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重仁(台灣綠建築發展協會副秘書長)
眾人期盼已久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終於在6月12日過關,不僅讓國內太陽能產業吃下一顆定心丸,也更加速節能減碳相關市場的發展。
然而,整體而言,節能減碳在近兩年來雖喊得震天響,但往往只聞其「聲」-政府在媒體上喊出各式的口號;卻往往不見其「人」-市場上能作節能規劃的人才,至今仍等同於空白。
現有節能專家 多是半路出家
國內一直缺乏真正鑽研節能的專家,大學中亦無正式相關科系,因此市場上的節能專家可說少之又少,大部分是由學術研究單位兼任或轉任,而在國外非常重要的「建築節能」專家,在國內也只存在於學術界,業界普遍只能依靠廠商所提供的「節能建材」來發揮運用。
目前市場上的節能專家大約可分為空調、機電與設備三大領域,幾乎所有的專家都是根據自己的專長背景,半路出家搞節能,而設備節能專家,可能只是受過幾次訓練的設備工程師,甚或是設備業務員。這些專家大都只能針對自己熟悉的領域進行節能顧問,而較無法跨領域分析各領域之間的能源效益相互影響關係。許多人甚至於誤會,以為找一般空調或機電技師,就有辦法幫他們有效節能!
節能諮詢服務 業主多當免費
節能減碳既然是國家重要的政策,相關人才的培育以及法令規範的建立政府也應及早規劃。目前政府與民間花在節能這個領域的經費,幾乎大都著重在單一產品的研發,但能源系統規劃整合學理的研究,以及專業規劃人才的訓練卻相對較少。
幾乎所有的專業技師的產生,都有法令與簽證制度當後盾,就像環保與消防法令一樣,要不是有這些法令,環工技師與消防技師早就餓死了,因此要吸引更多人才投入節能減碳市場,相關的學習資源與法令制度的建立刻不容緩,以保障綠領人士的就業機會。
由於人才的缺乏,現有台灣節能減碳服務產業,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樣蓬勃發展。從商業角度來看,發展設備產品是較有利潤的,單純做節能減碳顧問服務,在沒有收費標準以及相關法令規範的要求下,多半是鎩羽而歸。通常業主只想付錢買產品,最後顧問內容也只能受限於產品項目,而變得沒有價值。試想,如果蓋一棟房子,大家都只付建造費而不想付設計費,高品質的建築產業能推得動嗎?
市場誘因不足 須靠法令補強
就像推動綠建築所面臨的問題一樣,節能市場若不是靠創造商機來產生誘因,就是要利用法令來推動;節能減碳若沒有市場誘因與規範要求,或是像預防SARS或是新流感的疫苗那樣有立即需求,可能只剩下環保人士會真正在意這件事,即便大家都認同現在不做節能減碳,將來會後悔。至於有些人認為節能減碳已經被過度消費,個人認為只要回到實際面,有做總比沒做好。
建築節能將會是節能減碳市場的重點之一,而建築耗能這件事情政府早該立法管管了,國內能源與建築相關法令一直無法有效結合,以至於建築物使用階段的耗能無法可管。建議制定相關證照制度,培養專業建築能源系統規劃人員,並立法納入營建與重大開發要求項目。
在德國,許多行業均受能源法令規範,例如建築師必須為其設計之建築外殼耗能背書,若該建築物將來使用時耗能超過標準,建築師必須負責任,此項風險亦為德國建築師業務保險範圍之一。這是個值得我們參考的做法,從設計源頭就要求設計單位,對建築物的能源系統做最有效的規劃,許多節能措施與系統設備也才能在設計階段提早導入,以確保建築物的最佳能源效率。
【延伸閱讀】
《房子 也需要監理處》張楊乾 18-Mar-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綠領經濟 台灣不可及的夢想?》趙家緯 8-May-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房屋修繕 莫忘綠色元素》陳重仁 22-Apr-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建築物含碳成份知多少》陳楊文 9-Oct-07 低碳生活部落格
關於作者
陳重仁,美國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工程學士。曾參與友達光電中科面板廠房、花旗銀行總部大樓、益通光能企業總部大樓等綠建築建案,也是國內少數取得美國綠建築協會能源與環境設計(LEED)認證的建築設計師。現職為川昱永續環控有限公司/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兼台灣綠建築發展學會副秘書長。
眾人期盼已久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終於在6月12日過關,不僅讓國內太陽能產業吃下一顆定心丸,也更加速節能減碳相關市場的發展。
然而,整體而言,節能減碳在近兩年來雖喊得震天響,但往往只聞其「聲」-政府在媒體上喊出各式的口號;卻往往不見其「人」-市場上能作節能規劃的人才,至今仍等同於空白。
現有節能專家 多是半路出家
國內一直缺乏真正鑽研節能的專家,大學中亦無正式相關科系,因此市場上的節能專家可說少之又少,大部分是由學術研究單位兼任或轉任,而在國外非常重要的「建築節能」專家,在國內也只存在於學術界,業界普遍只能依靠廠商所提供的「節能建材」來發揮運用。
目前市場上的節能專家大約可分為空調、機電與設備三大領域,幾乎所有的專家都是根據自己的專長背景,半路出家搞節能,而設備節能專家,可能只是受過幾次訓練的設備工程師,甚或是設備業務員。這些專家大都只能針對自己熟悉的領域進行節能顧問,而較無法跨領域分析各領域之間的能源效益相互影響關係。許多人甚至於誤會,以為找一般空調或機電技師,就有辦法幫他們有效節能!
節能諮詢服務 業主多當免費
節能減碳既然是國家重要的政策,相關人才的培育以及法令規範的建立政府也應及早規劃。目前政府與民間花在節能這個領域的經費,幾乎大都著重在單一產品的研發,但能源系統規劃整合學理的研究,以及專業規劃人才的訓練卻相對較少。
幾乎所有的專業技師的產生,都有法令與簽證制度當後盾,就像環保與消防法令一樣,要不是有這些法令,環工技師與消防技師早就餓死了,因此要吸引更多人才投入節能減碳市場,相關的學習資源與法令制度的建立刻不容緩,以保障綠領人士的就業機會。
由於人才的缺乏,現有台灣節能減碳服務產業,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樣蓬勃發展。從商業角度來看,發展設備產品是較有利潤的,單純做節能減碳顧問服務,在沒有收費標準以及相關法令規範的要求下,多半是鎩羽而歸。通常業主只想付錢買產品,最後顧問內容也只能受限於產品項目,而變得沒有價值。試想,如果蓋一棟房子,大家都只付建造費而不想付設計費,高品質的建築產業能推得動嗎?
市場誘因不足 須靠法令補強
就像推動綠建築所面臨的問題一樣,節能市場若不是靠創造商機來產生誘因,就是要利用法令來推動;節能減碳若沒有市場誘因與規範要求,或是像預防SARS或是新流感的疫苗那樣有立即需求,可能只剩下環保人士會真正在意這件事,即便大家都認同現在不做節能減碳,將來會後悔。至於有些人認為節能減碳已經被過度消費,個人認為只要回到實際面,有做總比沒做好。
建築節能將會是節能減碳市場的重點之一,而建築耗能這件事情政府早該立法管管了,國內能源與建築相關法令一直無法有效結合,以至於建築物使用階段的耗能無法可管。建議制定相關證照制度,培養專業建築能源系統規劃人員,並立法納入營建與重大開發要求項目。
在德國,許多行業均受能源法令規範,例如建築師必須為其設計之建築外殼耗能背書,若該建築物將來使用時耗能超過標準,建築師必須負責任,此項風險亦為德國建築師業務保險範圍之一。這是個值得我們參考的做法,從設計源頭就要求設計單位,對建築物的能源系統做最有效的規劃,許多節能措施與系統設備也才能在設計階段提早導入,以確保建築物的最佳能源效率。
【延伸閱讀】
《房子 也需要監理處》張楊乾 18-Mar-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綠領經濟 台灣不可及的夢想?》趙家緯 8-May-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房屋修繕 莫忘綠色元素》陳重仁 22-Apr-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建築物含碳成份知多少》陳楊文 9-Oct-07 低碳生活部落格
關於作者
陳重仁,美國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工程學士。曾參與友達光電中科面板廠房、花旗銀行總部大樓、益通光能企業總部大樓等綠建築建案,也是國內少數取得美國綠建築協會能源與環境設計(LEED)認證的建築設計師。現職為川昱永續環控有限公司/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兼台灣綠建築發展學會副秘書長。
1 則留言:
張先生 您好:
我是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的編輯李宜霖
抱歉我找不到留言板
只好在這裡留言
先前於6/12寄一封邀稿E-mail給您
是寄到lowestC@gmail.com
不知是否有收到信
另外
今6/22再度發信給您
以下大概簡述一下信件內容:
敝社近期正籌備一本領域涵蓋綠建築、生態、綠生活,內容較為大眾化及多元化的雙月刊,預計將於九月出刊。
第一期我們規劃一個「健康綠城市」的主題企劃,預計從水、交通、生物多樣性、能源四方面談健康綠城市。雜誌社想邀請您為我們撰寫「從能源談健康綠城市」的部份,詳細資訊請見信件附件。
請再回覆意願,若有任何疑問請不吝聯絡,謝謝!
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敬啟
聯絡人︰編輯部/李宜霖
-------------------------------------------------------------
台北市大安路二段141巷21號2樓之1
TEL:02-2754-8176 FAX:02-2707-6711
EMAIL: taiwan22@ms27.hinet.net
taiwan22@gmail.com
WEBSITE: www.ta-mag.net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