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6日 星期五

綠色王道 綠領就業新風潮(節錄)

 (本文節錄自《面對真相、即刻行動-台灣減碳紀事》,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主編、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贊助出版)

 文/ 許心欣(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常務理事)

 麼叫做綠色工作?綠領又是什麼?

 簡單說,「綠色工作」就是從事跟環境保護、生態保育及有助於永續發展的工作,可以是環境相關的專業人員,也可以是企業機構雇用從事提升環境的工作的人力,過去這樣的工作被定位為藍領工人。廣義來說,任何能幫助生態永續的工作都可稱為綠色工作,而從事綠色工作的人稱之為「綠領」。也有人將綠色工作稱為綠色就業。


 關注綠色工作議題的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趙家緯解釋,《綠領經濟》作者Van Jones對「綠色就業」的定義是:「藍領階級的勞工,提昇其對環境的關注,在環境友善領域中的就業。」包括裝設太陽能板的電工、從事有機農業的農夫、參與綠建築與再生能源設施建造的營建工人,都算綠領就業。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與國際勞工組織將「綠色就業」定義為:「在農業、製造業、科學研發、公務部門以及服務業等,以減緩人類面臨的環境危害為目標的工作。」因此,綠色就業的種類包括協助生態系的維護與復育、減少能源耗用、經濟體去碳化、廢棄物與污染減量等。

 從以上的相關定義與詮釋來看,未來的綠領工作將分為兩種,一種是能源相關新興產業,如太陽能、風力發電、碳交易員等,另一種則是原來的藍領、白領工作因暖化危機而「藍領轉綠領」或「白領轉綠領」者。綠色就業涵蓋範圍相當廣泛,舉凡能源供應業、運輸業、製造業、建築業、物料管理、零售業、農業及林業,均能創造綠色就業。

綠色工作與綠色新政
 聯合國在2008年9月發表「綠色工作:邁向永續環保、低碳世界的適當工作」報告,指出各國因致力於減緩氣候變遷之影響,企業投資和人員僱用模式改變,綠色工作將成為未來各國就業機會擴增的重要來源。

 10月聯合國再提出「綠色經濟倡議」,大力提倡「全球綠色新政(Global Green New Deal)」,迄今已有多個國家呼應,尤以美國歐巴馬總統最為積極,提出「美國復甦與再投資計畫」之「清潔、效率美國能源」方案,特別重視再生能源這一塊;南韓政府亦提出「綠色新政」,視為促進經濟成長動能的關鍵策略,加上歐洲英、德等國也有相關政策提出,顯示綠色經濟發展正蔚為風潮。

 其實,首倡綠色新政是美國,歐巴馬總統早在2008年8月當選前即提出「新阿波羅計畫」,倡言未來10年將投入1500億美元發展太陽光電、風力發電等可再生潔淨能源,預估可創造500萬人次就業機會。

 英國在2009年1月宣示將投資100億英磅推動10項與風力、水力、電動車等替代能源產業相關計畫,估計將創造10萬個就業機會。英國現在環境部門工作者有四十萬人,希望二十年內超過一百萬人服務於綠色產業。

 德國計畫在2020年前有25萬名再生能源相關產業從業人員。法國計畫在2020年前對環保產業投注4000億歐元以促進綠色成長,政策核心以節約能源為主,重於開發新能源。日本將在2015年前將環保事業的市場規模擴大至100兆日圓,預估可創造220萬個工作機會。

 由以上幾個推動綠色新政國家作法來看,在可見的未來,推廣綠領工作將成各國的主要政策,各國莫不希望藉綠色工作政策來拯救金融海嘯帶來的失業潮,以及減緩全球暖化造成的環境災難及經濟損失。

台灣對綠工作的因應
 台灣在綠色新政風潮中政府有所回應,在創造綠色就業機會上,規劃了「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中環境相關建設與綠色內涵規範,以及「綠色能源產業旭升方案」等。而「永續能源政策綱領-節能減碳行動方案」,也規劃推動「綠能產業」為新兆元產業。

 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與環境有關的部份,包括自來水供應、水岸環境營造、下水道建設、工業區污水接管等。另外,都會區捷運、東部鐵路服務提昇等運輸計畫,也可算是綠色工作。

 2009年4月行政院提出「綠能產業旭升方案」,預計以5年450億的預算,投入太陽光電、LED照明、風力發電、生質燃料、氫能與燃料電池、通訊、電動車等產業,期能於2015年時創造1兆1,580億元產值,創造11萬個就業機會。

 計畫的主力產業是太陽光電及LED照明,期望成為全球前三大太陽能電池生產國及最大LED光源及模組供應國,預計投入250億元在推動大型太陽光電電廠建造、全國交通號誌燈全數改用LED燈、氫能與燃料電池市場應用示範、智慧型電表佈建、10萬輛電動機車補助等項目。

 但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趙家緯批評,旭升方案僅只是畫個「2015年時創造1兆1,580億元,提供11萬人就業機會」的大餅。不過可以預見,台灣的產業結構將因此而轉型。

 相較於美國的許多綠色就業職訓課程,包括再生能源投資、綠色供應鏈管理、住家節能、綠能產業等,甚至連國際勞工組織〈ILO〉,都設計了培訓課程訓練各國的綠色就業。但台灣目前除了推動大學廣設綠色能源學程,負責就業及技能訓練的職訓局,針對失業勞工提供的訓練課程,仍未見到綠色就業的課程。這都凸顯台灣對於綠色就業仍停留在產業發展端,只在意產值,未顧及社會意義。

從需求不明到供不應求
 2009年6月再生能源條例三讀,溫室氣體減量法預期不久也將能三讀,綠能產業逐漸成形,相關的環保、節能規畫的綠領專業,可望成為搶手人才。除了光電、風能、垃圾發電、地熱發電等替代能源產業,節能家電、環保建材也都需要這方面人才,節能、環境工程、化學、材料相關背景未來都吃香。很多基金業者推出和替代能源相關的產品,相關研究人員、基金經理人也被要求了解綠能產業發展趨勢。

 業界樂觀認為台灣的綠領人力將面臨供不應求,政府應加緊培訓。環保署2009年暑假培訓第一批「碳查驗」人才,起薪上看五萬元。工研院也徵召竹科失業工程師,組成環保尖兵團,開發企業節能顧問生意。勞委會推出「節能規劃師」跨領域高階職訓班,將培訓光電、電工、電機等人員,起薪最少四萬元。桃園職訓中心也針對失業者開辦「綠能專業技能訓練班」。
從中央與地方的相關因應措施來看,官方推動的綠領工作仍集中在節能、綠能領域和碳查驗,尚未擴及未來新興的綠色工作。為了吸引更多人才投入節能減碳市場,相關的學習資源與法令建制也刻不容緩。

綠色工作的二面評價
 有人認為綠領工作的定義尚不明確,但為世界付出,是綠色工作崛起的原因之一。雖然目前認為綠色工作是未來世界潮流的人為數不少,但也有人持悲觀看法,究竟這兩方面有何不同的觀點?

.正面看法

 綠色意識抬頭,企業綠化已是關鍵課題,對所有工作者而言,都要成為綠領工作者,因為「綠色技能」將是繼資訊技能之後,下一個現代工作者的基本能力。

 美國太陽能協會表示,未來綠色工作需求將從能源相關產業擴大到各種產業,工作職缺將從現在的八百五十萬名,大幅增加到2030年的四千萬名。這些新的工作機會,將擴及製造、建築、金融等產業,甚至深入產業管理階層。

 英國環境工作人力資源公司Acre Resources調查顯示,2006-2007年從事氣候改變相關工作,包括碳權交易員、分析師、專案經理人,成長了三倍。對綠色工作持樂觀正面看法的人表示,當藍領、白領都意識到綠色世界的無限可能,任何領域的人才都必須為此做好準備。
.負面看法

 美國學者凱尼斯格林曾以《為什麼說歐巴馬的「綠色工作」計劃行不通》專欄文章,評論歐巴馬的綠色工作計畫確會帶來一些就業機會,但同時也將衝擊其他產業,導致原有的工作機會大量喪失。更指政府創造就業犯了與破窗理論同樣的錯誤。

 西班牙一項對綠色工作的研究顯示,發展綠色工作對西班牙整體經濟來說是得不償失。馬德里的胡安-卡洛斯大學經濟學教授Gabriel Calzada對西班牙政府補貼綠色工作的多年調查和研究發現:從2000年以來,每份綠色工作得耗去西班牙政府77萬元的開支,一份風力渦輪工作,政府就得補貼130萬元,而這些綠色工作將造成11萬3千份就業機會的喪失。也就是每創造一份綠色工作,會導致2.2份原有工作喪失。

 該份報告還發現,所謂綠色工作,僅有十分之一是長期性,500萬份新工作中,只有50萬工作機會是永久性。用一千一百萬工作換來只有五十萬份長期的工作當然得不償失,且這些工作還要靠政府補貼才能繼續下去,也就是要依賴納稅人的錢才有綠色工作機會。

 綠色工作不僅沒有幫西班牙脫離經濟危機,而且阻礙西班牙經濟復甦。該研究報告發現,政府在可利用能源上的支出,創造工作的效率還不及私營企業的一半,創造每一份綠色工作,需要57萬歐元的費用,而私營企業只需要25萬歐元。

 美國維基尼亞大學環境科學教授Pat Michaels表示,這項研究結論並不令人意外,認為美國若把振興經濟的錢花在綠色工程上,必然會重蹈西班牙的覆轍。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長康世昊認為「台灣社會還沒準備好迎接綠領潮,未認知到綠領除了是一份工作,還有其他深層意涵,尤其是台灣產業該如何轉型為綠色產業,政府迄未深思。」

 (完整七千多字的文章內容,都收錄在《面對真相、即刻行動-台灣減碳紀事》一書中,本書所有收入將捐贈卓越新聞獎基金會,為提升台灣媒體的專業水準作貢獻)

作者簡介
許心欣,台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畢業,現任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常務理事、國語日報綠色生活專播撰述。長期參與環保團體,推動地球日,近年關注暖化氣變生活因應推廣。


即日起開始報名!

1 則留言:

jj諭潔 提到...

jj的生活努力愛地球~~!!在花蓮的193線上的米棧部落生活~~!!很難,但一直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