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0日 星期二

氣候會議歐巴馬要去 胡錦濤跟不跟?

 文/李河清(國立中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國總統歐巴馬九日首度鬆口,指若他年底現身哥本哈根氣候高峰會,能為全球各國達成新氣候協議補上臨門一腳的話,則他會親自參加年底的會議。算上歐巴馬,目前大約已有四十餘國領袖,承諾出席年底的高峰會;而如果歐巴馬真的成行,也將會是聯合國氣候變化網要公約各締約國集會以來,首度有全球碳污染累計排名第一的國家元首與會。

 歐巴馬既要出席,國際媒體現在也把焦點,轉到目前全球碳污染全球第一的中國,看看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不會也選擇出席氣候峰會。


中美G2立場 決定全球命運
 近年來,世界政經版圖從八大工業國家高峰會議(G8),延伸成二十大工業國會議(G20),擴大了決策機制的參與基礎;另一方面,國際關係學者也將G8裏最具實力的中國和美國,簡約成「中+美」 兩大工業國(G2)的論述,認為中美緊密合作的時代已經來臨。

 特別是在歐巴馬上台以後,當時金融海嘯災情仍未減緩,中國不但沒有拋售美國國債,反而持續持有,並且增購至八千多億。中美經濟合作見證了G2穩定全球金融機制的作用,這是經濟的G2。

 不經意的是,G2的經濟論述也適用於環境領域。在氣候談判上,G2的態勢已儼然成形,同時影響談判的進程與結果。12月7-18日哥本哈根氣候會議的成敗,也取決於中美氣候合作。

 從排放總量來看,美國是歷史累計排放量的第一,中國則是目前年排放量的第一。雖然中國的人均排放量遠低於美國,但根據看守世界研究中心2009年世界現況報告(State of the World by Worldwatch Institute),中(24%)美(21%)排放總量約佔全球總排放量的45%。

 其次,在京都議定書的架構下,美國屬於工業化國家 (也就是附件一國家),必須率先減量,依照京都減量目標,在第一個承諾期(the first commitment period) 2008-2012年前,比1990排放基準量減少7%,美國同時也是高度的工業化國家 (也就是附件二國家),不但需要減量,還需要提供資金及技術協助發展中國家減量;中國則屬於開發中國家 (議定書稱為「非」附件一國家),在2012年以前,並無減量義務。

 這兩個世界級的排放大戶,美國於2001年布希執政時,因國會未批准,而退出京都議定書,直到現在還提不出等同於京都議定書減量目標。而中國則在京都議定書屆滿前,沒有減量義務;換言之,全世界45%的排放大戶目前置外於京都議定書的減量規範。這也是目前京都架構難於有效減緩暖化與極端氣候的癥結。

兩國想法 略有一致
 話說回來,從1992年氣候變化綱要公約、1997京都議定書簽署以來到現在,中美兩國始終參與整個氣候談判過程。美國在退出京都議定書之後,仍以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簽約國身份,與各國維續對話。中國則是發展中國家的代言人,強調共同但有區別的減量責任,發達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同時也成為京都議定書清潔發展機制架構下,以減碳或低碳計畫,提供發達國家抵減碳單位量的最大受益國。

 G2在應對氣候變化設定國內減量目標方面,似乎也有趨於一致的看法,第一,把京都基準年由1990調整為2005年,第二,減量目標與能源效率或GDP相連結。

 美國先前曾提出降低碳密集度12% 的目標,國會也終於推動了相關法案,6/26日眾院通過了《美國清潔能源與安全法案 (the American Clean Energy and Security Act, ACES Act, H.R. 2454)》,要求美國於2012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比2005年減17%;參院的委員會則於11/5日通過《清潔能源工作與美國能源法案 (the Clean Energy Jobs and American Power Act, S. 1733),載明美國將於2020年前減20%,兩者基準年都定在2005。

 同樣的,中國在2007年制定《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中,希望在2010年前,將國內生產總值單位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同時提高再生能源發展總量佔總能源供給的10%。仔細比對這個目標與今年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9/22日於聯合國氣候變化高峰會議開幕式的談話裏提到,將「爭取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顯著下降」,20%的數字換成了”顯著”兩個字,似乎隱含了目標難以達成的保守心態,但也可以解釋成關鍵談判前的比價籌碼。

歐走訪亞洲 談氣候政策
 根據中央社10/22日的外電,白宮刻意發佈消息,指歐巴馬與胡錦濤熱線聯繫,同意強化氣候合作,以確保哥本哈根會議成功。上週歐巴馬念茲在茲的健保改革方案終於跨出第一步,在眾院以些微差距通過,這當然是歐巴馬國內執政績效的重要指標,而他在國際上的聲望指標則是建立於重回京都議定書的氣候談判,確保哥本哈根氣候會議不能流會,且訂定後京都減量規範。

 而中國方面在上個星期,中國國家總理溫家寶則在中非會議裏,表示將提供100億美金的優惠貸款,積極推動清潔能源的合作項目,並強調中非合作不止是只看重石油,更要顧及非洲的發展。中國推動氣候外交的用心在非洲顯現,對於全球所矚目的哥本哈根會議,沒理由看著它破局。

 歐巴馬的發言,或也為接下來密集的亞洲行加溫,不論是到新加坡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或是接著出訪北京與胡錦濤展開會談,預估氣候議題都將會是主軸之一。台灣媒體在看亞太經合會時,目前為止只注意到連戰和胡錦濤將見到幾次面,或是王雪紅會不會說服歐巴馬將黑莓機換成HTC上,但其實更重要的議題,應該聚焦於歐胡在金融次序,以及氣候合作上的努力。再過27天,全球最重要的氣候談判將在哥本哈根揭幕,環境G2的政治遠見與決心,將決定哥本哈根會議的成敗。

關於作者
李河清,國立中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SUNY—Albany)政治學博士,長期投入環境政治、環境外交、環境安全等新興研究領域;規劃並推動科技與社會學程;參與氣候變遷政策網絡(COMPON)國際研究計畫,並持續出席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 COP 13, Bali, 2007; COP 14, Poznan, 2008 以及COP 15, Copenhagen 2009。

【參考資料】
Reuters 9-Nov-09 "Obama will go to Copenhagen to clinch deal" by Patricia Wilson and Matt SpetalnickFlavin, C. et al 2009《2009世界現況:進入暖化的世界》台北:看守台灣研究中心新華社 9-Nov-09《温家宝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延伸閱讀】
國際新氣候協議 今年恐簽不成》張楊乾 6-Nov-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非洲各國杯葛 氣候會談瀕破局》張楊乾 4-Nov-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