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佳達(美哈佛大學訪問學者、蘇花糕餅鋪站長)
圖/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數位媒體企劃專員)
甫結束的波茲南氣候會談,普遍被外界視為「墊腳石」會議,各國談判代表均提高姿態,爭取談判籌碼,因此最後除氣候調適基金的結論外,並無具體的談判進展。
不過,在大會會談期間,Globalscan發佈的一份全球氣候變遷決策者問卷結果(1),卻顯示出對抗暖化,已史無前例地成為全球由下往上的行動共識。
這份問卷由World Bank、UNEP、ICLEI等重要致力於全球氣候變遷的組織或聯盟協助,調查含蓋了世界各地115國,1000名在各界氣候變遷行動上具有六年以上參與經驗的決策者,希望透過每年的比較,瞭解世界各國行動者,應對暖化議題的發展趨勢。受訪者的組成中,約有50%來自於法律或國際公約體制內的公部門及各級政府、30%來自企業、20%來自NGO或媒體。
已開發國 擔憂經濟影響談判
調查中指出,今年73%的受訪者同意平衡的經濟發展(Equit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及對抗氣候變遷的具體進展(Significant Progress in Combating Climate Change)是有可能同時達成的,可見經濟與環保已不再是傳統上認為絕對衝突的價值,但同時也有44%的人認為,金融危機將減緩氣候變遷談判的進程。
有趣的是,位在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的受訪者,在這兩題當中與來自非洲、大洋洲者有非常兩極的意見,北美洲的決策者有將近50%認為金融危機將對氣候變遷談判造成嚴重影響,且對於氣候變遷和經濟發展是否能達成平衡,最無法認同(67%);但非洲與大洋洲的受訪者則普遍對金融危機會在抗暖化議題造成衝擊,持各洲最樂觀的態度(大洋洲32%、非洲36%),並且兩洲皆有超過75%,同意經濟是可能與氣候變遷政策並進共存的。
高排碳煙囪企業 不再受決策者青睞
另外,對於未來實際的抗暖化措施,受訪者認為五年內最重要的政策,依序是增加能源效率及保存(conservation gain)(77%)、停止對於高排碳企業的補助(76%)、促進新科技的研發(73%),敬陪末座的是企業部門的自願減量措施(32%),顯示決策者對於企業部門的減碳決心及實際效果仍感懷疑。
而對於未來二十五年內最有發展潛力的能源科技,88%的受訪者認為最值得期待的是增進能源使用效率及保存的科技,再來是太陽能及風力 ,這兩年調查中落差最大的是對以糧食作物轉換的生質燃料(bio-fuel),去年仍有21%的受訪者認為值得期待,今年由於糧荒所造成的疑慮,只剩12%,名列最後。
太陽能當中,最被值得期待的是太陽能熱水系統及合陽技術暖氣(71%),合陽技術是指靠簡易太陽能集熱器,建材或建築設計,來採集並儲存太陽熱能,不用機械系統將熱能轉移至房屋或建築物各個角落的太陽能暖氣系統。其次是太陽能的電子設備(66%);風力部份則對於離島風力電廠科技較為期待(61%),大於使用一般陸地者(56%)。
環保與經濟 不再是零合遊戲
這份調查中,反應了最新世界各地氣候變遷行動決策者的想法,也可作為我國在抗暖化政策上重要的參考。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對於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衝突的認知已經大幅轉向,且強調能源使用效率及保存。
因此,我國政府是否真的有心跟隨國際腳步,共同致力於氣候變遷,可簡單從幾個方向檢視:首先,在重大經濟發展的爭議中,論述上是否仍以經濟與環保的衝突來影響輿論,第二,是否仍繼續對於高排碳企業進行高額補助,唯有在認知和具體行動上同時進步,才能顯示政府對抗全球暖化的魄力。
【參考資料】
(1)GlobalScan 2008 "Combating Climate Change and Boosting Growth Are Natural Allies:Survey of Professionals in 115 Countries Buries Myth that Cutting Carbon Will Kill Economies, but Price of Carbon Must Rise"
【延伸閱讀】
《氣候談判的關鍵數字》張楊乾 17-Dec-08 低碳生活部落格
《氣候會談落幕 調適基金上路》張楊乾 13-Dec-08 低碳生活部落格
圖/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數位媒體企劃專員)
甫結束的波茲南氣候會談,普遍被外界視為「墊腳石」會議,各國談判代表均提高姿態,爭取談判籌碼,因此最後除氣候調適基金的結論外,並無具體的談判進展。
不過,在大會會談期間,Globalscan發佈的一份全球氣候變遷決策者問卷結果(1),卻顯示出對抗暖化,已史無前例地成為全球由下往上的行動共識。
這份問卷由World Bank、UNEP、ICLEI等重要致力於全球氣候變遷的組織或聯盟協助,調查含蓋了世界各地115國,1000名在各界氣候變遷行動上具有六年以上參與經驗的決策者,希望透過每年的比較,瞭解世界各國行動者,應對暖化議題的發展趨勢。受訪者的組成中,約有50%來自於法律或國際公約體制內的公部門及各級政府、30%來自企業、20%來自NGO或媒體。
已開發國 擔憂經濟影響談判
調查中指出,今年73%的受訪者同意平衡的經濟發展(Equit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及對抗氣候變遷的具體進展(Significant Progress in Combating Climate Change)是有可能同時達成的,可見經濟與環保已不再是傳統上認為絕對衝突的價值,但同時也有44%的人認為,金融危機將減緩氣候變遷談判的進程。
有趣的是,位在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的受訪者,在這兩題當中與來自非洲、大洋洲者有非常兩極的意見,北美洲的決策者有將近50%認為金融危機將對氣候變遷談判造成嚴重影響,且對於氣候變遷和經濟發展是否能達成平衡,最無法認同(67%);但非洲與大洋洲的受訪者則普遍對金融危機會在抗暖化議題造成衝擊,持各洲最樂觀的態度(大洋洲32%、非洲36%),並且兩洲皆有超過75%,同意經濟是可能與氣候變遷政策並進共存的。
高排碳煙囪企業 不再受決策者青睞
另外,對於未來實際的抗暖化措施,受訪者認為五年內最重要的政策,依序是增加能源效率及保存(conservation gain)(77%)、停止對於高排碳企業的補助(76%)、促進新科技的研發(73%),敬陪末座的是企業部門的自願減量措施(32%),顯示決策者對於企業部門的減碳決心及實際效果仍感懷疑。
而對於未來二十五年內最有發展潛力的能源科技,88%的受訪者認為最值得期待的是增進能源使用效率及保存的科技,再來是太陽能及風力 ,這兩年調查中落差最大的是對以糧食作物轉換的生質燃料(bio-fuel),去年仍有21%的受訪者認為值得期待,今年由於糧荒所造成的疑慮,只剩12%,名列最後。
太陽能當中,最被值得期待的是太陽能熱水系統及合陽技術暖氣(71%),合陽技術是指靠簡易太陽能集熱器,建材或建築設計,來採集並儲存太陽熱能,不用機械系統將熱能轉移至房屋或建築物各個角落的太陽能暖氣系統。其次是太陽能的電子設備(66%);風力部份則對於離島風力電廠科技較為期待(61%),大於使用一般陸地者(56%)。
環保與經濟 不再是零合遊戲
這份調查中,反應了最新世界各地氣候變遷行動決策者的想法,也可作為我國在抗暖化政策上重要的參考。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對於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衝突的認知已經大幅轉向,且強調能源使用效率及保存。
因此,我國政府是否真的有心跟隨國際腳步,共同致力於氣候變遷,可簡單從幾個方向檢視:首先,在重大經濟發展的爭議中,論述上是否仍以經濟與環保的衝突來影響輿論,第二,是否仍繼續對於高排碳企業進行高額補助,唯有在認知和具體行動上同時進步,才能顯示政府對抗全球暖化的魄力。
【參考資料】
(1)GlobalScan 2008 "Combating Climate Change and Boosting Growth Are Natural Allies:Survey of Professionals in 115 Countries Buries Myth that Cutting Carbon Will Kill Economies, but Price of Carbon Must Rise"
【延伸閱讀】
《氣候談判的關鍵數字》張楊乾 17-Dec-08 低碳生活部落格
《氣候會談落幕 調適基金上路》張楊乾 13-Dec-08 低碳生活部落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