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1日 星期五

市民如何參與能源轉型? 聽聽法國南特副市長的經驗談(上)

"儘管一般市民多從個人角度想像未來的能源解決方案,但只要集結所有努力,一樣具備降低氣候變遷衝擊的龐大潛力。"
圖:南特都會區的能源轉型大辯論Logo (來源: 能源轉型大辯論文件)

 文/林綉娟(台達荷蘭環境獎學金得主)

 近年「公民參與」在台灣公共事務領域成為熱門名詞,從「公民咖啡館」、「參與式預算」到「公民憲改運動」,皆感受到民眾翻轉傳統由上而下決策系統與權力結構的強大動力,進而帶動各種社會議題的討論,促成多方對話的可能性。

 十月中,法國在台協會跟開放文化基金會邀請南特(Nantes)副市長Bassem Asseh來台,分享推動公民參與城市治理的經驗,並以進行中的「能源轉型大辯論」(Le Grand Débat)解釋政府如何延伸溝通觸角,邀請更多市民討論公共事務。

舉辦半年辯論,共同想像能源轉型

 南特是位於法國西北方的河港城市,2004年曾被《TIME》(時代雜誌)評為歐洲最適合居住城市。不過1980年代造船業外移後,如何度過產業轉型挑戰成為最大課題,藉由20年前逐步推動的文化與藝術產業政策,才慢慢改變當地風貌。

 現任市長Johanna Rolland在2014年競選期間,開始主打「開放政府」跟「市民參與」等主張,連政見內容都邀請市民共同研擬,替南特開啟了新一輪的城市治理時代。

 上任後,她先在去年召開「羅亞爾河大辯論」,邀請市民想像如何發揚南特生活風格、讓人更親近羅亞爾河的政策作法。最後吸引四萬位市民參與,合計收到4000份提案,再經議會評選出30份可行提案推動。

 呼應當代最重要的氣候變遷議題,2016年9月,南特首度以非國家層級的組織為對象召開第一屆「Climate Chance會議」,廣邀各國產業專家、地方政府、非營利機構、協會等代表,到南特交流氣候變遷。

 不僅如此,南特目前還在進行長達半年的能源轉型大辯論,從今年9月13日直到明年的3月31日,廣邀市民參與討論與提案過程,希望把《巴黎協定》的國際減碳願景,轉為該市可具體落實的在地行動。

 事實上,南特的能源轉型早就啟動了。過去幾年,羅亞爾河下游省份(Pays de la Loire)的再生能源顯著成長,2008-2012年該區再生能源發電量增加41%、產熱量更增加61%。南特都會區則提出2030年前達成人均排碳量減半(跟1990年水準相較)的目標,並打算在2020年前,市內一半的社會住宅暖氣設備都來自再生能源。

引發討論之餘,也要建立節能意識

 透過辯論,一方面使氣候變遷跟能源轉型的倡議組織增加曝光度,讓平常不容易親近能源對話的人們獲得更多資訊管道。二來,南特市政府除了用各式媒材宣傳,也刻意接觸平常不上網、不同教育程度、跟不同收入水準的市民們。

 比方說,市府直接跟學校合作播映能源轉型的宣導動畫,內容是問幾個簡單問題,再提供簡單的答案。Asseh提醒,倘若只將影片放上網、開放點閱,很容易忽略不習慣上網的群眾,因此透過學校等管道有其必要。況且,不少孩子比家長更注意細節,看過影片後反而會提醒家長出門記得關電源。

 除引發討論,辯論活動也想帶激發市民的節能意識。南特市政府提供了許多日常節能方法,從建築節能的改造建議到財務補助等都有。鼓勵市民挑戰每月減少一成能源使用量的目標,第一個月達標後,可繼續挑戰第二、三、四個月,不斷延續下去。

 「少用一成,聽起來好像不算什麼,」但Asseh強調,對經濟收入不高的家庭來說,這可是重要誘因!過去五年,南特有超過700戶參與這類節能挑戰,2014~2015年參與競賽的230戶,平均節省了12%的能源消耗,相當於每戶每年省下200歐元(約台幣7000元)能源支出。

 至於進行中的能源轉型辯論,主要環繞在四個主題:生活方式轉變、地景跟能源新用途、獲取能源管道、創新及就業機會。四大主題下囊括24個分類焦點,依序討論城市現況、未來目標、建議改善等。比如,現階段南特跟再生能源相關的就業機會有多少?能源轉型帶動的經濟跟創新可以如何塑造未來工作面貌?
  
圖:南特能源轉型大辯論分成四個核心問題跟24個分類焦點 (來源: 能源轉型大辯論文件)
 誠如Asseh所說,儘管一般市民多從個人角度想像未來的能源解決方案,但只要集結所有努力,一樣具備降低氣候變遷衝擊的龐大潛力。(續下篇
【作者簡介】
林綉娟,美國德州大學環境工程與水資源碩士與荷蘭萊頓大學工業生態學碩士畢業,台達荷蘭獎學金得主。碩士研究為循環經濟框架下阿姆斯特丹2050年銅金屬都市採礦潛力評估。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