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希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希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11月11日 星期一

到希臘小島當海龜志工(下)

"清晨5點,凱法利尼亞島(Kefalonia),小海龜剛從沙礫鑽出,初見日光,爬過一切比自己身形要巨大的坑洞,像一顆大海的細胞,只願成為大海的一部份。位於希臘西岸的凱法利尼亞島,是人們夏季的心之所向,也是赤蠵龜在地中海的築巢熱點,近年來,赤蠵龜蛋巢數量年年破百,也持續攀升。與此同時,當島嶼的旅遊業蓬勃發展,壓縮了海龜的空間,該如何集結、挑選籌碼,確保海龜的生存條件與下一代?背後,有一群研究員與志工,以滴水穿石的調查精神,希望翻轉這座島嶼的保育圖像。"
蛋巢與告示牌(攝影/黃于恬)
文/黃于恬(荷蘭瓦赫寧恩大學森林與自然保育碩士)
續上篇

到一個更安全的地方──幫蛋巢搬家

一旦發現蛋巢,志工必須在其四周插上竹子,用細繩圍成正方形的區域,掛上告示牌,告訴遊客不要踩踏或挖掘。
然而,有些蛋巢太靠近大海,有的太靠近人的活動範圍,這些干擾較大的地區都可能不利於海龜的孵化率。
「這個蛋巢太靠近海了,來一場大雨很有可能就會被淹沒。」H向我們解釋。H已經是第五年來到島上做志工,曾經是體操教練的他,在某個旅遊的日子裡,看見Wildlife Sense的志工正在做海龜調查,於是開啟了他與海龜的緣分。

到希臘小島當海龜志工(上)

"清晨5點,凱法利尼亞島(Kefalonia),小海龜剛從沙礫鑽出,初見日光,爬過一切比自己身形要巨大的坑洞,像一顆大海的細胞,只願成為大海的一部份。位於希臘西岸的凱法利尼亞島,是人們夏季的心之所向,也是赤蠵龜在地中海的築巢熱點,近年來,赤蠵龜蛋巢數量年年破百,也持續攀升。與此同時,當島嶼的旅遊業蓬勃發展,壓縮了海龜的空間,該如何集結、挑選籌碼,確保海龜的生存條件與下一代?背後,有一群研究員與志工,以滴水穿石的調查精神,希望翻轉這座島嶼的保育圖像。"
赤蠵龜(source: ukanda on Wiki, CC BY 2.0)
文/黃于恬(荷蘭瓦赫寧恩大學森林與自然保育碩士)
晚上十點半.月亮立體地像一片柳橙,海風流連著柑橘香。鴨拓草葉面般的海閃著金屬光澤,捲起又翻落。我們四個Wildlife Sense的志工沿著海浪排成一直線的隊伍,巡視整個海灘,從午夜至清晨,用一場將近七小時的夜間巡禮,尋找海龜上岸的蹤跡。
我們要尋找的目標,是夜晚母龜上岸時,用四肢在沙灘上拖曳成的月牙形痕跡,以便記錄海龜數量和取得個體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