掌握如何藉由「促進行為改變」、「智慧節電」、「改善熱島效應」等策略,抑制尖峰成長。
楊軒豪 中心助理研究員
張嘉耘 中心兼任研究助理
抑制尖峰負載成長,不僅是臺灣電力供需上的重要挑戰,也是各國能源主管機關、地方政府、電力業者關注的焦點。以下則分別介紹新加坡、澳洲以及紐約市的削減尖峰策略,藉此讓社會大眾掌握如何藉由「促進行為改變」、「智慧節電」、「改善熱島效應」等策略,抑制尖峰成長。
2016年12月26日 星期一
從COOLSHARE到SHARE HUB,蘊含社會意義的「空調共用」運動
"空調共用概念倡議者堀內正弘:「節能常常給人稍微負面的印象,好像生活中什麼都得省。但空調共用希望傳達一種不同以往的『眾樂樂』感覺,說服大家能快樂地共度危機。」"
![]() |
*日本官方製作的「SHARE MAP」查詢網頁(圖片來源:ECO NET東京62、公益財團法人特別區協議會) |
過去文章曾介紹過WARMSHARE(暖氣共用)、COOLSHARE(冷氣共用)等「空調共用」概念,意思是說:與其各自使用一台空調,不如多人共用一台空調,達成更好的節能效果。日本環境省便因此設立了專門網站,鼓勵家中成員集中使用空調,或一起走出家裡,到公共場所集中使用空調。
根據日本政府估算,在夏日炎熱的日子裡,下午兩點的用電高峰時,冷氣約佔用58%的用電量;反之,在寒冷的冬季,緯度越高、越容易隨著溫度降低而增加能源消耗;因此透過空調共用,不但可降低夏日尖峰用電,也有助消減高緯度區的冬月用電高峰,單單在用電尖峰時段共用空調,就能減少發電廠的負荷,避免停電風險。
2016年9月30日 星期五
夏夜涼風寶可夢
"打破既有的日常步調,讓上班族或學生逐漸習慣自然風,習慣走路、開始搭公車移動,這些伴隨寶可夢熱潮出現的低碳生活方式,讓人始料未及。"
![]() |
隨著寶可夢遊戲掀起熱潮,成千上萬玩家願意關掉家中空調照明,到戶外「散步」抓寶。 (圖:謝雯凱)
|
文/謝雯凱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氣候與能源計畫專員)
多年來,基金會一直這樣告訴大家:別窩在室內吹冷氣看電視,關掉電器,走出戶外最節能減碳;到咖啡店與百貨公司閒晃,與許多人「共享」能源,也能省電。更別說地方政府還會辦理像夏季音樂會、夏至關燈等活動,處心積慮想把市民從沙發上拉出來戶外,但承認吧,很少人能在夏季抵擋室內冷氣的網羅,寧願當顆冷藏沙發馬鈴薯!
然而,奇蹟發生了,就在有史以來最炎熱的2016年8月盛夏,寶可夢遊戲在台灣上市,立刻有數十萬玩家願意走到戶外來抓寶,關掉室內的照明與空調,揮汗如雨在所不辭!我想這波節電效應,應該比政府花了大量公帑宣導還有用。
2016年9月14日 星期三
冷氣用得拙劣,失眠惡夢連連還浪費電───日本空調公司教你聰明用冷氣
2013年7月1日 星期一
涼夏必備 夏日節能 30 招
炎炎夏日,只要動手做些小小的改變,或是轉換思維,就可以節省許多電力與能源使用。
文/謝雯凱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氣候與能源計畫專員)
![]() |
位於青年公園的台北市立圖書館太陽圖書館,採用通透且鏤空的書架,讓冷氣更容易穿越。大面隔熱玻璃外,則有外遮陽棚。(圖片來源) |
2008年8月6日 星期三
光怪陸離的減碳現象

圖/Flickr創用分享
前兩天有消息傳出,陸軍工兵學校為了節能減碳,規定只能用三桶水洗近百個餐盤(台視新聞 5-Aug-08)。事後工兵學校雖公開澄清,指學生若覺得餐盤洗不乾淨,還是可以另外用水龍頭沖餐盤,但此事卻已在社會留下「減碳減過頭」的印象。
而這也不是近日唯一一條,與節能減碳相關的負面新聞。
2008年7月14日 星期一
屋頂隔熱的經濟解決方案

我有一群大學死黨,即使都已成為辦公室裏受人敬重的角色,或是台灣報業裏精英中的精英,但他們仍選擇在大學附近合租一間房子,一到周末就過著有如在大學宿舍般的生活:磕牙、打牌、看爛片。
不過隨著台北市逐年上升的氣溫,這間位在頂樓的房子,一到夏天室內常會飆高到攝氏三十五度以上。就算是入夜後,房子仍因水泥屋頂的持續放熱,每個房間都是窒熱難當。
2008年7月4日 星期五
每月省下百度電 不難
文/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數位媒體企劃專員;本文收錄於《低碳生活的24堂課》)
圖/Flickr 創用分享
簡報/經濟部提供下載
台灣的電費自七月一日起調漲12.6%,十月還會再漲12.6%。以我家去年七八兩月的用電量來說,此次調漲大約會增加我130多元的電費,十月漲完每月則會增加280多元電費支出。
不過呢,政府為了獎勵節能減碳,只要住戶能比去年同期省電10%,電費則會打八折。因此,若是我家七月的電費能達成一成的省電目標,電費算起來還會比去年省錢(蘋果日報 1st-Jul-08)。
2008年5月27日 星期二
芝加哥綠屋頂 幫城市降溫

文.圖/汪文豪(資深環境線記者)
過去幾年,在布希遲遲不簽署京都議定書的情況下,美國城市首長紛紛自主響應京都議定書的精神,採取積極行動對抗暖化。芝加哥是全美最積極的城市之一,因此去年十一月中,全美綠建築博覽會,選在芝加哥舉辦。
在大家的刻板印象中,認為綠建築就代表著昂貴,但是在美國芝加哥,透過市政府政策的引導與鼓勵,綠建築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這關鍵在於領導者的魄力與遠見,讓綠建築可以從綠口號變成綠行動,進而創造綠產業。
2007年9月4日 星期二
2007年8月20日 星期一
我的夏日節能方案:就是有辦法不開冷氣
文/林敏玉 (本文原刊於20070820中國時報浮世繪版)
近十年來,我住在沒有視野遮蔽的高樓,且每個房間都採光明亮。這也意味著,白天時,太陽的熱力每每毫無保留地侵入每個房間。就此,我採取了幾個方法有效降溫,使得我在酷暑盛夏,即使不吹冷氣,仍能舒適地待在室內。
首先,捨百頁窗簾就隔熱窗簾。百頁簾雖有調節光線強弱的效能,但它無法隔熱。隔熱窗簾與傳統窗簾一樣薄薄一片、價格便宜,卻能非常有效地阻隔熱度與調節光線。如果在陽光直直曬入工作室的那幾個小時我必須在臨窗的工作桌前工作的話,我會把隔熱簾拉上,整個房間頓時就會清涼許多。
我的夏日節能方案:回歸古意自然涼
文/豆豆 (本文原刊於20070819中國時報浮世繪版)
夏日午後搬著三、兩張躺椅、板凳踱步到竹林下休憩,隨身攜帶的冰水仰頭灌下,那沁人心脾的涼意使鎮日的煩悶、燥熱一消而散,徐徐微風吹來,彷彿置身南島天堂,舒適而愜意。
綠竹樹蔭一地清涼
儉樸的農家不允許孩子們隨意浪費電源,在「只有太陽下山才可點燈」的原則下,遑論在屋裡吹冷氣、翹二郎腿啖零食、看電視。然而,古靈精怪的孩子們總有一套應對方法,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既然不能開冷氣,那就到綠竹蔭下享受自然風,一樣涼快;無法看電視又何妨,一群小孩齊聚祕密基地,玩起鬥片、捉鬼、扮疆屍等遊戲,也別有一番樂趣。
2007年8月18日 星期六
我的夏日節能方案:節能健康又有趣

文/陳振源 (本文同步刊載於20070818中國時報)
「還有誰要尿尿?」這句話已成為我們家的常用語。小便時,總是會聽到有人這麼吆喝,長期下來省了不少水費。
「爸比,我跟你一起洗澡?」「好啊!來呀!」
兩人一起洗澡,快又省水。夏天時洗冷水,像在溪邊嬉戲,不冷又有趣;冬天時大家接著洗,管線不冷卻,還可延長熱水器壽命。如此,既省錢又增進親子感情,何樂而不為?洗完澡後,順手把貼身衣物洗起來,讓洗衣機不天天轉,更可養成勤勞習慣。
2007年8月17日 星期五
我的夏日節能方案:日光時間好好用
文/林惠 (本文同步刊載於20070817中國時報浮世繪版)
每個人的節能方法不一,我的夏日節能方案,就是自己實施「夏令時間」。
夏令時間又稱日光節約時間,現在生活在寶島的年輕人可能沒聽過、也沒經歷過,因為我們已經二十多年沒有實施了。這方法是由政府規定,在夏天將原本的標準時間,撥快一小時,恢復時再撥回一小時,作用是在天亮得甚早的夏季讓民眾提早一小時起床、上班上課,充分利用日光,從而節約照明用電。
2007年8月16日 星期四
我的夏日節能方案:回歸自然最快活
文/洪彩鑾 (本文同步刊載於20070816中國時報浮世繪版)
過去在醫院工作,夏天冷氣超強,有時還得穿外套禦寒,退休後,我回歸樸實童年,實踐簡單過日的生活。
炎炎夏日為了驅除燥熱,前後門隨時打通,讓對流風吹拂,有時連風扇都免開,加上幫屋子大面積窗簾,換上輕爽綠色系,由內涼沁心底,床墊及桌椅另鋪上竹席,居家彷彿置身山林,再聽聽蛙鳴水聲等大自然音樂,轉移注意力,心靜下心來後,或讀書或閱報皆是享受。
2007年8月15日 星期三
2007年8月13日 星期一
我的夏日節能方案:納涼空間無限大
文/達可潘(本文同步刊載於20070813中國時報浮世繪版)
當年,買房子的時候,第一眼看上的,就是臨路的陽台和偌大的露台。搬進新家後,才發現鄰居們一個個搭建採光罩,把原本開放的空間,改造成室內空間,也阻斷了空氣的流動。而我,則保留原來的設計,在那兒種菜、種花,營造出一個小小的綠色天地。
近年來,夏日的氣溫節節升高,鄰居們一戶戶安裝新型冷氣,鎮日把門窗緊閉,鎖在房子裡吹冷氣,偶爾出門倒垃圾時見面,也一邊擦汗一邊抱怨:「天氣這麼熱,簡直不是人住的地方。」或是說:「最近的電費高得嚇死人。」
這時,我在心裡難免偷笑:「誰叫你們要住『大』房子,把陽台、露台都給封死呢?」
我的夏日節能方案:讓電器放大假
文/蔡鳳穗(本文同步刊載於20070812中國時報浮世繪版)
因為工作的關係、每天總會遇到一堆因受不了酷熱而躲進超商納涼的來客。這種情況總讓我想到孩子未來怎麼辦?即便未來世界將會有更先進的設備,但失去了抗熱性,對身體的影響實在難以想像。
於是,我和外子便努力想著盡可能節能的方法。首先、我們將家中的延長線全換成符合安全標章且有獨立開關的裝置,除了冰箱是持續供電外,不使用的電器一律自電源處關閉。
2007年8月11日 星期六
我的夏日節能方案:省電池的電,有撇步。

文/余妹 (本文同步刊載於20070811中國時報浮世繪版)
一般碳鋅電池電力並不是很強,但就算是標榜超耐久的鹼性電池,也有電力不足的時刻。多半耗電量較大的手電筒或是小玩具,使用一陣子,滿快就會電力不足而無法正常運作,但此時電器裡的電池電力雖已無法負荷,但其實電池內還殘留著蠻多的電力足夠供一些低耗電量的電器(如:時鐘、遙控器等等)使用滿長的一段時間。
舊電池餘電再利用
當耗電量較大的電器電池電力不足時,換下的電池可替換到低耗電的電器上繼續使用,當我在遇到時鐘不走時,就拿出之前所留下來的舊電池換上,裝好後,時鐘還能繼續走滿長的一段時間。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