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0日 星期三

沈澱±2℃的長考

 文/陳昭倫(紐西蘭梅西大學艾倫威爾森分子生態與演化研究中心訪問教授/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2℃」這部片子的放映引起了台灣社會ㄧ陣討論,有正面給予陳文茜小姐的掌聲,讚許她能匯集社會企業精英的力量,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收集這麼多的資訊與資源,以喚起台灣對氣候變遷這樣嚴重災難的覺醒。然而,有更多的聲音,大多來自長期關注台灣環保議題的朋友,不管是因為好還要更好的批判,還是針對引用的科學數據的正確與否,或是挑戰陳文茜小姐之前的政治評論的立場,提出相當多的討論與指正。


 這樣的波瀾,對於在國外進修同時觀察這樣ㄧ個環境議題的科學從業人員而言,除了百感交集,也對參與協助影片拍攝的中研院環變中心的同仁感到不捨。更希望在沸沸揚揚兩星期之後,提出ㄧ些對科學證據的想法和給個簡單的事實,希望所有關心氣候變遷對台灣影響的朋友,能夠從此攜手前進。

科學語言 不易表達
 科學研究本身就是ㄧ門非常複雜的學問,更遑論將科學研究的結果,用ㄧ般民眾聽得懂語言表達的困難度;而且在翻譯科學語言時,更常因使用的背景不同而發生錯誤。科學研究是ㄧ個經過觀察、提出假說、驗證、結果然後進行討論和推論的過程。其中「對照組」和「實驗組」的設立對於結果的推論相形重要,但是有很多的觀察實驗是無法有對照組的設置。

 例如,氣候變遷的研究,我們只能從歷史的資料,包括過去地球的自然演化史、工業革命以來的大氣、海洋和土壤等等狀況,蒐集長期的資料作趨勢的分析。這些都必須在嚴格的假說之下,才能成立的「實驗組」。可惜,我們沒有另外的ㄧ個沒有工業革命發生過的地球,能夠提供給我們作「對照組」的實驗;因此,所有的資料蒐集必須是長期的,但都經過嚴格統計分析來佐證。只是這些研究,仍都必須忍受統計上的誤差和模式預測上的不準確性,更何況根據這些分析後的推論的真實與否,我們沒有辦法乘坐時光機器回到過去,驗證我們的推論。這些問題,也就造成科學家在數據解釋上的保守性與不確定性。

同儕審查 漫長艱難
 不僅如此,科學家之間有所謂的「同儕審查」(peer-review)的制度,來再次確認資料的可信度。當然啦!不同科學家之間有不同的見解和學說,良性的競爭是推動科學進步的動力。然而,要提出ㄧ個能夠撼動世界的想法或是理論,必須把資料發表在由世界最頂尖的科學家所審查過的雜誌之後,這樣在全球討論才能有根據。但是這樣的發表路程,通常是漫長和艱難的,且通常等文章發表之後,許多的事件早以過了好ㄧ陣子。

 這就是氣候變遷研究上的難處,也是全球氣候變遷小組IPPC所遭遇的問題。可是,科學家都已盡力在做。相關氣候變遷科學研究,不管在台灣或在國際上都有許多的資料存在,在「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或是與氣候變遷等國際學術期刊上,都有相當多的訊息可供參考。在環境電子報3月8日的論壇的ㄧ篇文章,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已提供相多的連結可供參考。

 雖然身為ㄧ位科學研究人員,科學研究不是我這篇文章想要談的重點。我想舉幾個簡單的「事實」(fact)給大家參考。這些簡單觀察到的事實並不需要太複雜的科學來印證。只希望大家看了之後,利用自己的判斷去結論你的想法。

 第一,我們全球每年排放到大氣層的二氧化碳約80到90億噸左右,這是個簡單統計數字而已。

 第二,自1960年開始至今,大氣二氧化碳大約增加30%左右,這也是ㄧ個簡單的統計數字。

 第三,利用超過上千支溫度計在世界各地量測地球的溫度告訴我們,過去這十年是有溫度計發明以來,最熱的十年。

 這不是什麼複雜精密的儀器分析。這都幾個簡單的數字,是不是已告訴我們地球的確出了些問題了嗎?而這些數字的增加是不是跟我們人類的活動有關係呢?如果有的話,我們是不是應該採取ㄧ些「預警措施」,避免事情變得更糟糕到無法挽回的地步呢?

預警措施 避免萬一
 人類其實是很會採取預警措施的ㄧ群動物。身體不舒服、發燒、流鼻水知道要去看醫生,當碰到ㄧ些無法解決的心理問題會去問神明、算命、張老師心理諮商,碰到有糾紛時,都還要找律師解決,不是嗎?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小時候爸媽都不要讓我們去河邊或是海邊玩水,並嚇我們說有水鬼會抓替身等等。這就是根據經驗法則所採取的預警措施,因為根據幾個事實的研判,小孩在水邊容易會發生危險。

 同樣的道理,如果我現在告訴你,今日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當量濃度約在390ppm,當地球的均溫再這樣無限制的排放溫室氣體(這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和含氮化合物)的話,當大氣二氧化碳當量濃度超過科學家保守估計的450ppm的時候,增加攝氏2度時,我們的小孩就會有生命危險時,我們要不要採取預警措施呢?我們要不要想盡所有的辦法呢?我想你心中早就有答案,不是嗎?

 要不要去改變就只有你可以去選擇,而「±2℃」這部片,只是告訴台灣所有民眾這樣ㄧ個簡單的事實。至於科學的部份,更需要大量的投資、研究、人力,特別是年輕ㄧ代的「地球醫生博士」( Dr. of Earth)的培養與前撲後繼的投入,才是台灣最缺乏的。

 行文至此,有關於「±2℃」這部片子在科學數字引用或是撰述上的錯誤紛紛擾擾,就讓科學回歸科學的論證。身為科學家的我希望有兩個相同的結果:ㄧ是在本世紀末的人們能夠因為我們的預警措施採取的正確,讓地球不再增溫, 而或是告訴我說「陳教授,你錯了,根本沒有氣候變遷這回事」,這都能保留住我眼前這ㄧ片的美麗。而至於地球公民的我,多走路、少開車、拒喝瓶裝水、出門自備餐具、努力蔬食和繼續演講告訴更多更多的人有關氣候變遷的事實等等,都是讓每天朝陽升起、微風輕拂、蟲鳴鳥語、碧海藍天留給未來的發願。

【延伸閱讀】
±2℃ 爭議點剖析》張楊乾 8-Mar-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無視正負2度C爭議!網友:喚起抗暖化意識較重要》達摩傳媒 8-Mar-10 BlogAds Newsletter

6 則留言:

Emma 提到...

陳昭倫教授:
感謝您挺身直言.

彭啟明 提到...

這問題不在於教授及研究單位身上
而是在於製作團隊過於倉促
用過於簡單及簡化方式描述

如果把文稿及影片先給研究群看過
絕對會有不一樣的方式

您看看高爾不願面對真相 他可是很努力的讀很多書

但製作團隊恐怕忽略一些重要元素
加上新聞操作很擅長 才會讓我們高期待 高失望

陳昭倫 提到...

我的想法跟彭主播的看法不太ㄧ樣

1. 我們對台灣社會的「科學」素養祈求太高了。台灣其實只有「科技」(technology)教育,沒有「科學」(science)教育的落實。氣候變遷所以涉及的範疇都是「自然科學」的部份,凡舉大氣、海洋、地質、地理、物理、化學、生態與生物多樣性等,都是和氣候變遷有關係的科學。很可惜在台灣,這些學科都是被歸於冷門的科系。因此自自然然的整個社會對於「科學」的認知是很淺碟的。就以「氣象」和「氣候」這兩個就搞死人,不是嗎?

2. 高爾不ㄧ樣,高爾要面對的是ㄧ個科學相當發答的國家,雖然民眾的素養可能也不高,但是整體而言,還是比起台灣來得好。可是,他還是ㄧ樣被批的滿頭包!不是嗎?

3. 因此,我不是參與製作的人,但是我很佩服參與的汪中和老師,因為科學人與媒體人之間的落差之大,除非你是有交手經驗的人之外,很少人會了解。這也是很多研究人員,多躲的遠遠的。我自己和媒體朋友合作過很多議題,有太多的經驗告訴我因為整體「科學」素養的差異,常常發生出錯的狀況。汪老師能夠這樣撩下去,很不容易。只希望他不要被嚇到。科學家要勇敢的走出來,告訴民眾!

4.所以,沒錯所有的批評、指正甚至是無理性的臆測都是這部片子應該接受的。只是,我在想,這不就ㄧ個沒有辦法作「對照組」的實驗嗎?我是說,換成你或是我,我們有多少的機會在同樣的時間之內,做出這樣的「實驗組」呢?

5.至少到目前為止,我還沒看到主流媒體上有skeptical(懷疑的)的論調出現。不像在澳洲,光跟這些媒體搞,就累死科學家了!


所以,我原本就沒有什麼期待,因此還蠻正面的。

重點是:工作才要開始...Let's doing it. Dr. of Earth....

Emma 提到...

TO 阿乾:
全球首富 比爾蓋茲:我的願望,是發明零碳能源
(天下雜誌99年3月報導)
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id=40393

原始出處 2010 TED
http://www.ted.com/talks/bill_gates.html

彭啟明 提到...

我懂陳老師的意思

我的背景是從學術走到媒體去
而且我本身過去做的就是全球暖化相關議題
對於此有一定瞭解
當大家去批評媒體問題時 也該去思考科普傳達的概念

我也佩服汪中和老師願意犧牲時間去教導媒體來告知大眾

但要把科學知識轉化為大眾議題 本身就有一定難度 這需要媒體及科學家相互激盪

文茜的節目 我看了很多
我認為有很多內容有待商榷 例如他常常把很多氣象事件都推到暖化上 過於簡單
有時候也把許多科學議題簡化得太厲害

高爾最少把科學議題轉化中還比較趨於原味

如果正負兩度c團隊能夠認真一點
時間能充裕一些把文稿給學者過目
或許就不會這樣

台灣社會對這部片的意見 這是一件好事
大家開始重視這議題 因為在政治紛擾很重的台灣 如果多一點對本土的關懷 未嘗不是好事

也期待未來還有更多更好的片子

陳昭倫 提到...

我想接下來要借由ㄧ些發聲的管道,把ㄧ些正確的資訊傳播出去。
例如,利用彭主播的專業和已是媒體人的機會,把正確的知識傳達到大眾可以接收捯的管道。

只是,我很擔心的是當這波的關心冷卻後,民眾、政府都冷掉。而今年的災難再來時,民眾的安危來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