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

海角天堂或是災難前線? 吐瓦魯與台灣的對話

"他想到,也許該到吐瓦魯去找找人民與災難共存的方式,而這是台灣人已經淡忘的能力。"
 文/謝雯凱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氣候與能源計畫專員)
日本非營利組織在吐瓦魯復育紅樹林植物─紅海欖。(吳郁娟提供)

    月上旬,內湖的台達陽光能源教育基地很「吐瓦魯」,邀請了兩位踏上吐瓦魯並詳實紀錄的人,來談談這個遙遠南太平洋小島國家的故事。恰好,這兩位講者我都認識。
 
    原本和頭頭認識是透過她的部落格,當時她在吐瓦魯擔任環保志工,加入吐國代表團前進墨西哥主辦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沒日沒夜的鑽研談判文件,讓在台灣用網路旁觀的我不免留言替她加油。頭頭回國之後,因緣巧合之下成了我的同事,並負責策劃陽光能源教育基地的活動,第一棒就以自己的演講打頭陣。

    今年初她把在吐瓦魯兩年志工的生活觀察,濃縮在一本小書《海平面上升最前線.吐瓦魯》,輕鬆的筆觸描述時而快樂,時而煩悶的志工生涯,讓人了解台灣、日本的國際合作狀況,以及吐瓦魯的環境問題。在她的觀察中發現,吐瓦魯面對的最大問題不是海平面上升,而是垃圾問題。

頭頭在講座上分享經驗,背景畫面恰好是吐瓦魯的垃圾棄置場。
    吐瓦魯是由幾個環礁島嶼構成,這個偏遠的小島國家步入現代化之後,舊有的消費和飲食習慣也逐漸改變,吐瓦魯自外國進口大批的肉品、含糖飲料、小家電、摩托車…然而這些東西廢棄後,小島上並沒有工廠能再利用這些廢棄物,也沒有人願意再把垃圾運到原進口國,只能任憑垃圾山愈堆愈高。儘管每個人都欽羨歐美式的消費生活,但這樣的生活方式卻遠超過小島的環境負荷。

    黃信堯導演則是我在紀錄片影展打工時認識的,後來才知道這個人頗有名氣,有許多粉絲。2009年,他在口湖鄉拍攝雲林縣文化局的案子,完成了極為優美的《帶水雲》,紀錄土地下陷區域的人文特色與自然環境,他還為此自費買了一艘獨木舟,拍攝溼地風光。結果八八風災後南部大淹水,他就是划這艘獨木舟出去買吃的。爾後他就接了八八風災的拍攝計畫,不過後來竟然在他的部落格看到吐瓦魯的碧海藍天照片,究竟為何拍攝台灣風災,會拍到吐瓦魯去呢?

紀錄片導演黃信堯
    在講座中,阿堯導演談拍攝初衷,本來的確是要拍八八風災之後的台灣,但阿堯的思緒卡住了。他說,他不想把八八風災看成單一的事件,十年前的九二一震災中的問題,莫拉克之後仍然重演,重要的是我們怎麼去看災難本身,怎麼去面對災難。所以他想到,也許該到吐瓦魯去找找人民與災難共存的方式,而這是台灣人已經淡忘的能力。

    這部在吐瓦魯拍攝的紀錄片,叫做《沈沒之島》,發音卻是「ㄕㄣˇㄇㄟˊ 之島」,因為他到了島上才發現,這個國家其實並不是像外界所描繪的一樣,就快要滅頂了,應該是「島之沒沉」才對。紀錄過程中,阿堯導演一邊拍,一邊找尋海平面上升直接證據,他發現,常常躍上國際版面的淹水畫面,其實就是島上原本地勢最窄之處,兩側寬僅10公尺,大潮來臨時當然會被淹沒,不見得與海平面上升有關。

    《沈沒之島》裡面也有更怵目驚心的淹水場面,不過是出現在台灣,嘉義東石的白水湖海巡哨所,每天漲潮時,通往哨所的路堤就會淹沒在水裡,而哨所的一樓早已下陷無法居住。要說海岸侵蝕與「海平面上升」的嚴重,顯然都是台灣大勝。

    阿堯在影片中以旁觀者的角度,並以一貫厘俗帶點惡趣味的旁白,讓兩個太平洋島國的環境問題對上話。而頭頭的作品中,透過描述吐瓦魯的家族關係、生活態度,以及與海洋、土地緊密結合的單純生活,也讓讀者不自覺的思考現代台灣所遺失的價值。

    《沈沒之島》與《海平面上升最前線.吐瓦魯》現在都可以在坊間通路買得到,阿堯另一部描述八八風災重建的紀錄片《阿里88》也已經完成,六月底將在台北電影節播放。

【作者簡介】
謝雯凱,碩士班時研究國際政治與民眾參與,平時關心生態環境與文化資產,經常撰寫國內外環境議題專文。2007年起追蹤氣候變遷與能源議題,並經營NGO對抗暖化行動資訊網。現為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氣候與能源專員。


【延伸閱讀】
吐瓦魯:航向全球化與堅守低碳食物間的矛盾》吳郁娟 11,June 2011 低碳生活部落格
那些年,我在吐瓦魯的日子》訪問吳郁娟 2,Jan 2012 氣候戰役在台灣
沈沒之島!吐瓦魯v.s台灣?》訪問黃信堯 1,Aug 2011 氣候戰役在台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