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5日 星期四

糧食生產與環境保育要如何兼顧?


View more presentations from ACIAR
 投影片/此為Mario Herrero博士2011年9月於保育性農業大會上發表演說的簡報檔。
文/林尚蓉(2010年台達荷蘭環境獎學金得主,曾任聯合國糧農組織實習研究生)

者於2011年獲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贊助, 前往澳洲布里斯本參加第五屆保育性農業大會 (WCCA), 有幸能現場聆聽農業科技專家們的演講。 此篇要講述的是Mario Herrero博士發表的演說,Mario 博士是國際牲畜研究協會 (International Live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ILRI)的資深計畫主持人。西元2009年,國際農業知識,科學與科技發展評估報告( 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of Agriculture Knowled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 IAASTD)中強調,未來全球的糧食生產面臨的壓力,以及投資在科學研究與技術上的重要性。而國際農業研究諮商組織 (Consultative Group on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e Research, CGIAR) 隨即投入一個整合性研究計畫,旨在預估不同的政策發展對不同形式的糧食生產系統未來的影響,以及確立適切且有效率的投資標的。本文描述此計畫的初步研究成果,也對未來農業發展的政策面提出建議。

混合農作(Mix Farming)系統為糧食安全的骨幹

未來農業型態,勢必面臨大量的改變。而造成改變的驅動力,以及改變的方向各是什麼呢?改變的驅動力包括:人口數增長、伴隨社會發展而來的都市化以及消費結構改變, 另外水資源有限、氣候變遷、科技創新的衝擊。 而這些衝擊影響最大的是小農(smallholder)。小農的特點通常是資源相對貧乏,具混合農作 (混合耕作與畜牧)的生產型態,在熱帶地區,這樣的小農也是榖纇,奶纇和肉類食物的主要提供者。因此,確保小農在未來能繼續生產糧食,且還能增產(intensification)又不至於所耗掉天然資源,是對未來重要的挑戰。混合農作的重要性,顯示於圖一,全球生產榖纇的農業型態比例圖:

圖一的大餅圖中,綠色代表混合農作的生產量,深綠色是集約式,淺綠色則是粗放式混合農作的生產量。 混合農作系統生產全球50%的榖纇, 更重要的是,此系統為低收入戶提供大量主食: 42%的玉米、86%的稻米、 66%的高粱,和74%的小米。當然,奶製品與肉類也在其生產產品之列。混合農業持續被認為是糧食安全的骨幹,在世界的發展進程中,不可被忽略,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長久以來,發展中國家的公共投資會投入在集約式混合農作的區塊,對稻穀的投資比例又比畜牧部分高出許多。

未來的農業境況
目前在發展中地區的混合式農作遭遇到生產力的瓶頸,如同上段所提,瓶頸的重要來源是人口增加,消費結構改變以及都市化。而稻米和小麥的生產也會因為水資源的限制而無法及時迎合人類的需求。同時間,牲畜的數量卻會增加(牛,水牛,豬隻,禽纇)。因此用以餵養牲畜的飼料所需的資源(水,土地,養分)勢必跟糧食作物產生競爭。 在一些已經高度開發的地區, 如印度的恆河平原還有東南亞的一些區域, 必須想辦法增加糧食產能, 但不會使用到更多的土地和水資源, 除了使用高產能的穀類之外,提高耕作與畜牧業的資源利用效率是更重要的方向。為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除了要提倡畜牧專門化;豢養牲畜種類要轉為單胃動物(monogastric),例如禽類還有豬隻,因為牠們將飼料轉換為肉品的效能較高。不過,一旦生產方式邁向較為集約且專門化,環境保育與公平交易的法規就必須到位以避免環境惡化(如動物的糞便造成水質汙染等環境問題)以及因動物群聚而可能產生對人類有害的疾病。

聯合國糧農組織大力提倡的永續糧食增產(sustainable intensification of crop production, 現在增加一個口號為Save and Grow)一直被視為要在西元2050年得以餵飽90億人口的發展策略,但Mario博士提醒,在增產的同時,要不斷地提醒我們(人類)自己兩個問題: 永續增產到甚麼程度會變成「不永續」?原本用來提供作物生長的養分何時卻變為汙染?也就是說,糧食增產是需要訂定一個限度的,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必須制定法規,或是一套規範,來限定增產的極限,其中畜牧業比作物類還需要這類法規的控制。當然,發展限度會依據地理位置和生產系統的不同而不同,因此需要的是適地適性的法規。有些地區,需要的或許是停止增產,讓土地休養,此時,可以搭配多元化的土地政策,例如生態系統服務付費機制 (payments for ecosystem services)等來維持農人的生計。除此之外,未來農業發展,有可能出現各種型態,例如目前造成許多人爭辯的大型集約農場或是小農制度,此類的討論都將刺激未來農業型態的改變,而科技進展也將帶來巨大的改變。

投資標的
以上對未來農業的境況的分析,可以看出政策,科技發展都是為未來農業發展型態塑型的重要因素。本文的前言中提到IAASTD強調對農業發展的投資的重要性,而CGIAR則以一個跨國的大型計畫在研究最合適的農業發展投資標的物,那麼,各國政府和投資機構究竟該將錢投入哪一個區塊呢?Mario博士認為,一般來說,政府或投資機構會將錢放在人口密度高,生產力高,以及高度集約的糧食生產區域;但現今/未來,投資的方向應該打破以往的思考模式,反而是投資在較為粗放式農業的地區,也就是人口密度較低,作物產量較低的地方,除了研究如何提高生產效能,興建公共設施,加強與市場間的交流,對於保障未來的糧食安全,都是重要的策略。


作者簡介

林尚蓉,荷蘭瓦罕寧漢大學 (Wageningen University) 有機農業碩士班學生,在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的贊助下,曾赴聯合國糧農組織總部實習。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