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雯凱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氣候與能源計畫專員)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七月參加大學生公民咖啡館的討論,談到「台北青年居住大不易」時說,他不願意每天花2小時坐車,耗費時間在通勤上,所以他選擇在台大醫院附近買房子,騎單車10分鐘以內可到,即便房子空間較小也沒關係。
柯文哲說:「如果是年輕人,我寧可犧牲生活品質,我要住在都市。因為我要節省我的時間去做生活的競爭。我不要說住得愉快,讓我每天浪費來1個小時,回家1個小時,每天浪費2個小時。」
接著他以美國為例,談美國富人為了脫離逐漸劣化的市區環境,而紛紛搬到郊區,窮人則進駐到市區;而台灣的有錢人則是住在市區,窮人住在郊外,導致窮人要負擔更多的生活成本,包括通勤時間。柯文哲認為,應該是讓有錢人住郊區,需要把握時間打拼的年輕人住在市區,然而目前台灣是有錢人把蛋黃區佔滿了,經濟較差的人只好住在蛋白區。(註1)
其實柯 P有點誤解。
包括美國在內,歐美大城市普遍開始出現「仕紳化」(gentrification)的現象。有錢人搬回市區,而市區到處出現大坪數豪宅,伴隨著店租提高,餐廳等消費費用也逐漸變得高檔起來,原本居住在市區的年輕人或收入不豐的家庭,逐漸負擔不起房租與生活消費,而移出蛋黃區。其實台灣大都市所面臨的趨勢,便類似如此。
事實上,過去美國搬到郊區居住的,也不全然是「有錢人」。或者說,先是有錢人為了追求生活品質而搬到郊區,爾後中產階級、勞工藍領階級,為了擁有自己的房子,也紛紛往郊區去找房子,「開車開到買得起為止」(Drive till you qualify)。郊區生活機能差,枯燥無聊,每天必須開車到市區賣場採購,上班上課的通勤往往都需要超過1小時的路程,更別說要去看電影、展覽或各種趴踢。隨著汽油價格近年攀升,原本居住在郊區的勞工家庭赫然發現,家庭經濟因為油耗而壓力沉重,甚至必須在工作與郊區房子之間取捨。(註2)
於是,有錢人、中產階級與藍領階級,為了不同理由搬回市區,並因為市區豪宅化與房價提高,而分別入駐柯文哲口中的「蛋黃」與「蛋白」區,產生同心圓式的階級分野,這都是目前這一波全球大都會仕紳化現象的特色。
這對環境有甚麼好處與壞處呢?一般認為,住在住商混合的緊密型城市(Compact city)會比較環保,一來生活機能佳,二來高密度使用土地,避免讓郊區農地或林野因為城市擴張而消失;三,當就業與居住都集中在市區,通勤距離近,近到可以讓民眾揚棄開車,改搭大眾運輸工具或騎乘單車,大幅降低交通排碳。公寓、國宅這種集合式住宅多的話,也表示水管、電線、瓦斯、公車等公共設施共享的機會較大,等於省下大量能源與資源。
或許「仕紳化」會帶來城市復興,原先沒落的舊市區重新注入活力。然而,一旦仕紳化排擠了城市現有居民與多元機能,那麼便有負面衝擊。
例如,如果城市精華地段由住商混合的型態變成一堆「豪宅」─只供少數家戶居住的「集合大樓」,對於城市最大的衝擊是機能改變。原本能讓市民就近採購的傳統市場、夜市、或餐飲店,因為鄰避效應或店租提高而移出街區,轉而進駐一些收益比較高的店家如眼鏡行、咖啡店或藝品畫廊。或是商辦大樓的店租提高,導致許多公司遷往蛋白區。城市的商業與生活機削弱,意味著居民必須移動更遠的距離去辦事。
交通方面,根據《103年民眾日常使用運具狀況調查》(交叉統計表)資料,個人所得愈高,出門以車代步的機率就愈高,而總所得超過10萬的個人,每趟出門就有54% 的機率使用自用小客車 (註3)。因此可以推知,有能力住在蛋黃區,收入所得高的住戶,以車代步的比例較高。但所得較低,受到高昂房價被迫移住在城市邊陲的民眾,因大眾運輸不若市區密集發達,反而必須耗費更多的時間成本或油資花費在通勤上,這又是另一種不公平現象。
表:平常外出最常使用哪種運具(節選) ※僅擷取部分選項
單位:人;%
出處:103年民眾日常使用運具狀況調查(交叉統計表) 2015
都市仕紳化的結果,通勤工作的距離也變長了。根據「99年人口及住宅普查」資料,99年底台灣15歲以上跨縣市通勤工作人口計147萬3千人,占工作人口的13.8%,全國以基隆市39.2%最高,新北市33.0%居次。常住於新北市、基隆市工作者中,分別有 27.9%、21.9%至台北市工作。北部生活圈的跨縣市工作情況是全國最為顯著的,且比例仍持續上升(註4)。
柯文哲在大學生公民咖啡館中,提出設計悠遊卡月票概念,讓固定通勤的年輕人得以降低通勤花費。但面對都市仕紳化的威脅,月票的設計只是治標不治本。現在「比較流行」的市政對策是「以大眾運輸為導向的城市發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TOD) ─ 當城市開發或再發展時,設計以公眾運輸節點 (如轉運站)或車站為中心來規劃開發區/都市更新區,讓民眾可以選擇遠離傳統市區的衛星城區居住,卻又得以有效利用大眾運輸便利移動,減少汽機車使用。然而更重要的策略,則是社會住宅興建,以及像德國一樣,有一套平穩房價的住宅政策,不要再讓市民被逼到蛋白區。
註1:本段敘述來自於三立新聞報導、新頭殼報導與台北市政府新聞稿。
註2:可以參考 Jeff Speck 的 TED 演講內容。
註3:這裡係指超過500公尺之旅次,資料來自103年民眾日常使用運具狀況調查。
註4:臺灣地區通勤、通學狀況之研析(103.3) 「99年跨縣市通勤人口則較 89 年底減少 2.7%,惟北部地區因縣市間交通方便及工作機會較多,除宜蘭縣外,其餘縣市之跨縣市通勤人數及通勤率均呈增加。」
【延伸閱讀】
柏林與巴塞隆納對抗仕紳化經驗
布魯克林之死
What is driving urban gentrification?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七月參加大學生公民咖啡館的討論,談到「台北青年居住大不易」時說,他不願意每天花2小時坐車,耗費時間在通勤上,所以他選擇在台大醫院附近買房子,騎單車10分鐘以內可到,即便房子空間較小也沒關係。
柯文哲說:「如果是年輕人,我寧可犧牲生活品質,我要住在都市。因為我要節省我的時間去做生活的競爭。我不要說住得愉快,讓我每天浪費來1個小時,回家1個小時,每天浪費2個小時。」
接著他以美國為例,談美國富人為了脫離逐漸劣化的市區環境,而紛紛搬到郊區,窮人則進駐到市區;而台灣的有錢人則是住在市區,窮人住在郊外,導致窮人要負擔更多的生活成本,包括通勤時間。柯文哲認為,應該是讓有錢人住郊區,需要把握時間打拼的年輕人住在市區,然而目前台灣是有錢人把蛋黃區佔滿了,經濟較差的人只好住在蛋白區。(註1)
其實柯 P有點誤解。
包括美國在內,歐美大城市普遍開始出現「仕紳化」(gentrification)的現象。有錢人搬回市區,而市區到處出現大坪數豪宅,伴隨著店租提高,餐廳等消費費用也逐漸變得高檔起來,原本居住在市區的年輕人或收入不豐的家庭,逐漸負擔不起房租與生活消費,而移出蛋黃區。其實台灣大都市所面臨的趨勢,便類似如此。
事實上,過去美國搬到郊區居住的,也不全然是「有錢人」。或者說,先是有錢人為了追求生活品質而搬到郊區,爾後中產階級、勞工藍領階級,為了擁有自己的房子,也紛紛往郊區去找房子,「開車開到買得起為止」(Drive till you qualify)。郊區生活機能差,枯燥無聊,每天必須開車到市區賣場採購,上班上課的通勤往往都需要超過1小時的路程,更別說要去看電影、展覽或各種趴踢。隨著汽油價格近年攀升,原本居住在郊區的勞工家庭赫然發現,家庭經濟因為油耗而壓力沉重,甚至必須在工作與郊區房子之間取捨。(註2)
於是,有錢人、中產階級與藍領階級,為了不同理由搬回市區,並因為市區豪宅化與房價提高,而分別入駐柯文哲口中的「蛋黃」與「蛋白」區,產生同心圓式的階級分野,這都是目前這一波全球大都會仕紳化現象的特色。
這對環境有甚麼好處與壞處呢?一般認為,住在住商混合的緊密型城市(Compact city)會比較環保,一來生活機能佳,二來高密度使用土地,避免讓郊區農地或林野因為城市擴張而消失;三,當就業與居住都集中在市區,通勤距離近,近到可以讓民眾揚棄開車,改搭大眾運輸工具或騎乘單車,大幅降低交通排碳。公寓、國宅這種集合式住宅多的話,也表示水管、電線、瓦斯、公車等公共設施共享的機會較大,等於省下大量能源與資源。
或許「仕紳化」會帶來城市復興,原先沒落的舊市區重新注入活力。然而,一旦仕紳化排擠了城市現有居民與多元機能,那麼便有負面衝擊。
例如,如果城市精華地段由住商混合的型態變成一堆「豪宅」─只供少數家戶居住的「集合大樓」,對於城市最大的衝擊是機能改變。原本能讓市民就近採購的傳統市場、夜市、或餐飲店,因為鄰避效應或店租提高而移出街區,轉而進駐一些收益比較高的店家如眼鏡行、咖啡店或藝品畫廊。或是商辦大樓的店租提高,導致許多公司遷往蛋白區。城市的商業與生活機削弱,意味著居民必須移動更遠的距離去辦事。
交通方面,根據《103年民眾日常使用運具狀況調查》(交叉統計表)資料,個人所得愈高,出門以車代步的機率就愈高,而總所得超過10萬的個人,每趟出門就有54% 的機率使用自用小客車 (註3)。因此可以推知,有能力住在蛋黃區,收入所得高的住戶,以車代步的比例較高。但所得較低,受到高昂房價被迫移住在城市邊陲的民眾,因大眾運輸不若市區密集發達,反而必須耗費更多的時間成本或油資花費在通勤上,這又是另一種不公平現象。
表:平常外出最常使用哪種運具(節選) ※僅擷取部分選項
個人總所得
|
機車
|
自用小客車
|
無收入
|
44.3
|
12.0
|
未滿1萬元
|
37.7
|
11.9
|
1(含)-未滿3萬元
|
66.0
|
14.4
|
3(含)-未滿5萬元
|
53.8
|
28.9
|
5(含)-未滿7萬元
|
36.4
|
44.6
|
7(含)-未滿10萬元
|
33.7
|
46.3
|
10萬元以上
|
25.8
|
54.7
|
不知道/無意見
|
42.4
|
28.9
|
出處:103年民眾日常使用運具狀況調查(交叉統計表) 2015
都市仕紳化的結果,通勤工作的距離也變長了。根據「99年人口及住宅普查」資料,99年底台灣15歲以上跨縣市通勤工作人口計147萬3千人,占工作人口的13.8%,全國以基隆市39.2%最高,新北市33.0%居次。常住於新北市、基隆市工作者中,分別有 27.9%、21.9%至台北市工作。北部生活圈的跨縣市工作情況是全國最為顯著的,且比例仍持續上升(註4)。
柯文哲在大學生公民咖啡館中,提出設計悠遊卡月票概念,讓固定通勤的年輕人得以降低通勤花費。但面對都市仕紳化的威脅,月票的設計只是治標不治本。現在「比較流行」的市政對策是「以大眾運輸為導向的城市發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TOD) ─ 當城市開發或再發展時,設計以公眾運輸節點 (如轉運站)或車站為中心來規劃開發區/都市更新區,讓民眾可以選擇遠離傳統市區的衛星城區居住,卻又得以有效利用大眾運輸便利移動,減少汽機車使用。然而更重要的策略,則是社會住宅興建,以及像德國一樣,有一套平穩房價的住宅政策,不要再讓市民被逼到蛋白區。
註1:本段敘述來自於三立新聞報導、新頭殼報導與台北市政府新聞稿。
註2:可以參考 Jeff Speck 的 TED 演講內容。
註3:這裡係指超過500公尺之旅次,資料來自103年民眾日常使用運具狀況調查。
註4:臺灣地區通勤、通學狀況之研析(103.3) 「99年跨縣市通勤人口則較 89 年底減少 2.7%,惟北部地區因縣市間交通方便及工作機會較多,除宜蘭縣外,其餘縣市之跨縣市通勤人數及通勤率均呈增加。」
【延伸閱讀】
柏林與巴塞隆納對抗仕紳化經驗
布魯克林之死
What is driving urban gentrificatio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