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2日 星期四

小小山椒魚 氣候變遷戰役見證者

冬天的積雪後融成水,形成暫時性水域,營造出適合山椒魚繁殖交配的地方;若雪下得不夠,或不下雨,連續一兩年,山椒魚就沒有機會繁殖,小族群可能就消失不見了。

圖:台灣山椒魚。(Source: 小工友 simonpu via Flickr)

文/廖靜蕙 (環保記者)

    台灣珍貴的霧林帶,潮濕穩定的環境,孕育了珍稀的物種,包括孑遺物種山椒魚。從冰河時期至今,山椒魚和氣候變遷的關係,可有著一段漫長的歷史!

冰河退卻 孑遺稜線

    提到山椒魚,很難不聯想到呂光洋這個名字,呂光洋幾乎是山椒魚的同義詞。這項成就來自於20年來孜孜矻矻研究追蹤山椒魚。即使如此,他仍認為台灣山椒魚分布調查,仍需更全面積極地進行。

    呂光洋表示,山椒魚多分佈在大陸和日本這些溫帶及寒帶地區;在日本,山椒魚都在低海拔,海拔變化不大,可以連成很廣的一片。

    台灣的山椒魚則是唯一分佈在亞熱帶地區的族群,從海拔1200公尺的北插天山,到海拔3850公尺的玉山圓峰,都可見其蹤跡;看似分布廣泛,卻都分布在高山上。呂光洋說,山椒魚和櫻花鉤吻鮭都屬於冰河時期的孑遺生物,一般認為山椒魚是隨著冰河時期擴散到了台灣,冰河退卻後,存留在氣候類似寒帶的台灣高山。

棲地難覓 族群不連續

    從此之後,台灣的山脈扮演著隔離的角色,影響了山椒魚族群的基因交流。

    台灣的山椒魚都是接近稜線,只是稜線上並沒有豐富的水源;稜線上的樹蔭下陰暗潮濕之處,或溪流源頭出水處,形成適合山椒魚的棲地。這樣的棲地常呈顯斷裂式分布,造成山椒魚族群分布也呈現點狀、不連續性分布,族群和族群之間,往往一隔上公里。

    呂光洋解釋,生物地理上不連續的小族群,對物種而言相當危險。小族群只能在這裡繁殖,無法跟其他族群基因交流,族群和族群之間基因交流的機會相當低,「A族群和B族群雖然是同種,但根本沒有機會交流,只能靠族群內的繁衍」近親繁殖對生物種群的延續相當不利。

    「這和牠在高山棲地特質有關,這種生存壓力比其他物種更為嚴重。」這也說明,何以台灣的山椒魚全數列入瀕臨絕種保育類物種。

暖化缺水 小族群易消失

    氣候變遷,一直都威脅著山椒魚存亡。呂光洋進一步說明,山椒魚只在冬季繁殖,無論中央山脈的合歡山,或往南到阿里山,都是如此。

    以合歡山為例,冬天的積雪後融成水,形成暫時性水域,營造出適合繁殖交配的地方(註)。但來自融雪的小水域不是永久性的,而且相當少;若雪下得不夠,或不下雨,使得氣候乾燥,連續一兩年,山椒魚就沒有機會繁殖,小族群可能就消失不見了。

    個別小族群的滅絕,最終會影響到族群的崩解,因此台灣即便有5000隻山椒魚,仍無法確保族群保全。


影片:行政院農委會製作「阿里山山椒魚」

山椒魚在不在? 翻石頭找答案

    「山椒魚小族群消失,隨時都可能發生在台灣的高山上。」山椒魚不但是水陸兩棲類,又只能生存在高海拔,比起其他物種,氣候變遷對牠們的影響更顯著,這也是何以呂光洋相當重視山椒魚監測的理由。

    幾處已知的山椒魚族群之處,他就曾建議國家公園或林務局轄下的林管處,巡山員巡守過程,至少一個月能監測一次,翻翻石頭,看看小族群是否仍然存在,做一些紀錄。「至少看看山椒魚還在不在。」這些基礎功,絕非以研究計畫委託給學者所能取代。

    這些基礎資料,將是重要的氣候變遷訊息。呂光洋舉瑞士在阿爾卑斯山進行的龍膽監測為例,因為有完整的分布資料,加上30年持續不輟的紀錄,最後配合阿爾卑斯山氣候資料,才得以發現龍膽分布範圍縮小,以及氣候變化的訊息。

    至於處境艱困的山椒魚,人工復育好不好?呂光洋說,人工復育是保育的下下策,棲息地的維護、不干擾、不破壞才是最重要的。「若是不下雨也沒辦法!」


註:由於台灣山椒魚是由卵孵化成蝌蚪,再發育為成體,因此,呼吸器官由鰓變成肺的過程中,發育較差;於是皮膚上分佈了許多黏液線,可使皮膚保持濕潤,幫助呼吸;當成體在肺部發育完成後,腮會逐漸消失,之後就改為用肺來呼吸,並離開水面生活。


BOX:山椒魚不是魚,生態攝影逐步進逼
山椒魚屬於兩生綱有尾目小鯢科,和大鯢科的娃娃魚有遠親關係。 
台灣目前有5種山椒魚,全都是特有、原生種。分別為阿里山山椒魚,主要分布在阿里山、中央山脈;楚南氏山椒魚、台灣山椒魚則分布於中央山脈合歡山一帶,棲地有重疊之處;觀霧山椒魚只分布在雪山山脈,南湖山椒魚只分布於南湖全湖,中央山脈北二段。 
這幾年生態攝影的興起,越來越多生態攝影者為了拍照,到處翻石頭,尋覓山椒魚的蹤影。只是翻完石頭、拍完照,卻不見恢復原狀的情況,讓山椒魚的處境更加黯淡。呂光洋解釋,山椒魚不耐旱、不耐乾,翻了石頭之後,陰暗潮濕的環境就消失了,而山椒魚移動得慢,不一定能找到適合的環境。他提醒,從事生態攝影,不應影響野生動物棲息,若拍完之後維持原狀,干擾會比較少。

【參考資料】
孑遺生物(Relict Species)的解釋 ─ 高瞻自然科學教學資源平台
台灣山椒魚保育研究網」台師大生命科學系製作
冰河退去我留下~山椒魚記事》08-Nov-2010 我們的島公共電視
Climate Change Shrinks Salamanders》Puneet Kollipara, 27-Mar-2014 National Geography
瀕絕觀霧山椒魚 氣候變遷壓力下 亟需保育研究並行》廖靜蕙 12-May-2014 環境資訊中心
國家公園氣候變遷指標動物族群(以山椒魚為例)監測計畫》 2008 玉山國家公園

※系列文章「暖化下的台灣生態系

【作者簡介】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特約記者。從事社工、社服14年之後,認知到畢竟是人的社會,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從國家公園專欄寫手開始,2009年以44歲年齡投入全職記者工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