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部落格
基金會近期活動
首頁
作者介紹
系列文章
台達基金會
綠領工作坊
氣候戰役在台灣
FB
IG
LINE@
YouTube
Pinterest
顯示具有
COP14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COP14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年2月27日 星期五
加碼減碳的歐盟
文/李河清(
中央大學通識中心
教授)
2
009年新一輪的氣候談判,即將自三月底的波昂氣候會談(AWG-KP/LCA)展開,一路談到年底的哥本哈根氣候會議(COP15)為止。回顧去年12月初,在波茲南前一回合的氣候會議(COP14),等待的氣氛瀰漫,進程宛如被凌遲般地緩慢,但由於歐盟最後率先承諾下2020年的減碳目標,使得地球的未來在無助絕望裏,出現了一絲曙光。
閱讀更多 »
2009年2月11日 星期三
暖化電影又一部:《愚昧年代》
文/徐婕(美國布朗大學研究生、COP14台灣青年代表團成員)
圖/Youtube分享
掩
埋於黃沙下的拉斯維加斯,炙焰燃燒的雪梨歌劇院,荒蕪一片、禿鷹肆虐的泰姬瑪哈陵,這是西元2055年的世界?
閱讀更多 »
2009年2月6日 星期五
金融海嘯 掩不住氣候危機
文/柳中明(
台灣大學全球變遷研究中心
主任、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
圖/Flickr創用分享(
World Economic Forum
上傳)
印
度洋海嘯於2004年12月26日發生,啟動機制是強烈地震,再經由海洋傳遞其威力,直接衝擊影響是連結於海洋內與海岸上的生態、人類與各類建設,間接影響則幾乎無所不在,包括許多人至今都看海色變。但是,海嘯的衝擊終究會過去,人們則由經驗教訓中學習如何面對災難。
閱讀更多 »
2008年12月29日 星期一
全球青年串連 為氣候安全而戰
文/林子堯(清華大學學生)
圖/張楊乾(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數位媒體企劃專員)
本
年度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在波茲南舉行時,有上百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人,串連以非政府組織(NGO)的身份參加這個會議。他們在會場外舉辦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周邊活動與展覽,並配戴著印有各式標語的圍巾、徽章以及貼紙,或是做國際串聯尋找合作伙伴,或是在會場用各式各樣的創意手段,展開抗議行動發聲爭取媒體注意,最終更希望能喚起公眾注意並影響官方的協商。
閱讀更多 »
2008年12月25日 星期四
灰暗的波茲南氣候會談
文/李河清(國立中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教授)
圖/張楊乾(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數位媒體企劃專員)
氣
溫接近冰點,天空異常灰暗,長達兩周的波茲南氣候會談(COP14/CMP4),在十三日凌晨落幕,但全球節能減碳的具體方案卻仍停滯不前。
在波蘭波茲南國際會議中心的迴廊裡,大幅海報醒目的寫著:「全世界都在看」,海報與海報中間鑲嵌著來自於全球各國孩童的創意畫作,一幅接著一幅,強烈傳遞出全球暖化與極端氣候的警訊。
閱讀更多 »
2008年12月22日 星期一
地方圍中央 催生哥本哈根協議
文/謝宜臻(
台灣濕地保護聯盟高雄辦公室
主任)
圖/張楊乾(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數位媒體企劃專員)
今
年度的「地方環境行動國際委員會(
ICLEI
)」在波蘭波茲南召開,選擇在「第十四屆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國會議(COP14)」隔壁召開,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對聯合國會議施壓。ICLEI的會議代表們,以「地方圍攻中央」的態勢,力逼聯合國會議協談代表就爭議事項做出協定,以便明年哥本哈根會議,能夠順利產出「後2012時代」協議結論。
閱讀更多 »
2008年12月19日 星期五
煙囪企業 全球決策者不愛
文/
李佳達
(美哈佛大學訪問學者、
蘇花糕餅鋪
站長)
圖/張楊乾(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數位媒體企劃專員)
甫
結束的波茲南氣候會談,普遍被外界視為「墊腳石」會議,各國談判代表均提高姿態,爭取談判籌碼,因此最後除
氣候調適基金
的結論外,並無具體的談判進展。
不過,在大會會談期間,
Globalscan
發佈的一份全球氣候變遷決策者
問卷結果
(1)
,卻顯示出對抗暖化,已史無前例地成為全球由下往上的行動共識。
閱讀更多 »
2008年12月17日 星期三
氣候談判的關鍵數字
文.圖/張楊乾(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數位媒體企劃專員)
接
替《京都議定書》的新氣候協定,草稿即將於明年六月出爐,在此之前,各國正花上極大力氣,嘗試建構全球的
氣候共同願景
(1)
。
今年波茲南氣候會談(
COP14/CMP4
)裏,各國就已先完成了一份
「現在、邁向及超越2012年的氣候公約長期合作行動」文件
(2)
,作為新氣候協定的基礎。雖然這是份「盍各言爾志」的文件,但也可以看出各國在氣候變遷的立場,而其中數字正代表著極重要的關鍵。
以下列舉在該文件中,幾個重要的數字,也供給對這份文件有興趣的人作導讀。當然,如果你有耐心的話,把它整份讀完相信更能了解各國的立場了。
閱讀更多 »
2008年12月15日 星期一
李雁 中國非政府組織的新形象
文.圖/張楊乾(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波茲南氣候會談特派員)
波
茲南會談(
COP14/CMP4
)期間,在部落格留言板詢問度最高的人名,不是最後一天才來會場演講的高爾、也不是促成歐盟達成減量承諾的沙吉克,而是綠色和平中國分部氣候與能源項目主任:
李雁
。
來自中國的她,不但協助從中國來的志工,跟著綠色和平的運動者,衝進波蘭的煤礦場
貼標語抗議
。她也在氣候會談的
國際記者會
上,以中國非政府組織的身分,表明要求已開發國家應立即承諾減量的立場。
我最早發現她的大名,是她在上海第一財經日報的
文章
,文中對波茲南氣候會談的背景,交待的非常詳細。而包括日本朝日新聞的記者、或是美國知名的環境運動者
Bestsy Taylor
,也都跟我提過對她的印象深刻。
閱讀更多 »
2008年12月13日 星期六
氣候會談落幕 調適基金上路
文.圖/張楊乾(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波茲南氣候會談特派員)
波
茲南氣候會談(
COP14/CMP4
)十三日凌晨落幕,其中攸關窮國能否取得國際援助,以對抗暖化威脅的氣候調適基金(
Adaptation Fund
),大會決議將由明年啟動。此基金將會用來援助遭受氣候變遷損害的《
京都議定書
》締約國,並將由已開發國家及開發中國家共組的代表會中,以投票方式決定是否加以援助
(
Decision-/CMP.4
)
。
閱讀更多 »
歐盟承諾 2020年減碳20%
文.圖/張楊乾(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波茲南氣候會談特派員)
歐
盟高峰會十二日通過決議,在2020年之前,歐盟27國將依1990年的排放標準減排20%。這是目前全球最嚴格的減量目標,也回應了發展中國家,屢次表達先進國家應先建立減量典範的要求(
視訊
)。
歐盟的決定,短暫振奮了波茲南氣候會談的代表。負責氣候談判歐盟官員舉行記者會表示,歐盟已經樹立一個新的減碳典範,並也會視明年哥本哈根氣候會談(COP15)的結果,朝減量30%的目標努力。歐盟也希望,發展中國家聯盟(G77)也應開始作出減量承諾,至少可以開始規劃減量計畫,一同加入全球抗暖的行列。
閱讀更多 »
2008年12月12日 星期五
中國要求富國 應先減碳25%-40%
文.圖/張楊乾(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波茲南氣候會談特派員)
波
茲南會談部長級會議正在召開,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十一日以中國氣候談判代表團團長的身份,要求已開發國家必須在2020年前,先行減量25%-40%。他在會議上呼籲各國重視氣候議題,並依照去年峇里路線圖的規劃,在明年哥本哈根氣候會談(COP15)時達成新的氣候協議。
閱讀更多 »
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
潘基文:讓綠色新政拯救氣候
文.圖/張楊乾(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波茲南氣候會談特派員)
讓
美國渡過上次經濟大蕭條的「新政」,現在也成為全球解決氣候危機的新圖騰。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十一日在波茲南氣候會談表示,全世界應共同投資綠色的未來,讓「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能夠成功,並同時解救全球凋敝的經濟及暖化的危機(
影像
、
文稿
)。
閱讀更多 »
2008年12月10日 星期三
暖化加速 再增千萬人挨餓
文、圖/張楊乾(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波茲南氣候會談特派員)
聯
合國農糧署九日公佈本年度「
世界糧食不安全
」報告,指今年因為糧食價格上漲,讓全球飢餓的人口再增四千萬人,全球多了將近兩個台灣的人口挨餓
(
Guardian 9-Dec-08
)
。而長期觀察暖化及糧荒的學者馬丁十日則警告,如果各國未能積極限制二氧化碳排放,到2020年將會再增加四千萬飢餓人口,到時全球將有十億人,每天都處在飢餓的狀態。
閱讀更多 »
2008年12月9日 星期二
整合共同願景 氣候會談新挑戰
文.圖/張楊乾(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波茲南氣候會談特派員)
促
使各國政府達成氣候「共同願景」,是此次波茲南氣候會談的重要工作,其主要是接續峇里行動計劃(Bali Action Plan)之後,強化各國朝解除暖化威脅的目標共同前進
(
unfccc 27-Oct-08
)
。如果各國能在減緩氣候變遷議題上建立共同願景,自然能為明年的哥本哈根氣候會談打下堅實基礎,新的氣候協議也才可能準時完稿公佈,並在2012年銜接將過期的《京都議定書》。
閱讀更多 »
重返抗暖行列 美氣候觀察團將啟程
文.圖/張楊乾(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波茲南氣候會談特派員)
美
國待位總統歐巴馬,日前委託參議員凱利(John Kerry)組成氣候觀察團,將於本周三啟程飛往波茲南參與氣候會談。雖然今年的談判任務,仍會由小布希政府組成的官方代表團進行,但首席的官方談判代表Paula Dobriansky已經表明,將會留下許多談判空間給新政府接手,等同為凱利領軍的代表團背書。
閱讀更多 »
2008年12月7日 星期日
波蘭不背書 歐盟減量目標難產
文/張楊乾(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波茲南氣候會談特派員)、謝雯凱(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特約編輯)
圖/
iisd
波
茲南氣候會談(COP14)已進行一周,來自一百九十國的技術官員,連日來正嘗試縮小彼此間的立場落差,好為第二周即將登場的部長級會議鋪路。不過身為氣候會議東道主的波蘭,六日卻仍不願承諾,支持歐盟全體在2020年減量20%的目標,也成為這次會談裏最諷刺的焦點。
閱讀更多 »
2008年11月28日 星期五
氣候會談 他們的主張
文.圖/張楊乾(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數位媒體企劃專員)
今
年的波茲南氣候會談(COP14),一方面籠罩在全球經濟蕭條的黑雲之下,卻又因為美國即將扭轉其阻撓者的角色,而在雲層間穿透出幾許希望的陽光。但就整體來說,波茲南會議是去年峇里路線圖的延續,並為明年的哥本哈根氣候會議打底,因此國際媒體多以「墊腳石」來形容今年波茲南會談的角色。
閱讀更多 »
2008年11月26日 星期三
2008年 台灣為暖化作了什麼
文/張楊乾(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數位媒體企劃專員)
圖/台達電子提供
聯
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第十四次締約國會議(
COP14
),即將於十二月一日至十二日,在波蘭的波茲南(
Poznan
)一連舉行兩週。暨去年採訪峇里氣候會談後,我今年再度以台達基金會代表的身分,加入由各國企業型基金會所組成的「氣候變遷慈善行動網路(
CCPAN
)」代表團,隨團採訪波茲南氣候會談最新進展。
既然要再度與其他國家的朋友見面,總要帶些台灣最新的消息過去。台灣在2008面臨了政黨輪替、兩岸復談、經濟衰退、洗錢醜聞等諸多挑戰,但在暖化議題上,有哪些是值得一提的呢?
閱讀更多 »
較舊的文章
首頁
查看行動版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