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王迺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王迺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8月6日 星期二

由下而上的水資源管理動能 – 加拿大FLOW計畫

"加拿大就有一個叫做Tides的組織,由公民「眾」肩扛起保護淡水資源的工作,從下而上地推動國家機器、革新永續政策,其中一項處理水資源議題的骨幹計畫叫做FLOWForum for Leadership on Water)。"

FLOW 官方網站畫面截圖 Sourcehttps://www.flowcanada.org

文/王迺卉(台大環工所博士生)

  氣候變遷讓各國下雨的頻率、強度都發生變化,「乾濕兩極化」和「旱澇交替」越來越顯著,全球水資源供應彷彿重新洗牌。對此,有洞見的國家會思索如何有效運用淡水資源,但同時又能保護水資源環境。

舉例來說,加拿大就有一個叫做Tides的組織,由公民「眾」肩扛起保護淡水資源的工作,從下而上地推動國家機器、革新永續政策,其中一項處理水資源議題的骨幹計畫叫做FLOWForum for Leadership on Water),也許能為台灣的水資源議題帶來新的思考面向。

2019年7月9日 星期二

都市中的森林,讓飲食減碳!

"究竟在都市裡有沒有可能出現規模化與多元的食物量產?答案是:如果能透過持續累積分享農耕經驗,並擅用食物森林概念,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文/王迺卉(台大環工所博士生)

    減碳有許多方式,在與生命緊緊相連的飲食上,該如何做到少排碳呢?其中一個選項是縮短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距離,減少食物運送的碳足跡,可行的辦法包含在私人的陽台、頂樓空地、社區花圃,又或者是公共空間的人行道植栽、公園綠地上種植作物。

    但是問題來了!要在都市裡創造一個規模化食物生產,照著時令提供眾人多樣化蔬果,同時又能讓所有族群皆能自由取用,這有可能嗎?本篇筆者將用都市食物森林(Food Forest)的概念,讓大家看到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