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南北貧富,各國的自私與本位主義一次又一次的在歷年聯合國氣候會議上顯露無遺。由此而生的談判立場殊異如果遲遲未能找出折衷的交集點。
文/譚偉恩
圖:華沙氣候大會的德班平台會議一景 (Source:UNclimatechang flickr, CC BY 2.0) |
在華沙的第19屆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尚未進了第二週便已陷入危機。全球第五大碳排國—日本—表示將調整其減碳的政策,從以1990年為基準的25%,下修到以2005年為基準的3.8%。此舉自然是飽受非議,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紛紛在言辭上給予了非難,認為日本此舉將會導致其它工業先進的北方國家跟進,並嚴重妨害將暖化程度抑制全球增溫不超過攝氏1.5到2度的門檻目標。
其次,國內因素可能比國際壓力更直接地左右一國能否配合全球減碳的努力。福島核災之後,日本的核能使用大大受限,連帶減損該國減碳能力,這或許是其宣佈下調減碳目標的原因之一。同樣的情形或效應當然也會在其它國家陸續發生,日本氣候政策的改變不是單一個案。
第三,「五十步笑百步現象」;如果日本調整碳排目標應予非難,那麼隸屬77集團的南方發展中國家與中國也同樣該受指責。他們在此次華沙會議中聯手阻絕將農業列入碳排管制議程,但農業活動產生的碳排實為全球抗暖努力中萬萬不能忽視的一部分。
最後,北方工業國家和南方發展中國家的立場分殊依舊,且未見調和趨勢。此一結構性問題不克服,無論今年或明年的氣候談判都不會出現任何真正有助於全球抗暖之共識。令人沮喪的是,華沙會議召開的第二天,77集團與中國就已經聚焦在如何透過「損失與損害」(loss and damage)機制向已北方工業國家索取更多的資金和技術援助,此舉自然讓美國和其它北方國家反感,危及談判共識形成的氛圍。
無論南北貧富,各國的自私與本位主義一次又一次的在歷年聯合國氣候會議上顯露無遺。由此而生的談判立場殊異如果遲遲未能找出折衷的交集點,今年的氣候變遷會議最後仍不過是另一次毫無建樹的國際談判。然而,更令人擔憂的是,南北雙方機巧地形成有利於彼此的「交易」,但卻是大大不利於全球抗暖的「共識」。也就是說,像日本這樣的北方國家可能會允諾南方國家要求援助的條件,而南方為了經濟與技術援助而同意北方國家減少或修正碳排目標。若果真如此,無論國際社會是否凝具了氣候談判的共識,都不是福音而是噩耗!
作者簡介
【延伸閱讀】
《華沙氣候大會開幕 政治信心低迷》謝雯凱 12-Nov-13 低碳生活部落格《Japan to set 3.8% 2020 emissions reduction target》Ed King 30-Oct-13 RTC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