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環保駕訓班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環保駕訓班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6月9日 星期二

從開車看交往?──日本環保駕駛人建議總整理

 (Source: ECO Driver )


文/宋竑廣 (文字工作者)

    經過前兩篇對於日本的汽車燃油經濟性、「燃費」(km/L、每公升汽油的行走公里數)的介紹,讀者們應該會感受到,不良的駕駛習慣將會拉低油耗效率;而提高實際燃費有三大好處:省錢、節能減碳,與減少交通意外。以下是日本汽車工業協會整理的十項環保駕駛要點

    一、溫和地發動汽車。穩穩地踩油門,在最初的五秒內,控制在時速20公里的程度,如此燃費能改善10%。

    二、避免加速減速,當頻繁地加速減速時,在市區道路燃費會惡化2%,在郊外會惡化6%。

2015年5月14日 星期四

影響日本汽車燃油經濟性的因素

圖:汽車剛啟動上路時,屬於暖機階段,每行駛一公里所消耗的油會比較多。暖機後就會下降了。(出處:乘用車的燃費:日本自動車工業會)

文/宋竑廣 (文字工作者)

    在上一回的「日本的汽車燃油經濟性」裡,行文一直使用日本專用名詞燃費來稱呼汽車燃油的經濟效率,有讀者反應為何不直接翻成中文就好。主要是因為汽車燃油經濟性在世界各國並不一致,在日本是每公升汽油能走幾公里(km/l),數值越高越好,但在歐洲的話,是每一百公里需要幾公升汽油,數值則是越低越好,為避免概念混亂,還是請大家習慣「燃費」這個字眼,請多海涵。

    那麼繼續介紹,各種背景因素對燃費的影響。季節,在不同月份,由於氣溫不同,影響到駕駛人使用冷暖氣的不同情境,對燃費會造成 10%左右的變動;由於春秋兩季的氣溫最為舒適(在日本是攝氏15~20度)而不需空調,因此在這兩個季節裡燃費也相對較低;反之冬夏較高,(在日本)冬天又比夏天高,不過這裡因為日本比台灣緯度高,在台灣不見得成立。

2015年4月14日 星期二

學習汽車節能的利器:日本的汽車燃油經濟性

"就好像泡麵封面常標註「照片僅供參考」一般,駕駛人常常發現自己的駕駛經驗跟名目燃費不見得一致,「即便是同款車輛,每個人的實際燃費,有很大的差異,名目燃費只是一項標準。」"
圖:日本環境省 ECO Driver 網站上的海報圖示。

文/宋竑廣 (文字工作者)

    關於汽車如何省油,就算是沒有開車的人,大概也想像得到。急煞車、急加速等行為,會比較耗油。可是,就好像先前介紹日本節水之道一樣,知道避免漏水是一回事,漏多少是另一回事;因此在日本環境省推廣的「ECO DRIVER」裡,針對日文稱為「燃費」的汽車燃油經濟性(以下稱為燃費)有簡明扼要的說明,能讓駕駛人精確地知道不良駕駛方式有多麼耗能。

    所謂汽車燃油經濟性,「指機動車輛使用單位容量燃料(汽油、輕油等)可行走的距離,也可以說是一定距離下耗費多少燃料才能完成的一項指標。」(註 1)依環境省引用的日本汽車工會資料,寫成(km/l)、公里/公升,意即每公升能走幾公里的意思,可想而知數值越大效率越好、越節能。

2009年7月24日 星期五

油價漲聲再起 省油達人授絕招

 文/龐德(News98電台汽車俱樂部主持人)

 價再度上揚,眼見去年中我加滿一桶油索價兩千五百多元的惡夢,又快到來。此時的心情實在非常微妙:油價變貴了,馬上對經濟造成壓力,當然是令人沮喪;但此時我心中卻也有一些些開心,覺得這下子大家又會再度開始想法子省油了。

2009年2月23日 星期一

瓦斯車減碳 騙局一場?

 文/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數位媒體企劃專員;本文收錄於《低碳生活的24堂課》)

 合報在上周報導,由於民眾反應冷淡,因此政府打算取消補助一般民眾,將私有車輛改裝成瓦斯車。而在政府的報告中也發現,原來號稱改裝後會更環保的瓦斯車,實測下污染物碳氫化合物(HC)不減反增,氮氧化物(NOx)更較改裝前增加173%(*1)

 我把車改成瓦斯車也快一年了,當初因車齡過高並不符補助資格,所以我改裝著眼點,全在瓦斯車的減碳效應上。過去幾個月來,只要每加滿一桶瓦斯,我就會開始計算里程數能跑多遠,並把它換算成每公里的碳排放量,想測看看瓦斯車究竟有多減碳。

2009年1月9日 星期五

美規車主的環保難題


 文/龐德(News98電台汽車俱樂部主持人)
 圖/Flickr創用分享(steelcityuk上傳)

 灣在1990-1998年期間,進口了許多所謂的”美規車”,在市場上也一度被當做銷售的優勢,如美規保險桿,美規安全配備等。實際上去比較確實會發現,這些原本銷售美國本土的進口車,或是在美國國內生產的汽車,與歐系或日系的車是有些不一樣,如加厚緩衝的儀表板總成,厚實的保險桿以及豐富的車內配備等。但是除此之外,他們還有一些重大差異,是直到車輛逐漸老化之後,才會令車主注意到並困擾車主不休的。

2009年1月5日 星期一

鼓勵換車減碳 方案為德不卒

 文/郭守穗(警察大學汽車學教授)
 圖/Flickr創用共享(網友mcedwards上傳)

 2005年是國內汽車銷售量的高峰,達51萬多輛,自此開始如雲霄飛車般的急速下滑,2006年跌到36萬輛,2007年不到32萬輛,而2008年更是慘兮兮,1到11月只買出21萬多輛,估計整年將很難超過23萬輛。

2008年11月10日 星期一

毒車與毒奶 都應務實面對

 文/龐德(News98電台汽車俱樂部主持人)
 圖/destro Flickr創用分享, CC BY-NC-ND 2.0

 個月來,毒奶事件持續延燒,連我最愛吃的孔雀餅乾,也被驗出有害人體的食品添加劑下架。日前正巧在一場朋友聚會中,遇到一位食品業的大老闆及幾位讀化工與食品營養的朋友,我趕緊逮著機會跟他們請教一番。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車市世代交替 買車多添疑慮

文/龐德(News98電台汽車俱樂部主持人)
圖/Flickr創用分享by pedrosimoes7 (CC BY 2.0)

新的統計數字顯示,今年全台新車掛牌數字再創新低,預估全台新車掛牌數量,應該不超過25萬輛。相較於1994年,全台曾經創下掛牌57萬輛餘輛的歷史記錄,今年的銷量只有一半不到。

影響新車銷售量高低的原因很多,包括政治經濟狀態、能源枯竭話題被挑起、節能減碳議題被重視、以及油價等原因。但是其中還有一項因素,是龐德特別注意到的。

2008年9月22日 星期一

抓龜速車 減碳開倒車


 文字/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數位媒體企劃專員)
 影像/新科學人雜誌YouTube頻道車流塞車實驗

 922國際無車日前夕,台灣卻蹦出一條關於龜速車的新聞。因為有民眾向報社投訴,他在高速公路已開到時速98公里,卻仍被國道警察以慢速車佔用內線道為由,開了一張三千元的紅單,這讓他覺得政府此舉根本是在搶錢(聯合報 21-Sep-08)

 此事在台灣各大網路的討論區,引發了不少的討論,但大部份的網友,幾乎是同仇敵慨地抨擊龜速車主。網友們紛紛指責龜速車是造成國道壅塞的元兇,甚至是增加國道肇事率的隱形殺手;也有人認為如果不是路上有這麼多龜速車擋道,許多人在下班後都可以早點回家,享受天倫之樂。

2008年8月29日 星期五

引擎燈亮 污染加量

 文/龐德(News98電台汽車俱樂部主持人)
圖/龐德提供及Flickr分享 

前化油器的時代,車子儀表板上沒有所謂的 "Engine Check”燈,車主唯有從故障的徵兆出現且嚴重感覺到時,才能知道車子出了問題。自從汽車引擎電腦化以後,儀表板上開始出現了一個除機油燈、發電機燈外的橘色 "Engine Check”燈,當它亮起時,車主常常只會認為是引擎出了問題,這其實只對了一半。

2008年8月15日 星期五

好駕駛習慣 年省千把塊

 文/鄭榮和(台灣大學機械系FORMOSUN先進動力研究中心指導教授)
圖/Flickr創用分享by Chrysaora (CC BY-SA 2.0)

陣子油價飆漲,很多汽車駕駛都改騎機車,雖省了一些汽油,但卻增加了都市內的空氣污染。也有人乾脆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既省油又降低排放。不過,買車不開也算浪費資源,因為製造車輛也要使用大量能源。

那不買車不就得了?可是如果更多的人加入這個行列,經濟會更不景氣,最近車市每況愈下,已經造成車廠裁員或強迫休假的窘境。當然,經濟的狀況是每個人消費選擇、政府政策介入與調控以及全球化互相影響的結果總和,所以煩惱歸煩惱,景氣或不景氣,環環相扣,不是少數人可以真正改變的。


2008年8月4日 星期一

愛地球 車速別超過90公里

文/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數位媒體企劃專員;本文收錄於《低碳生活的24堂課》)
圖/Flickr共享by amylena (CC BY-NC-ND 2.0)

還在唸大學時,就已先用買機車的預算,購置一輛二手小客車當交通工具。在那個還不用擔心落髮的年紀,我就和一般年輕人一樣喜歡開快車,且只要飆上那時剛開通的國道三號,嘴裏總不時會抱怨怎麼這麼大條的路,速限卻只有110公里。

結果,不到十年,我的駕駛習慣卻已作出重大改變。過去我總喜歡超人家的車,但現在反倒都乖乖地跟著前方車輛,時速並保持在90-100公里之間。且現在當別的車從我車旁呼嘯而過時,我內心也不再會被激起一較高下的火花,取而代之的,是以很平靜的眼神凝望著他們,希望他們下一個小時在掏錢加油時,心情也會很好。


2008年7月25日 星期五

除了反怠速 我們還能做什麼?

文/龐德(NEWS98電台汽車俱樂部節目主持人)
圖/Flickr創用分享 by gmeurope (CC BY-NC-ND 2.0)

來大家都在談節能減碳,燃燒石油排放廢氣的汽機車,首當其衝成為被檢討的對象,而其中最令人注目的莫過於部份縣市政府的反怠速政策。反怠速這個動作,不僅改變車主的用車習慣,也會增加車輛部份零組件的消耗,但引擎熄火當然也就不燒油也不排碳,故反怠速政策絕對是所有用車人必需花心思去瞭解的。

但是我也覺得,主管機關實在枉費了許許多多民眾的期待,特別是在針對汽機車所造成的空氣污染上。


2008年6月30日 星期一

節能減碳的開車省油策略

 文/郭守穗(警察大學汽車學教授)
 圖/flickr 創用分享

 應高油價的最佳策略就是開源節流,但開源不太容易作到,開車族可努力的就是節流,節省油料的消耗。以下是幾點我認為可以辦到的開車省油策略。

 首先探討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什麼開高速公路會比在市區行車省油?

2008年6月18日 星期三

停車不熄火 每21秒燒掉1雙免洗筷

 文/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數位媒體企劃專員)
 圖/台南市政府環保局宣導海報

 南市政府自今年元月起,嚴格取締開車民眾超過3分鐘的停車惰轉行為,至六月中為止共稽查過上萬車次,並已開出11張罰單。不過,國外城市如西雅圖等,卻早訂有車輛惰轉30秒即應熄火的規範,網路上甚至流傳其實惰轉10秒鐘就應熄火的文章。

 究竟車輛怠速多久應熄火,才是最省油、經濟及環保的作法?為解答此一疑惑,台達基金會找來了台大先進動力研究中心的學生,共同組成了實驗團隊,嘗試找出汽機車最適當的熄火時間。


2008年6月3日 星期二

一位瓦斯車主的告白

 文.圖/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數位媒體企劃專員;本文收錄於《低碳生活的24堂課》)

 「你的車會不會爆炸啊?」

 這句話是我把車改成油氣雙燃料車後,十個朋友中有九個會問我的問題。在今年四月的時候,我把家裏那輛跑了五年的VIOS,拿去改成瓦斯車,改裝的原因既是為省荷包,當然也為了減碳,在我仍無法負擔油電混合車高車價的前提下,以少許投資讓愛車也為抗暖化作出改變。

 沒想到,改裝後很少得到乘客的掌聲,倒是聽到不少質疑。


2008年5月30日 星期五

再不節能 地球變金星


 文/鄭榮和(台灣大學機械系FORMOSUN先進研究動力中心指導教授)
 圖/Flickr創用分享

 2008年5月27日星期二晚上九點多離開工廠,回家的路上一下子就塞在辛亥隧道內,心想前方是否發生車禍。就這樣磨磨蹬蹬了許久,終於出了隧道,才瞭解原來是前方的加油站,大排長龍等候加油的車陣堵住了整條馬路與隧道。頓時間以為自己老年癡呆了,不知今夕何夕。這個加油站每逢星期三會有每公升2元的降價,所以我通常會繞道回家,以避開嚴重的塞車。可是今天才星期二啊,不是嗎?回到家老婆告訴我,今天下午行政院突然宣布午夜起汽油價每公升漲 3.9元,根據新聞報導,全國各地加油站都出現前所未有的車潮,造成嚴重交通癱瘓。我想真是幸運,如果是七點多下班回家,可能會塞到抓狂。


2008年5月22日 星期四

別怕陌生人 共乘對抗高油價

 文/羅新衡、高紹惠(工研院能環所能環政策與推廣技術組)
 圖/Flickr 創用分享

 球石油剩餘產能不足,油價攀升勢如破竹,紐約商交所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履創歷史新高。面對國際油價高漲的趨勢,個人及政府在節約石油使用方面,必須積極尋求因應之道。

 綜觀國內部門別耗能情形(如表1所示),運輸部門耗能之成長幅度相當可觀,能源消費從民國75年之5.1百萬公秉油當量,成長至95年16.7百萬公秉油當量,成長速度非常驚人。國際能源總署(IEA)亦指出,至2020年時,全球交通運輸將超越所有其它項目,成為最大的能源消耗項目。因此,交通運輸用油之減量,便成為節約用油之一項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