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暖化的趨勢之下,如何將既有建築改造,升級成低能耗的涼感建築,已成為許多城市的必要施政課題。"
利用推門可讓空調更有效率,空間使用也更有彈性。(本文圖片提供:立可居家設計) |
文/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
七月的早晨,人坐在30年老宅的客廳裡,沒開冷氣,卻也沒預期的一身胖汗。通風的大門帶來陣陣微風,直流風扇巧妙順著風向,悄然運作當中。
室內溫度只要不突破29℃,冷氣在老宅客廳的功能,就只是偵測溫度用。天光已足以用電腦讀書打字,不需要另外點燈補充照明。
這是我剛換中古屋的日常,在夏天,室內即使不開空調,仍可維持在自覺涼感的程度下工作,並將每小時耗電控制在0.03度電以下。然而,這一切不是從天而降,當初為降低建築降溫的成本,從有需求換屋時,就刻意針對座向、通風、遮蔭來作挑選,即使大半年過去,也持續針對每日的建築使用,尋求最有效率方式。
因工作的關係,近年在接觸幾位專家後,固然對於西曬屋如何降溫也略知一二,但當角色轉換,自己成為可以決定物件位址的業主,自知若能從第一步挑選物件就著手,後續的改善作法必定會事半功倍。
既要選涼感建築,西曬房是最早出局的選項。戶外有樹蔭、或已作深遮陽的物件,則分別考慮白天與下午的採光,與予折衝。
通風也是我四處看房時,最強調的重點。但在鄰近幾個老社區轉了幾月,我發現舊建築裡的通風路徑,被阻礙幾已成常態;此外,帶看的房仲往往一進門就旋開冷氣,就算應我的邀求開窗,也常被鄰宅的抽油煙機排風管內給逼回。房仲說那叫「炒菜香」,但我提醒那個現在是代表令人致病的PM2.5。
最後所選中的這間老宅,第一次走進梯間時,就能感受室內外的溫差所帶起的涼感。通風良好的梯間,如同一座通風塔般,將熱氣源源不斷帶到上方散去,連打開住宅鐵門,都能感覺到梯間的微風一併進入。
原屋主在北向外推的陽台設有雨遮,室內略顯陰暗,因此屋主在客廳裝有大量的照明燈具。長型的房間配置,讓位於屋尾的主臥房雖有大面窗台,但原屋主外推後陽台後,又再加裝深屋簷與鐵窗,明顯感覺悶濕,採光與客廳同樣不足。
即使如此,在經過多重考量下,仍決定買下老宅再作修繕,或能充份發揮被隱藏的涼感潛力。
善用隔間可提升空調冷房效率。 |
建築的涼感潛力
但即使大開通風之後,風向要貫穿整間房仍然不易,仍會需要搭配通風的設備。在主臥內的浴室中,我換上直流省電的排風扇,功能除了是抽取浴廁穢氣外,另也能讓原本單側開窗的主臥房,創造一進一出的通風路徑。現在只要設備一開啟,很明顯可以感受到換氣的效果。
恰如其分的設備輔助
首先必要的改造選項,是重建通風路徑。老宅本身呈現長形配置,且近乎全為單面開窗,本就通風不易。除非能在不影響結構、且大樓管理委員會同意的情況下,能在其他牆面開窗,使其室內產生對流。
此時由一樓盤級而上,舒適且涼爽的微風,就是我急需爭取的新風選項。原屋主所設有的兩道鐵門中,外層鐵門原設有紗窗的設計,後有一半以玻璃封死。接手老宅後我作的第一件事,就是請裝潢工班先將玻璃拆下,還原紗窗與鐵門結合的設計,並決定除非家裡噪音擾鄰,否則大多數時間只關第一道鐵門,第二道大門則維持開啟。
恰如其分的設備輔助
不過主臥另受限於鄰宅過於接近,連之前在裝潢時,好心的鄰居都可以站在她家陽台,直接出聲幫我拿意見。為怕家裡的小孩吵到鄰居,主臥窗戶全換成隔音窗,晚上到家後隔音窗均會關上,此時就要靠一台全熱交換器,將戶外夜晚涼爽的新鮮空氣引入,也能搭配變頻冷氣使用,降低外氣引入後,對於冷氣壓縮機的負荷。
全熱交換器可讓新鮮空氣進到室內,但不會造成變頻式空調太大負荷。 |
原屋主外推陽台加裝的鐵窗,在拆除後已能大量引入日光,白天足以讓客廳不需開燈,但卻也新增了東曬的問題。
由於過去看屋時沒有一早叨擾,因此東曬的問題是入住後才發現,如今夏季每日早上6點到10點,太陽就會從玻璃窗照進室內,雖可充份利用來晾衣,但帶進的熱能也不可小覷。目前正在詢價包括改換薄膜太陽能窗戶、加裝有外遮陽功能的兩用曬衣架,以及最簡單的是升級現有的玻璃隔熱係數,貼隔熱膜或換一片Low-E玻璃。
當然相關設備都作了之後,冷氣仍舊是城市住宅的必需品。家裡除了兩台變頻冷氣外,通常一過29℃,首先會開啟的是與熱泵熱水器結合的定頻冷氣,吹冷氣的同時,可以回收熱能製造熱水。待200公升的熱水製造完畢,再將熱泵關閉改開另一台變頻冷氣,也將使變頻冷氣的運轉壓力不會那麼大。
熱泵熱水器與水撲滿,住宅內會需要有空間可以存放。 |
家裡另外也新增一些拉門,會發熱的電器如電冰箱、微波爐等,本已全都集中到廚房,即可用隔門阻擋,讓其他空間的冷房效果持續。而在客廳內也另圍出一小空間,平時冷氣開啟時將拉門關上,至少可以減少三坪的冷房消耗,讓冷氣壓縮機的運轉能更有效率。
從老宅陽台往外望,各家的涼感設計也是各擅乾坤,有利用竹簾架在南向的陽台,也有決定犧牲日照而採用深遮簷的鐵架窗台。植栽也是經常被採用的形式,同樣具有外遮陽的效果,若能配合隔熱玻璃,涼感效果更顯著。附近的地標建築更直接仿造植物紋理,在外牆玻璃外整面加上木紋外遮陽結構,應較傳統耗能的玻璃帷幕建築節能不少。
在城市暖化的趨勢之下,如何將既有建築改造,升級成低能耗的涼感建築,已成為許多城市的必要施政課題。在台灣,要如何再增加更多誘因與降低改造的門檻,讓每一位城市居民,都願意透過個別的改造,使得整體社會得到助益,或許是另一種前瞻考量,為下一世代的公平正義而準備。
廚房是家裡熱源的來源,開啟空調時,可將其隔離在非冷房的空間中。 |
- 節能宅的市場挑戰 張楊乾 2016/12/19
- 節能綠裝潢 挑戰夏月用電120度 張楊乾 2012/4/15
- 節能修繕若抵稅 台灣住家更節能 樊雯 2008/4/2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