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6日 星期一

威尼斯物語:高漲的水都、緩慢的摩西計畫

"事實上,只要洪水情況不太嚴重,不少店家還是照樣開店、服務客人。經過長年被淹的訓練,威尼斯人儼然發展出一套獨特的生活哲學,面對水患依舊保持從容。"
(圖片出處:Mariordo from WikiCC BY-SA 4.0

文/趙偉婷(巴黎政治學院博士生)

 201810月底,一波低壓氣旋挾帶強風及豐沛雨量席捲義大利,氣象頻道The Weather Channel報告,全義約半數區域受到影響,政府共接獲超過7000通求救電話。而當中受創最重的城市,莫過於享有「水都」盛名、每年吸引逾200萬觀光客造訪的威尼斯。

 據統計,1029日和30日兩天,威尼斯最高水位上升到156公分,全市約有77%面積泡在水裡,市中心最低窪的聖馬可廣場 (Piazza San Marco) 更水深及腰此是該城自2008年以來最嚴重的水患,儼然是名副其實的「水都」,只不過,這一點都不浪漫。




不想滅頂,「摩西計畫」橫空出世


 義大利文Acqua alta à Venise的意思是「高水位的威尼斯」,專門形容威尼斯常淹水的景象。對當地人來說,淹水已是家常便飯。網路上時常可看到,威尼斯人如何涉水逛街、用餐奏樂的苦中作樂畫面。

 事實上,威尼斯在下沈,早就不是新聞了,主因是它的地理環境位處潟湖沙洲,古威尼斯人在鬆軟的沙地打木樁,蓋起一棟棟華美的石造建築,隨著重量增加,加上鄰近工業區超抽地下水,使得這座古城逐漸沈入汪洋大海。到了近代,氣候變遷所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及極端天氣,又讓此問題雪上加霜。每逢潟湖漲潮、海風增強、或遭遇高密度降雨,威尼斯就可能淹水。最常發生於每年的秋季1011),次發於春季342006年,威尼斯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 認定為高度受氣候變遷威脅的人類文化遺產。

 為適應這番無奈事實,當地人發展出一套水位測量與淹水面積對照表,一般而言,水位高於90公分就會面臨淹水,到了100公分,全市會有5範圍被淹,如果突破140公分,全市將有一半泡在水裡。

淹水情形不太嚴重時,遊客仍可踩著架高的便道繼續觀光,但這次連最熱鬧的聖馬克廣場都被迫關閉。(圖片來源

 1966年,威尼斯經歷了一次世紀大淹水,當時水位高達190公分,憂心家鄉有一天將沉入海中,不久,威尼斯當局提出一套號稱世界規模最大、也最複雜的防洪工程:摩西計畫  (M.O.S.E. project)!主要概念是在瀉湖外圍的三個出海口,建造78道可開關的水閘門,一旦水位上升超過110公分,系統就會灌滿空氣、讓閘門浮出水面,形成一道道擋水牆,每道閘門的尺寸都像座足球場那麼大。


一延再延,15年還沒蓋完


可想而知,如此浩大工程不僅要價不斐,技術難度更不易克服。因此直到2003年,摩西計畫才開始動工,但至今飽受工程延宕、預算一再追加、貪污舞弊等醜聞困擾。

:摩西計畫運作示意圖。(圖片來源
右:閘門施工現況。(圖片來源:Chris 73 from WikiCC BY-SA 3.0

剛開始,摩西計畫預計2011年就能啟用,結果因工程太複雜,完工日期從2011年延到2015年,之後又延到2017年,最新預測是2022年,總預算也從一開始的15億歐元,倍增到55億歐元。另外,2014年在位的市長Giorgio Orsoni,便連同30位相關人士被指控貪污、收取不法獻金和逃稅。

更困擾的是,由於施工期過長,部分設備還沒啟用、就面臨老舊問題,預測能用100年的閘門,不但因海水鹽份加快生鏽速度,水下結構還有甲殼類生物附著。經過諸多紛擾,當地居民對此計畫多半不樂觀,更不斷有公民組織提出反對,擔心海平面上升速度過快,即便完工也只能阻擋約30年的洪水。

 趁這次淹水災情躍上媒體版面,威尼斯政府大聲重提摩西計畫,表示工程進度已完成9293%。然而,此舉又引來反對團體質疑,認為該工程無法保護威尼斯,花費鉅資打造的巨型閘門,有朝一日可能變成大型海飄垃圾。當地媒體指出,2010年後外圍Murazzi堤防的加固和蓄水池工程,對這次強風引起的海水倒灌有發生作用,不但成本較低、也可快速完成,可行性與實用性都高於延宕多年的摩西計畫。

1966年威尼斯大淹水畫面,水位一度高達190公分。(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激發「調適」力,自製防災APP


 話說回來,既然淹水擋不住、防洪工程又曠日廢時,那乾脆學習如何適應它吧!

 目前,民眾除了可上Venise1.com網站查詢水情資訊,威尼斯政府還提供一款APP:   WVF    (Water on the Venetian Floor),方便遊客查看即時潮汐、市內各區的水位高度、洪水分布狀況等,已經可以預測到未來三天的水情走向。有趣的是,除了幫忙避開淹水區域,這款APP還會貼心地標示哪裡可以買雨鞋。

 事實上,只要洪水情況不太嚴重,不少店家還是照樣開店、服務客人。經過長年被淹的訓練,威尼斯人儼然發展出一套獨特的生活哲學,面對水患依舊保持從容,許多店家都自費裝設擋水閘門和抽水系統,電源系統也架高了,水淹上來還是能做生意,馬照跑、舞照跳。

威尼斯洪水警報軟體W.V.F.的操作頁面。(圖片來源

 其實,威尼斯並不孤單。相似景象今年在世界各地接連上演,從法國、阿爾及利亞、日本、美國東南部、加拿大魁北克省、到南台灣的「823泡戰」,都曾出現嚴重水災。

 隨著全球暖化不斷加劇,往後氣象災難勢必更加頻繁,過往慣用的防洪工程跟排水系統愈來愈難以應付。面對千變萬化的水情和氣象,人類不該一味地抵禦和防堵,也要趕緊惡補如何「與水共生」的調適 (Adaptation) 技巧。

左:威尼斯人的歷年淹水高度測量表,最高紀錄發生在1966。(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右:1974年問世的童書《海底威尼斯》,此景在威尼斯不斷上演。(圖片來源:格林文化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2018碳定價趨勢解析:「碳稅」面面觀       趙偉婷      2018/1/10
綠繪本推薦 (2) ─ 再生能源與暖化      謝雯凱     2014/2/12
    2009/9/2

--
歡迎追蹤低碳社群媒體:Facebook  LINE@  Instagram  YouTube  Twitter  Pinterest

1 則留言:

Tino 提到...

今年又淹啦 https://www.ntdtv.com/b5/2019/11/13/a102706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