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非洲與亞洲多國團體在COP17的周邊會議上,發表社區再生能源計畫成果。(謝雯凱攝)
文/謝雯凱(低碳生活部落格德班氣候大會特派員)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2011年的一份報告統計,全世界有14億人口沒有電力可以使用,並有25億人仍在依賴傳統的生質燃料來取暖或烹煮,甚至直接燃燒廉價的低品質煤炭。沒有電力,使居民喪失了追求社會、經濟發展的機會,例如他們工作返家後沒有照明無法閱讀,也無法以電子設備接受資訊。使用骯髒的燃料,則會使得家人因室內空氣汙染而衍生疾病。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04年有200萬人因此而死亡。
這些人多數集中在漠南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各國),以及南亞諸國,而這些國家又是人口成長速度最快的區域,也就是說,若此情況無法改善,無法享受到潔淨能源的人口數字只會持續攀升。然而,在全球致力減少溫室氣體的當下,如何讓這麼多人口能取用電力與乾淨燃料,而且確保他們負擔得起,而且對環境不造成更進一步的傷害與壓力,這是非常龐大的挑戰。
讓所有人享用永續能源
聯合國顯然有心要帶頭作這件事情。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宣布2012年為「所有人能享用永續能源年」(Year of Sustainable Energy for All),並勢必納為2012年地球高峰會的重要議題。
12月2日COP17有場週邊會議,便是討論如何利用再生能源來促進貧窮國家永續發展,並且減少貧窮。這場由法國HELIO組織與INFORSE(永續能源國際網路)邀集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夥伴團體,一齊來分享他們能源改善與再生能源的相關計畫。莫三比克與塞內加爾的計畫幫助社區改善既有的爐具效益,讓婦女得以用更少木材,節省更多時間,也減少空汙。而塞國的案例中,透過社區協力與工作坊的培訓,他們甚至成立小公司來製造販賣這些新款的爐具。印度的婦女團體則協助研發太陽能果物乾燥設備,與以社區太陽能站充電的可攜式電燈,並且將其量產,帶動婦女就業。喀麥隆代表介紹社區的小型水利系統為社區建置小規模堪用的電網,烏干達代表則提醒大家,許多非洲國家的電力用戶均高度集中在都市,鄉村的用電戶普及率均相當低落,而且絕大部分的鄉村居民仍使用傳統生質燃料。
由下而上的再生能源革命
與會的瑞典自然保育協會代表Niclas Hällström將這一切可喜的成果,稱為「由下而上的再生能源革命」,但也強調,這仍有賴資金與技術的挹注。因此與會各個代表無不呼籲各國談判代表,要保障綠色氣候基金的落實。
特別的是,包括Niclas與地球之友(Friends of the Earth)等團體,都鼓吹全球各國都支持饋電機制(Feed-in Tariff, FIT),也就是要求各國政府都能「保證收購再生電力」,支持再生能源發展。一方面政府可透過補助降低綠色電價,一方面政府可以透過一些策略,提高化石燃料與火力發電的價格,地方與社區層面則可提出潔淨能源發電計畫,協助自己獲得電力,並享有可負擔的價格。
社區發展再生能源還有諸多好處。傳統上,非洲政府總是發展集中式的火力發電或大型水力發電,其電網便會更集中於都會區域,也造成壟斷。小型再生能源計畫則需要在各個城鄉社區各自展開,能將就業機會與工程計畫分散給地方團隊,不受到大型能源公司專斷,未來也毋需擔心化石燃料價格的波動。更別說上述諸多成功案例中,再生能源計畫所創造的社區產業、婦女權益等種種好處。
減少全球的能源貧窮(Energy Poverty)情況,將會是未來數年永續發展、環境正義的課題之一。但其實這些社區發展再生能源的故事,也可以給予台灣借鏡,看看這些具有創意的計畫,如何突破現實困境,達到自主再生能源發電的夢想。
作者簡介
謝雯凱,碩士班時研究國際政治與民眾參與,平時關心生態環境與文化資產,經常撰寫國內外環境議題專文。2007年起追蹤氣候變遷與能源議題,並經營NGO對抗暖化行動資訊網。現為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氣候與能源專員。
【參考資料】
《Reclaiming power-an energy model for people and the planet》Nov-11 Friends of the Earth
《Health co-benefits of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 Housing sector》2011 WHO
2012 International Year of Sustainable Energy for All United Nations Foundation
INFORSE-The 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Sustainable Energy
【延伸閱讀】
文/謝雯凱(低碳生活部落格德班氣候大會特派員)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2011年的一份報告統計,全世界有14億人口沒有電力可以使用,並有25億人仍在依賴傳統的生質燃料來取暖或烹煮,甚至直接燃燒廉價的低品質煤炭。沒有電力,使居民喪失了追求社會、經濟發展的機會,例如他們工作返家後沒有照明無法閱讀,也無法以電子設備接受資訊。使用骯髒的燃料,則會使得家人因室內空氣汙染而衍生疾病。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04年有200萬人因此而死亡。
這些人多數集中在漠南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各國),以及南亞諸國,而這些國家又是人口成長速度最快的區域,也就是說,若此情況無法改善,無法享受到潔淨能源的人口數字只會持續攀升。然而,在全球致力減少溫室氣體的當下,如何讓這麼多人口能取用電力與乾淨燃料,而且確保他們負擔得起,而且對環境不造成更進一步的傷害與壓力,這是非常龐大的挑戰。
讓所有人享用永續能源
聯合國顯然有心要帶頭作這件事情。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宣布2012年為「所有人能享用永續能源年」(Year of Sustainable Energy for All),並勢必納為2012年地球高峰會的重要議題。
12月2日COP17有場週邊會議,便是討論如何利用再生能源來促進貧窮國家永續發展,並且減少貧窮。這場由法國HELIO組織與INFORSE(永續能源國際網路)邀集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夥伴團體,一齊來分享他們能源改善與再生能源的相關計畫。莫三比克與塞內加爾的計畫幫助社區改善既有的爐具效益,讓婦女得以用更少木材,節省更多時間,也減少空汙。而塞國的案例中,透過社區協力與工作坊的培訓,他們甚至成立小公司來製造販賣這些新款的爐具。印度的婦女團體則協助研發太陽能果物乾燥設備,與以社區太陽能站充電的可攜式電燈,並且將其量產,帶動婦女就業。喀麥隆代表介紹社區的小型水利系統為社區建置小規模堪用的電網,烏干達代表則提醒大家,許多非洲國家的電力用戶均高度集中在都市,鄉村的用電戶普及率均相當低落,而且絕大部分的鄉村居民仍使用傳統生質燃料。
由下而上的再生能源革命
與會的瑞典自然保育協會代表Niclas Hällström將這一切可喜的成果,稱為「由下而上的再生能源革命」,但也強調,這仍有賴資金與技術的挹注。因此與會各個代表無不呼籲各國談判代表,要保障綠色氣候基金的落實。
特別的是,包括Niclas與地球之友(Friends of the Earth)等團體,都鼓吹全球各國都支持饋電機制(Feed-in Tariff, FIT),也就是要求各國政府都能「保證收購再生電力」,支持再生能源發展。一方面政府可透過補助降低綠色電價,一方面政府可以透過一些策略,提高化石燃料與火力發電的價格,地方與社區層面則可提出潔淨能源發電計畫,協助自己獲得電力,並享有可負擔的價格。
社區發展再生能源還有諸多好處。傳統上,非洲政府總是發展集中式的火力發電或大型水力發電,其電網便會更集中於都會區域,也造成壟斷。小型再生能源計畫則需要在各個城鄉社區各自展開,能將就業機會與工程計畫分散給地方團隊,不受到大型能源公司專斷,未來也毋需擔心化石燃料價格的波動。更別說上述諸多成功案例中,再生能源計畫所創造的社區產業、婦女權益等種種好處。
減少全球的能源貧窮(Energy Poverty)情況,將會是未來數年永續發展、環境正義的課題之一。但其實這些社區發展再生能源的故事,也可以給予台灣借鏡,看看這些具有創意的計畫,如何突破現實困境,達到自主再生能源發電的夢想。
作者簡介
謝雯凱,碩士班時研究國際政治與民眾參與,平時關心生態環境與文化資產,經常撰寫國內外環境議題專文。2007年起追蹤氣候變遷與能源議題,並經營NGO對抗暖化行動資訊網。現為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氣候與能源專員。
【參考資料】
《Reclaiming power-an energy model for people and the planet》Nov-11 Friends of the Earth
《Health co-benefits of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 Housing sector》2011 WHO
2012 International Year of Sustainable Energy for All United Nations Foundation
INFORSE-The 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Sustainable Energy
【延伸閱讀】
《德班場外花絮:挽救氣候基金 青年鼓吹羅賓漢稅》謝雯凱 3-Dec-11 低碳生活部落格
《德班氣候會議:年度談判 聚焦四大議題》謝雯凱 1-Dec-11 低碳生活部落格
《德班氣候會議:加拿大 恐撤簽京都議定書》張楊乾 1-Dec-11 低碳生活部落格
《德班場外花絮:聯合國氣候會議 德班準備好了》梁守道 26-Nov-11 低碳生活部落格
《德班氣候會議:年度談判 聚焦四大議題》謝雯凱 1-Dec-11 低碳生活部落格
《德班氣候會議:加拿大 恐撤簽京都議定書》張楊乾 1-Dec-11 低碳生活部落格
《德班場外花絮:聯合國氣候會議 德班準備好了》梁守道 26-Nov-11 低碳生活部落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