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興國家仍舊仰賴煤炭的反撲力道,加上由大國引發的煤炭外洩現象,不得不說,今後全球化解燃煤之急的路途上,仍有許多亟待克服的挑戰。"
(圖片來源:IEA)
2014~16這三年,大概是國際氣候社群最歡欣鼓舞的一段時間,不僅全球排放量走勢持平,連煤炭使用量都下滑了4.2%!可惜好景不常,去年底公佈的〈全球碳預算〉發現,2017年由燃燒燃料產生的排碳量一改平穩曲線、持續上升達2%。最近由國際能源總署(IEA)發表的〈2017-2022年煤炭市場分析與預測〉,更預測2017~22年,全球煤炭使用量恐怕不減反增!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一起減少高風險的化石燃料、尤其得先戒除最汙染的煤炭,不是早就是全球共識了嗎?煤炭為什麼會捲土重來?
IEA的觀察是,近年煤炭在多數歐美國家的確備受冷落,然而,這不代表其他國家的態度也是如此。至今,煤炭仍是許多發展中國家最愛的電力供給選項之一,尤其在東南亞、印度等地區。為何有如此大的反差?跟各國的經濟型態和社會發展有很大關係。
以近來備受矚目的新興經濟體東南亞為例,其景氣走勢和能源消耗量仍呈正相關,因此儘管歐美各國急速開發綠能,東協各國還是相當仰賴燃煤機組提供電力。〈2017-2022年煤炭市場分析與預測〉指出,直到2022年,東南亞每年的煤炭需求量仍會持續增加5.9%,另一南亞新興大國印度,雖然喊出了頗具野望的綠能政策,可惜現階段綠能還是無法滿足當地大幅上升的需求,在政府高呼「人人有電用」的口號下,未來每年煤炭需求還是有3.7%的成長幅度。
歐美國家力倡減煤,但許多新興國家短期內仍難戒除煤炭。 (照片來源:維基百科)
從全球地圖來看,煤炭使用板塊明顯出現往「東南」位移的情形,雖然歐美各國都在下降,不過仍不足以抵銷東南亞和印度等國的上升力道。因此在短期內,「煤炭反撲」的戲碼仍將持續上演。
煤炭「外洩」,從中國流向海外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趨勢,則是因中、美兩大國境內需求量縮減而引發的「煤炭外洩」現象!
比方被各界賦予減量重任的中國大陸,過去三年(2014~16)的煤炭消耗量一直下降,2017年才因水力發電疲弱不振,加上經濟明顯復甦,使得煤炭用量稍微反彈上升了3%,但IEA樂觀預估接下來的5~6年,中國每年煤炭需求可持續下降0.1%,回到「減煤」的正常軌道上。
不過別高興太早,近來中國政府力推的「一帶一路」跨國建設計畫,卻成了煤炭外洩的觸媒。該計畫打算為68個開發中國家建立基礎建設和能源設備,方案內容從交通建設、原物料運輸、到興建各種發電廠等琳瑯滿目,勢必大幅增加參與國家的排放量。國際氣候新聞網(Climate Home News)即預估,一帶一路之下的碳排放會是中國總排放量的3倍之多。全球環境研究所(Global Environment Institute)更提醒,目前中國仍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投資者,240個受中國支持的煤炭興建計畫中,大多分佈在印度、印尼、越南、土耳其等新興國家。
「一帶一路」堪稱全球矚目的基礎建設計畫,卻可能製造更多排碳量。(圖片來源:Greenpeace)
另一個長期在煤炭供應榜上名列前茅的大國--美國,則是在川普當選總統後,打算向海外大肆輸出包括煤炭在內的化石燃料。也就是說,上述兩個大國或許本身的煤炭需求下降了,但其生產或投資的大量煤炭與黑色電力,仍在全球各地四處流竄。
換句話說,儘管從長線觀察,IEA預測接下來的5~6年,全球煤炭用量可在微升過後走回平穩路線。但從新興國家仍舊仰賴煤炭的反撲力道,加上由大國引發的煤炭外洩現象,不得不說,今後全球化解燃煤之急的路途上,仍有許多亟待克服的挑戰。
【參考資料】
中外對話,“一帶一路”是否“適配”《巴黎協定》?
Climate Home News, Belt and road countries could emit triple China’s carbon, warns official
【延伸閱讀】
【COP23系列十四】給脫煤者的建言 跨國研究:顧減碳也顧腹肚 賴慧玲 2017/11/20
煤炭拜拜!解讀全球煤炭地圖的趨緩與位移 詹詒絜 2017/5/1
全球矢言減碳 也該面對燃煤之疾 賴慧玲 2015/12/1
----------------------------------------------------------------------------
低碳生活部落格也有LINE@生活圈帳號了喔 @wck4392u
低碳生活部落格也有LINE@生活圈帳號了喔 @wck4392u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