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8日 星期五

塔島的森林 全球護林標竿

 文/林思吟(低碳生活部落格邁向哥本哈根志工寫手團)

 於關心國際林業碳匯的朋友而言,今年夏天是令人振奮的。上個月,澳洲塔斯馬尼亞(Tasmania)有一塊860公頃的私有地,成為澳洲的第一個經「氣候、社區以及生物多樣性聯盟」(Climate, Community, and Biodiversity Alliance,CCBA)認證的REDD計劃;而在非洲的坦薩尼亞(Tanzania),也有一塊約10,814公頃的退化土地再造林,以及7,565公頃的生物多樣性保育地,已經通過認證的盤查,將很快在自願性碳標準(VCS)的市場上市。


 CCBS氣候、社區以及生物多樣性標準
「氣候、社區以及生物多樣性聯盟」是由民間環保組織、企業、與一些研究機構共同發起,並制訂出一套稱為CCBS的標準,旨在規範與碳匯相關之土地利用計畫(land-use projects),以確保土地之多功能效益與永續發展。

 這個認證有什麼特殊之處呢?自從2005年發佈以來全球已有數十個土地利用項目正應用、或已經通過這些標準來指導世界各地的土地利用相關項目,CCBS獲得了廣泛的好評,並在修正部分內容後,於2009年更新成第二版。通過認證的包含哥斯大黎加、巴西、中國、印尼和巴拿馬等地,絕大多數為森林相關的計畫。不管是為了履行義務(例如京都議定書下締約國的規範機制)還是民間的碳交易市場,都承認CCBS用於任何類型、任何地方的土地用途轉換和林業專案。

 和其他林業碳匯認證不同的是,通過CCBS認證並無法獲得碳權(當然也就沒有辦法上碳交易市場買賣),所以有人戲稱這種認證是蛋糕上的裝飾(icing on the cake),有點中看不中用的意思。也許吧!以金錢的角度來看的確如此,但是若以真正生態永續保戶的立場來看,CCBS卻是很重要的。

 該認證的設計,就是為了避免林業碳匯計畫所種的全是速生樹種(如桉樹),反會加速土壤退化、或者造成當地社區原住民福利的減損,以彌補碳匯設計上的不足。碳市場的買家若是重視碳匯計劃對於當地生態和永續發展的影響,而非只是短視近利的蒐購最便宜的碳額度,則同時通過CCBS認證和一般碳匯認證的計畫,反而將被優先選購,而有較高的市場價值。

種樹減碳 進入市場門檻高
 在目前國際的碳交易市場上,林業碳匯的認證一直很少,是因為它比其他類的減碳機制還要難執行,根據Finite Carbon顧問公司所整理的林業碳匯準備流程,可概括於下面幾點:

 1. 詳細的森林資源調查。(例如有多少木材材積和樹根體積,以便於步驟3時換算成等量吸收的二氧化碳等。所需時間從半年至兩三年不等。)
 2. 依照森林的特色,選擇適當的碳交易市場和相關的林業經營規範。
 3. 將資源調查內容轉換成碳匯的單位和適當的森林經營計畫。
 4. 撰寫企畫設計文件(PDD)並送交至碳交易市場註冊。(所需時間至少也要半年。)
 5. 註冊成功後,將會接受第三方獨立的認證單位查核。(所需時間至少半年。)
 6. 文件的查核和森林地的現場查核皆通過後,第三方獨立認證單位向註冊市場繳交報告後,該計畫的碳額度始可上市交易。

 由此可知,一個森林碳匯計畫的生成,需要很多年和許多人力的準備。雖然我對於整個碳交易機制,是否能真正減少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有很高的存疑,但是在森林議題數十年來,一直沒有找到很好的解套方案同時,透過氣候變遷來再次突顯森林保育的重要性,並試圖尋求新的出口,還是值得期待與鼓勵的。

保護森林 空間上是全球尺度
 而為什麼台灣在全球森林碳匯議題,一直沒有辦法有很高的參與度呢?以全球地理空間的角度來看,台灣森林生態的豐富與特殊性,是很值得我們驕傲與珍惜的,但是氣候變遷與暖化的問題是全球尺度的,赤道附近有更高生物多樣性的地區,資源以更快的速度消逝中,例如非洲的剛果盆地、南美洲的亞馬遜盆地和亞洲的印尼和馬來西亞等國。

 在氣候變遷問題的迫切威脅下,這些地方必須採取更積極的保育措施,才能爭取到足夠的經費;或者反之亦然,需要有更多的國際經費,才有希望更大刀闊斧地來進行保育。氣候變遷中的森林議題,需要更多柔軟、體諒與耐心。

森林價值 時間上以百年衡量
 一直覺得能唸森林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不只是因為工作可以徜徉在大自然中,更因為面對的是森林生態系動則數百年的生命週期,得以讓我們學習用不同的價值觀和角度去看待事情。農作物今年收成不佳,明年可以馬上捲土重來,明年初播種,最慢明年底就可以再次採收,但是森林沒有辦法。

 毀壞的土地要再恢復鬱鬱蒼蒼的樹林,光是種生長快的「速生樹種」,大約也要二三十年才可以有比較好的收成。也因為如此,一塊森林地的經營,需要將眼光放得很遠;但是,往往經營時間越久,所需承擔的風險也就越高,如風災、森林大火、病蟲害大發生等。這還只是從「把林木當成經濟來源」的角度來看森林,若考慮到其生物多樣性保存、涵養水源、森林遊樂和國土保安等等難以用錢財量化功能與價值觀,所需考量的時間量尺就更長了,往往超過我們數十年生命所能承擔的範圍,許多經營計劃制定後,可能要等許多年後才會發現問題,這時決策者早已改朝換代,有些問題甚至百年後才會浮現,即使我們想負責,也只能留給後人來承擔。

 在地球不同角落尋尋覓覓,任何遠離人為造作的地方,往往是最後的淨土,沒有「發展」的「威脅」,也就少了需要「保育」的汲汲營營。越是瞭解森林的特性,就越能深入問題核心,也逐漸學會臣服於大自然一派渾成的律動中,可惜人類在資本主義橫行的世界下,至今仍不斷地在發展(無限慾望延伸)與永續中拔河拉扯,似乎仍看不見盡頭。

作者簡介
林思吟,台大森林與德國弗萊堡大學環境管理雙碩士。參與過近兩屆氣候變遷大會「亞洲青年領袖氣候論壇」,曾協助中國的「植林與再造林」野外審查,最懷念尼泊 爾與加拿大的森林及原住民。思吟在「邁向哥本哈根志工寫手小組」裏,主要負責觀察國際上森林碳匯與海洋保育的談判進展。

【名詞對照】
 REDD「降低因森林消退所導致的碳排放」(Reduce Emission from Deforestation and Degradation)
 VCS「自願性碳標準」(Voluntary Carbon Standard)
 PDD「企畫設計文件」(Project Design Document)


【參考資料】
Finite Carbon
Green Resources awarded world’s first VCS AFOLU validation TÜV Süd
Green Resources is First to Achieve Validation for Tree-Planting Under VCS
Tasmania gets Australia’s first CCB-certified REDD deal

【延伸閱讀】
森林足跡 檢視企業麻木指數》林思吟 17-Jul-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林業碳匯 碳市場的不確定因素》林思吟 18-May-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全球合作 力阻森林消退》林思吟 2-Apr-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3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讓自稱質報的媒體刊登了全版篇幅
也在這個網站詳細記載努力歷程

令人困擾的是
北市民人均-->15.784
貴寶號乙天-->16.7

所以是?
沒被跟記者透露夫妻新婚紀實
沒有經營部落格網站
的北市民其實也沒有多用到什麼木炭?

一頭霧水耶?

匿名 提到...

那篇報導我也看到了
阿乾的是15.784kg
北市民人均的是16.7kg啦!
看來減碳真的要很努力
請問阿乾可以給我你的email帳號嗎
有一些演講的問題想請教你
謝謝

阿乾 提到...

To 8/30和9/1留言的匿名:
感謝大家的監督,以及監督監督。部落格右下角有個Gmail信箱是由晚生在收,想連絡我可以直接寄到該信箱。

阿乾頓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