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5日 星期六

氣候大會100%再生能源正夯

100% 轉型再生能源會很貴嗎「轉型成本並不會太高,因為過程中還會創造新工作、新產業和新市場。」綠色和平氣候政策顧問凱莎·柯索能 (Kaisa Kosonen) 表示。
由左至右柯索能、威廉遜、綠色和平媒體總監班史都華、安德萊特。賴慧玲 攝影。
文/賴慧玲 (低碳生活部落格COP21特派員)

    打開巴黎氣候大會周邊會議節目表,或穿梭在各個國際組織和國家的場區之中,很容易就會注意到一件事:再生能源與能源轉型毫無疑問是本次會議最夯的焦點之一 (要讓核能支持者失望了,在這裡聽到nuclear的機會實在比不上renewable energy)。事實上,能源部門不只是全球人為排放溫室氣體的最大宗 (高於75%),也是大多數國首要的溫室氣體排放來源。換言之,不管巴黎氣候大會最後會遞出何種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設定多高的減碳目標,轉型低碳的清潔能源幾乎將是每個國家的必修課題。

       到底能源轉型要怎麼轉? 又要轉到哪裡去? 國際環保團體綠色和平國際總部 (Greenpeace International)、全球跨界再生能源聯盟 REN21 等多個國際及在地組織和智庫,相信他們已經找到了最佳的答案:100% 再生能源運動。

       2014年全球再生能源,特別是風力、太陽能和水力發電的裝置容量和發電量,都有非常快速的成長,」REN21 宣傳經理勞菈·威廉遜 (Laura Williamson) 3 日在周邊會議上分享最新全球再生能源現狀的研究成果REN21 報告發現,過去一年風力和太陽能成本有相當顯著的下降,如今在許多國家,再生能源已大致能和傳統能源在電力部門上一較高下。 

       據估計,再生能源已占2013年全球最終能源消耗的19.1% (包含現代再生能源 10.1% 與傳統生質能9%),僅次於化石燃料能源 (78.3%)。而在2014年,全球已有27.7% 的能源生產和22.8%的電力生產來自於再生能源。可以說,再生能源已在全球能源組合中不可忽視的要角。相比之下,核能在全球最終能源消耗的比例並不顯著,僅占 2.6%

   此外,2014年全球電力部門的再生能源投資金額首次超過化石燃料電廠的淨投資金額。值得注意的是,開發中國家如中國、印度、巴西都在多項再生能源投資額和裝置容量上超越先進國家;非洲國家蒲隆地和肯亞也分別在每單位GDP再生能源投資額和地熱投資額方面站上世界第一寶座。世界能源強權版圖似乎正在快速的改變中,經濟較不發達的國家也不甘示弱,急起直追。

    人均再生能源發裝置容量方面 (Renewable power capacity per capita),依然由歐洲國家獨占鰲頭,REN21 研究協調人拉娜·阿迪 (Rana Adib) 在另一場德國國家區 (Germany Pavilion) 的周邊會議中分析,「政策支持是關鍵」。

阿迪在德國國家區周邊會議談REN21報告。賴慧玲 攝影。

    REN21報告特別強調,政策支持是再生能源能在近年快速成長、市場快速擴張、全球競爭力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發現,地方政府的再生能源政策往往更具前瞻性和創新。「長期而穩定的政策框架是未來推展再生能源的關鍵。」阿迪重申。

    全球跨界永續發展推動組織「世界未來委員會 (World Future Council) 氣候與能源資深計畫經理安娜·萊德萊特 (Anna Leidreiter) 認為,政府設定具有雄心的再生能源目標有許多正向效果,包括向社會展現政治決心、領導力和願景,可以催化官方政策和動員力量來進行變革,並且有助於確保科技、行政程序和資金的有效媒合,同時提供安全的投資環境,讓再生能源產業可以全力衝刺。

    她給政策制定者推動100%再生能源的第一個建議,是將提升能源效率設為首要任務。其他建議包括將冷暖器設備與交通系統電氣化、電動化,盡可能擴大公民參與,並發展新商業模式 (如電力合作社、使用者自產電力),提高民眾與業界對再生能源的認識,以及推動整合財政、經濟、能源等各部門的能源轉型政策。

    100% 轉型再生能源會很貴嗎? 「轉型成本並不會太高,因為過程中還會創造新工作、新產業和新市場。」綠色和平氣候政策顧問凱莎·柯索能 (Kaisa Kosonen) 表示。

綠色和平氣候政策顧問凱莎·柯索能 (Kaisa Kosonen) 。賴慧玲 攝影。

    根據 REN21 的估計,再生能源將為全球帶來77百萬直接與間接的工作機會。2014年,風力發電產業創造的就業機會已經超過100萬大關。依照再生能源過去十年來驚人的快速發展來看,未來就業市場潛力無窮。

    柯索能強調,要最有效率、最低成本地推動100% 再生能源革命,必須改變整個能源結構系統,而不是只將再生能源當作其他能源的輔助,聊備一格。

    「大膽一點! 直接將100% 再生能源設為目標吧!」目前包括丹麥、冰島、哥斯大黎加等皆以此為目標,許多小島國家也為了免除化石燃料進口依賴和減緩氣候變遷,支持100% 再生能源轉型。

    同日在台灣,英九總統重申再生能源發展緩不濟急、核能不能廢的原則。柯索能私下接受本報記者提問時,認為這是錯誤的政策方向。

    雖然英國即將興建一座新核電廠,中國也沒有放棄核能,「但看看世界的現實吧,中國其實更積極地推動風力等再生能源,而非完全依靠核能。」她認為,如果核能真的這麼美好,那麼各國早就全力以赴推動核能,但事實上並非如此。由此可見,建造經費和時間成本都相當高昂的核能,並不是成本效益最高的能源轉型選項。

    當然,每個國家的國情、現實條件不同,100% 再生能源的藍圖必須量身訂做,無法規格化。因此,世界未來委員會與其他研究組織也在氣候變遷大會周邊會議上發表澳洲、英國、法國、丹麥等國家邁向100% 再生能源的藍圖報告,用實際的科技與模型分析,擘劃這條充滿挑戰和希望的未來之道。

    其中,地主國法國的案例特別有趣。眾所皆知,法國是核能大國,有大約75% 的電力來自於核能電廠。究竟要怎樣扭轉這樣的能源結構,走向100% 再生能源呢?

法國能源智庫NégaWatt的伊夫·馬里格納克 (Yves Marignac) 發言。賴慧玲 攝影。

    代表法國能源智庫NégaWatt伊夫·馬里格納克 (Yves Marignac) 在會中提出了2050年達成90% 再生能源的計畫。他強調將採用三個步驟:第一是「充分性 (sufficiency)」,也就是評估交通、工業、農業等各部門的能源使用需求,凸顯弱勢者的需求、限制能源浪費、並刪減最不良的能源使用。第二是「有效性 (efficiency)」,意思是透過各環節中聰明的能源選擇來提高能源效率、減少需要的總能源量。第三是慎選最低汙染、最永續的「再生能源來源 (renewable sources)」。

    NégaWatt考量了再生能源擴張所需的時間和進程,以及化石燃料能源和核能的現實需求,進行階段性淘汰。例如,汙染較嚴重的石油與煤炭將率先被快速淘汰,但天然氣在2035 年才開始退出市場,以暫時支援核電廠逐漸退役後的電力缺口。而2050年時,NégaWatt 預估仍會有少量的交通工具、工業製程必須仰賴化石燃料和原料,因此並不強求在此時完全退場。

    而就算不推動再生能源,法國也將面臨大批核電廠老化、除役的棘手問題。法國有高達 80% 的反應爐 (約佔目前60% 電力生產) 建於19771987年間,依照核能公司主張40年的運轉年限(原定年限30)來看,這意味著將有大批核電廠將在2017年至2027年除役。

    NégaWatt認為,由於設備老化、設計老舊等不可變因素,不管再投入多少經費維修、更新,都無法將舊核電廠完全提升至全新最佳狀態。與其將幾十億歐元投入這個沒有未來的錢坑,不如投資在充滿未來可能性、成本節節下降、市場潛力驚人的再生能源產業,同時還能省下進口化石燃料的費用。

    由於核電廠逐年老化,除役的計畫與替代能源的規劃必須及早進行。NégaWatt規劃了三階段逐步淘汰核電廠。第一階段是以每年3,500MW核電裝置容量的速度,快速淘汰掉最危險的反應爐。第二階段放慢為每年2,500MW 的速度,以求在不干擾市場穩定的狀態下,讓再生能源發展能追上電力缺口。最後階段,則是加速到每年4,000MW的速率,在2033年前淘汰剩下的核電廠。

    馬里格納克強調,這樣的藍圖並不需要等待奇蹟出現。只要依賴「現有」再生能源科技、聰明的能源使用、和充分性、有效性等原則,就能夠實現。同時,還能幫助法國提高國家自主減碳預期貢獻 (INDC) 的目標。

    「100%再生能源是全球運動」安德萊特說。她也鼓勵與惠者將這個訊息帶回自己的國家開始行動,並歡迎世界各角落能向他們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成果,讓各地改變的小水滴,共同蓄積成捲動全球能源轉型的新浪潮。

[冷知識]
REN21 (Renewable Energy Policy Network for the 21st Century) 是一個全球跨國、跨界團體所組成的再生能源網絡,成員包括世界多個工業組織、學術單位、跨國際機構 (如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國際能源總署IEA)、非政府組織 (如國際自然基金會WWF、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和國家政府 (包括美、印、德、丹麥、巴西)REN21 致力於促進全球各部門的跨界合作,提供高品質科學研究報告協助政策擬定和辯論。

P.S. 在本次氣候大會周邊會議上,威廉遜曾提到台灣發展小規模電力收購制度 (feed-in-tariff) 的優異表現,算是 (無自覺地) 偷偷幫台灣做了一次氣候外交吧! 畢竟在氣候變遷大會活動中,台灣還是個官方敏感詞呢!

※ 本文與環境資訊中心同步刊登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