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0日 星期二

總統就職演說提暖化 民國史上頭一遭


 文/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數位媒體企劃專員)

 華民國新任總統馬英九,二十日在他的就職演說中,提及我國將會在防制全球暖化等議題上,承擔國際公民應負的責任(總統府 20-May-08)。這是首次有中華民國的總統,在就職演說裏提到全球暖化一詞,即使所佔的篇幅有限,仍等同宣告世人,台灣面對暖化將不再袖手旁觀。

 暖化議題對於台灣政府其實不算新鮮,如果用「全球暖化」當關鍵字,搜尋總統府新聞稿資料庫的話,至少可以發現十五筆我國總統對暖化有關的談話(見附表一)。最早的一筆,是2000年陳水扁總統剛上台時,在再生能源國際論壇的發言,他那時就強調我國應關注暖化議題,並善盡地球村一份子的責任(總統府 25-Sep-00)



連續六年 暖化議題消失
 有趣的是,從那次發言之後,陳前總統就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沒提暖化。若對照時間點,差不多在美國布希政府2001年撤簽《京都議定書》後,陳前總統似乎就同步對暖化噤聲,這一空白就是六年。

 不過,扁總統還是有在關注國際情勢的。去年二月,當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家小組(IPCC)公佈第四份報告,並指九成以上的把握確定人類是造成暖化的元兇後,陳前總統又開始有了第二篇對於暖化的公開發言,並一直持續到今年總統大選前。

 在這空白的幾年內,國內的產業界及部份官員常營造出一種氛圍,認為台灣既非《京都》的簽約國,更未列名該協議下第一階段需減量的國家名單內,因此政府不應一廂情願地自我減量,影響國家經濟發展(自由時報 25-May-07)。也許正因為社會瀰漫如此的思潮,才讓台灣在1990-2006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133%的成長率,成為世界上溫室氣體成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中央研究院 18-Feb-08)

07年議題翻轉 政府鼓吹減量
 但2007年似乎是個轉折,除了陳前總統開始再對暖化發言外,規劃已久的《溫室氣體減量法》甚至通過了一讀,下半年則連溫室氣體登錄平台都成立了,今年更有了專責的溫室氣體減量辦公室。2007年底,即使我國仍非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的簽約國,政府仍由環保署副署長領軍,率領大隊人馬出席峇里氣候會談,是我國有史以來派出最多人參與會談的一次。

 台灣的轉變,也許跟國際的趨勢也有關係。除澳洲在政黨輪替後立即簽署了《京都議定書》外,始終對管制溫室氣體排放很感冒的布希,一個月前甚至也提出了美國將在2025年停止溫室氣體成長的承諾(BBC 16-Apr-08)。而正在競選下一屆美國總統的麥侃、歐巴馬或希拉蕊,也都表明在當選後將在減量議題有所著墨,也許明年的美國聯邦政府,對於減量將不再是鐵板一塊。

減碳抗暖 趕上國際潮流
 馬總統上台後,如果遵照他選前所開出的支票(中時電子報 20-May-08),台灣近程要在2016-2020年前,回到2008年的排放量(可能是3億噸);中程要在2025年前,回到2000年的排放量(約2.23億噸);遠程則要在2050年,回到2000年排放量的50%(約1.11億噸)。雖然這些減量的期程,看起來對產業界仍沒有立即的壓力,但至少提供了討論的空間。

 總之,總統能在就職演說提到暖化,仍具有指標性的意義,就像英國柴契爾夫人1988年在英國皇家學會對暖化的演說,從此就讓英國走向一個不一樣的道路(Gaber 2000)。台灣即使遲了英國二十年,相信也能創造出自己的低碳歷史。

【參考資料】
BBC 16-Apr-08Bush sets new CO2 emission target
Graber, I. (2000) ‘The greening of the public, politics and the press, 1985-1999’, in J. Smith (ed.), The Daily Globe: Environmental Change, the Public and the Media, London: Earthscan, 115-126.
自由時報 25-May-07 溫室氣體減量立法 經部、經建會反對》 王孟倫報導
中央研究院 18-Feb-08「因應地球暖化臺灣之能源政策」-本院環境與能源研究小組給新政府的建議》簡要版
中時電子報 20-May-08新環保署長沈世宏:減碳 以經濟誘因取代管制》 王尹軒專訪
總統府 25-Sep-00總統出席「再生能源在台灣」致詞
總統府 20-May-08中華民國第12任總統馬英九先生就職演說

5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您好:

昨天我看到這個也是稍微感動一下,馬總統在總統辯論也提到減碳節能,希望能真的落實。

另外馬總統日昨終於在高雄國宴用中英文親口說出的「食物里程」(food mileage)概念,並也以「不用宜蘭鴨而改用屏東鴨」舉例補充說明。

不過昨眾媒體和名嘴不論褒貶,只聚焦在人物互動、政治意識、服裝表演,未能趁機開個3分鐘的小專集宣揚此概念,甚是可惜。

初次留言有點冒昧,我是在報紙上看到你的報導後就前來拜訪此網址,算是不定期收看的忠實讀者。

也因為在您的網站上月初台大的全變研習營的訊息,才毅然決然請假參加。不過我是第三天聽到中原的李老師一個個問在場學員的背景時說「我知道你是誰了」才想到那位前面擺電腦的就是阿乾你XD

當時很想去打招呼說我是你的部落格讀者,不過很怕唐突...

匿名 提到...

To Kao,
相信那個研習營讓你學到很多吧,其實如果沒有那次的機會,我也可能至今還停留在只讀IPCC決策者摘要的階段,也沒有辦法一下認識那麼多在暖化領域拔尖的台灣學者。

大家一起努力囉,也共同監督馬總統,希望他未來四年都能心口一致。

Sincerely,
Wim

謙禾 提到...

說到食物哩程,何不全面禁止肉類進口?

不能禁止,政府還是有很多正向思考出的政策可以做:

全面禁止肉品進口
這個政策好處多多,符合食用「當地食材」的呼籲,還可以削減國外畜牧業的市場機會,以減少畜牧業帶來的環境破壞,特別是美國牛肉,另外還把市場需求機會讓給國內畜牧業者,相信國內畜牧業者也會舉手贊成。(南韓都上街抗議了)

加強稽核取締,提高污染罰款
即然市場需求讓給了國內畜牧業者,政府就應該要加強污水處理的稽核、嚴格取締,並修法提高違法罰款,無論是污水、糞便、腸氣..都應該算進去,協助畜牧業者做好管理,把防治污染的投資成本反應在肉品價格上。

發展素食產業
台灣的素食產業很有潛力,一些哈姆、素魚、素肉..做得好吃又可口,外銷歐美已有不錯的成績了,政府應該要協助產業形成聚落發展,從有機農業、加工、通路、連鎖店..,列入國家策略性新興產業範圍,給予投資抵減或五年免稅的優惠。

推動蔬食午餐政策
一天有3餐,至少有一餐無肉,其實是很均衡的,要吃肉的人,晚餐有的是機會,中午蔬食無肉會更健康,政府應該在政府部門的餐廳、學校、企業鼓勵中午提供無肉蔬食午餐,其餐次人數應列入計算碳排放縮減量的評估項目,並在因應地球暖化的相關政策計畫中,給予經費補助。

政策宣傳
抗暖化宣傳不能忽略吃的部份,反而要排第一位。民眾個人最能貢獻的地方就是改變飲食,其他省水、省電、省油、資源回收,透過政策能夠達成收效,現在馬政府要全面施實垃圾費隨袋徵收,還要在6月1日油電水漲價,以電來講,110度以下不漲價,110到330度漲一半,330度以上全面漲,這能夠誘使民眾節約能源。蔬食抗暖化一定要加強宣傳。

http://blog.yam.com/enlightenment/article/15264157

Unknown 提到...

台大全變研習營那三天獲益匪淺,學到很多東西!因為這半年來對於環保很關心也很有興趣。之前在報紙看到阿乾主編您在英國修暖化碩士,就很想起而效尤,不過那幾天去上課之後,發覺暖化只是個大方向,可以從水文、農業、經濟學等領域下去探討,每個領域的小分支就足夠研究一生了,然而我的主修只是外文系,感覺要踏進這些領域之一必須下很大的功夫。

話說回來,我想請教阿乾主編一件事情:便當紙盒在吃過後如果洗淨,是可以回收的嗎?因為紙盒上面都會有回收符號。我平常都會大致洗過後進行回收。

當時台大全變研習營並有特地設置回收廚餘和便當盒的設備,我吃完便當沖掉油污,拿到旁邊回收,之後發現被人拿到旁邊的一般垃圾桶和大家的便當盒丟在一起。

如果我的做法是對的,那這個環保本位的研習營反而沒做到回收,倒是一大諷刺。

Unknown 提到...

抱歉 更正一下上面倒數第二段「並有」→「並沒有」

應該便當紙盒和塑膠便當盒都可以回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