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6日 星期五

氣候變遷下 農民成祭品


 文/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數位媒體企劃專員)
 圖/Flickr創用分享by earl258 (CC BY-NC 2.0)

 月的台灣,除了颱風來的那幾天外,幾乎都是籠罩在暖暖的秋陽下。這個時節,也正是台灣二期稻作開花之時,如果開花授粉作的好,今年二期作應該也會和一期作般,會再有一次大豐收。

 不過,隨著極端氣候發生的頻率增加,農業學者卻擔心,台灣農民血本無歸的機率,在未來恐怕是會愈來愈高。

 九月二十六日,台灣召開了一場氣候變遷與糧食生產因應的研討會。台大農藝系教授盧虎生在會中就指出,暖化後導致極端氣候益發頻繁,對於七八月開花的一期稻,以及九十月開花的二期稻,都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熱浪影響稔實 豪雨打壞農作
 他指出,台灣現在所種的稉稻(蓬來米),只要是開花時遇到攝氏33度以上的高溫,稔實率將由八成降至三成。此外,他也舉去年的二期稻作為例,指農民所受的上億災損,就是極端氣候造成的結果,而他很擔心這樣的狀況會一再重演。

 農糧署糧食產業組科長蘇宗振,則是在會中就暖化對糧食作物的影響,代表政府作出報告。他指出溫度升高、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極端氣候頻繁及水資源分配不均,是暖化後對台灣糧食作物的主要威脅。他舉例說,這些年的幾次暖冬,就讓不少農民選擇提早播種,結果反而在初春時遭受寒害,因此如何建立一反應機制甚為重要。

 蘇宗振說,政府確有必要加強研發農作物的防護技術,並推廣給農民使用。此外,他也強調選育優良及抗耐品種,以適應新的暖化環境,也是目前政府因應的對策。

 不過,政府反應的速度,卻讓不少學者覺得顢頇。

缺乏整體規劃 問題恐無休止
 曾任農委會副主委的台大農經系教授林國慶就認為,政府現在對暖化提出的因應措施,多半還停在以前活化休耕地等規劃,似乎看不出對暖化的針對性。而經常參與國際糧食會議的盧虎生則直言,相較於他國政府,台灣似乎都只有零星的政策,沒有一套整體的因應規劃。

 盧虎生指出,未來糧食生產的風險將愈來愈大,現有的糧食供應關係也可能翻轉,甚至可能熱帶國家反需仰賴溫帶國家的糧食進口。他希望政府這方面能儘速正視暖化對台灣糧食生產的影響,民間也應該加重力道,讓政府了解問題的嚴重性。

 去年底聖帕、韋帕及柯羅莎等颱風,相繼在夏秋之際襲台,造成全台二十二億的農業損失(中時電子報 08-Oct-07),同樣的慘況只怕又會在今年秋天重演。政府要如何從這樣的教訓中學到經驗並擬定對策,讓看天吃飯的農民,面對氣候變遷不再只能束手無策,將會是執政者展現真正價值的地方。

【參考資料】
中時電子報 08-Oct-07《颱風農損近8億 稻蕉柿最慘》朱立群報導

【延伸閱讀】
災難常態化 衝擊台灣糧食安全》朱淑娟、張楊乾 25-Jun-08 低碳生活部落格
地球暖化 加劇全球糧荒》張楊乾 3-May-08 低碳生活部落格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