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7日 星期日

第一中學講堂 負排碳登場

"原名「第一中學講堂」的中一中校史館,就是國內第一棟透過古蹟修復工程,成功降低能耗,並結合再生能源發電,達成「負排碳建築」標準的歷史建物。"
中一中校史館透過綠建築概念修繕,兼顧保存與再生。(來源:台達電子)

文/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本文原發表於2015年6月號綠雜誌)

    如何讓一棟建築延長使用年限,本身就是降低建築「碳足跡」的方式之一。而除了修房子以外,如果能透過局部改建手法,降低日常能源使用量,甚或是產生潔淨能源,則對降低全人類的排碳量將更有貢獻,畢竟建築能耗佔全體能源使用有極高比例。

    原名「第一中學講堂」的中一中校史館,就是國內第一棟透過古蹟修復工程,成功降低能耗,並結合再生能源發電,達成「負排碳建築」標準的歷史建物。

    中一中本身是座有百年歷史的大校,也是日本殖民時代,第一座由台灣人所籌建的中學。但隨著社會氛圍轉變與教學需求,校園內日式建築逐一拆除重建,只剩可容納上百人的大禮堂,可供校友憑吊早年校園風貌。

    1937年建成的「第一中學講堂」,是台灣在歷經上萬人死傷的「關刀山」大地震後,第一批強化抗震設計的大跨距建物。建築落成後從舉辦全校性考試、畢業典禮、大型演講等,具有十足的功能性。後來隨著校園人數增加,以及可容納千人的康樂館落成,禮堂功能不在,轉成為校史陳列室,以及作為校友會的聯絡處。

    除了用途以外,「第一中學講堂」的外觀也經過多次改變,光是外牆刷漆至少就有七次之多。原始的屋頂也因為長期漏水,後改鋪紅色鐵皮屋頂,芬克式桁架下也加裝輕鋼架天花板,冷氣成為夏日降溫的必備品。

芬克式衍架完整保留,上方屋頂處增設導光板引進柔和的自然採光,加強自然通風。(來源:台達電子)

    為讓這棟校園內唯一的老建築,持續帶起中一中榮光,年少時期以校為家的台達電子創辦人暨榮譽董事長鄭崇華,2012年起請來包括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蘇重威與康兆言、一元創研建築事務所何黛雯及林雅萍等建築師,為這座歷史建物規劃修復與再利用細節、並委託曾任台藝大古蹟修復學系主任的蔡永森教授及其團隊,進行修復工程。

    蔡永森所帶領的團隊,過往曾參與包括彰化武德殿的修復工作,工藝連日本技師來台交流時,都對他在日式建築修繕工法的專精程度大感敬佩。在「整舊如舊」的指導原則下,包括講堂外牆面砂漿的調配、內漆石灰粉的比例、牆面磁磚的復舊都極為考究,團隊甚至願花上一個月的時間,讓兩名工人不作其他事,但要專心把壁磚一片片用手工修復貼上。

    以中一中原本的禮堂狀況而言,由於牆體風化嚴重、室內通風不良、加上鐵皮屋頂的增溫,讓整間禮堂如同烤箱,對收藏在校史館內文物而言,物理條件並不很好。在建築師的建議下,將鐵皮屋頂及輕鋼架天花板全部去除,但留下芬克式桁架結構,並加裝天窗與通風口,使得建築物可大幅照明與通風用電,也使得現在站在修復後的講堂內,很容易就能體驗熱浮力通風原理,白天也幾乎可以完全不開燈。

    而校方原本希望在屋頂上加裝的再生能源,在考量陰影與發電量後,裝置改設於鄰近大樓。14.8kWp的太陽能裝置,實測一年可發電超過一萬七千多度電,遠超過講堂的用電。而販售綠電回電網的紅利,也將專款用於維護講堂相關設備,成為台灣第一棟利用綠電所得運作的「負排碳建物」,寫下台灣建築史的新頁。

    整修落成後仍以「校史館」命名的第一中學講堂,依舊肩負著台灣第一的使命。如同1915年台人建校後,帶起雨後春筍的啟蒙運動,也希望2015年落成的綠色建築典範,將開始帶領台灣既有建築,持續追求負排碳的風潮。

配合百年校慶,同步進行校史館修復完成的啟用典禮。(來源:台達電子)

【延伸閱讀】
臺中一中校史室修復再利用─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延長建築物命 修復歷史建物」氣候戰役在台灣節目
全台首例「負排碳建築」 設計揭秘」氣候戰役在台灣節目

【作者簡介】
張楊乾,兩個孩子的爸爸,常揣摩在二十年後,該如何告訴正值花樣年華的女兒,為何地球已升溫兩度,而這一代人又是怎麼錯過了減碳的關鍵時刻。曾服務於新聞界、在歐洲修習與暖化相關的碩士學位後,投入減緩氣候變遷的相關領域,現任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