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9日 星期一

率先成為全球百大「減碳企業」 台灣唯一代表是這家

"《企業再進化:天下企業公民100強》——2018年CSR年鑑即將出版,CSR@天下帶您搶先看。蟬聯3年龍頭的台達電子,是台灣第一家、全球前100家完成SBTi減碳標準核可的企業。SBTi是什麼?台達如何做到?"

圖片來源:黃明堂


文/CSR@天下/熊毅晰
 
 繼2015年底,前往聯合國巴黎氣候峰會(COP 21)舉行週邊會議與綠建築展後,台達電子再度在台灣的環境永續路上寫下新篇章,成為全球首先進入前百大最積極減碳企業的唯一台灣代表。
 2017年12月,台達通過科學基礎目標倡議組織(SBTi)符合性審查,成為台灣第一家、全世界前100家完成科學基礎目標訂定並通過核可的企業。
 「這很難!」台北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特聘教授胡憲倫說,一般是嘴巴喊一喊,或自己訂減量目標,台達這是把自家的營運攤開,接受國際上用科學制定的標準下去做的「硬功夫」,「是走在環境永續的趨勢之先。」
 是的,就是這股開路先鋒的氣勢,在2018年「天下企業公民獎」,台達連續第三年蟬聯大型企業組龍頭寶座。在競爭尤為激烈的大型企業組要擠入前10名,除了基本面都做了之外,決定名次的關鍵往往就是各CSR專案的指標性與影響力。

更嚴格、更縝密的減碳作戰


 以台達被SBTi通過核可來說,不僅讓台灣企業再次在國際出頭,對企業界也極具示範效果。
 首先,解釋一般人較為陌生的SBTi。此一組織是由碳揭露專案(CDP)、聯合國全球盟約、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及「We Mean Business」(由全球數千家最具影響力企業組成的氣候商業聯盟)所共同成立的科學基礎目標倡議組織。
 該組織鼓勵企業簽署科學基礎減量目標承諾書,承諾達成全球控制暖化趨勢在攝氏2度內的總碳排為基礎,以科學方法及權重計算方式,計算在全球碳預算的情境下,特定產業、特定公司的合理排放或減碳額度。全球共有461家企業向該組織簽署SBT承諾書。其中,台灣有8家,在亞洲數量排名第三,僅次日本的64家及印度21家,而中國與韓國目前都僅有4家。
 不過,承諾之後難度才要開始。SBTi規範,企業在簽署承諾後,必須於2年內提出各自的SBT計畫書,並得經SBTi審核通過。目前全球完成科學基礎目標訂定並通過核可的企業,僅125家,而台達是兩岸唯一。
 「2015年我還問同仁簽署承諾有什麼權利義務,他們跟我說沒有,所以當時就很爽快地簽了,」台達企業信息部資深協理周志宏打趣道,沒想到後來才知道若2年內未提計畫書,承諾將自動失效。
 這當然是周志宏玩笑話,以台達從營運到CSR均圍繞著「節能、環保、愛地球」主軸的特性,有機會當然致力追求更高的目標。只是對2014年才剛達成較2009年用電下降50%目標的台達來說,接下來馬上又得進入一場更縝密與嚴格的減碳大作戰。
「節能、環保、愛地球」不僅是台達的CSR主軸,更是他們的核心營運目標。圖片來源:黃菁慧攝

 經找來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合作,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情境模擬的目標路徑,以及SBT的方法下,台達提出以2014年為基準年,2025年要達到下降56.6%碳密集度。

CSR與企業營運合而為一


 「現在不做,將來風險會更大,」承續台達創辦人鄭崇華常掛在嘴邊的這句話,台達執行長鄭平表示,儘管知道計畫書被核可後,接下來的挑戰更大,但一路走來已習慣給予公司自身更大責任和壓力的台達,也總能在降低風險的過程中發現機會。   
 鄭平說,台達將因此更積極開發創新節能減碳技術、投入生產設備節能改造、增加再生能源與潔淨能源使用比例等。
 2018年「天下企業公民獎」環境永續組評審、台大政治系副教授林子倫觀察,近2年台達其實是處於接班轉型期,在營運上相對挑戰之際,卻對其他企業視為成本支出的CSR未見縮手,「表示他們是從經營策略上就在貫徹CSR,」身兼行政院能源與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的林子倫說。
近2年台達處於接班轉型期,再加上大環境疲弱的挑戰,但鄭平對於CSR相關的案子不僅沒有縮手,還在持續加大。圖片來源:吳宙棋攝

 2017年5月才主導企業改組的鄭平,正處於企業轉型外加大環境疲弱的挑戰中。尤其2017年以來,台達股價持續走低,最大跌幅甚至接近50%,鄭平的壓力不言而喻。
 但周志宏透露,即便處於這樣的環境下,鄭平對於CSR相關的案子不僅沒有縮手,反而如同他在投資研發佔營收比重從5%提升到7%一樣,還在持續加大。
 最明顯的數字,就是台達的捐獻金額。2016年,台達捐獻總金額為2.9億台幣,佔該年盈餘比重約1.5%;去年,總金額增加到3.36億元,比重也來到近1.8%的水準。「因為我們發現,我們在做的事情和投資人、客戶要看的東西,是漸趨一致的,」周志宏解釋。

重視社會責任,獲外資認同


 他談起自己不久前遇到的經歷。一家資產規模在全球數一數二的國外投資機構研究團隊日前到台灣,來到內湖科技園區的台達總部做例行拜訪。
 「我對你們的財報沒興趣,那是門外我那一堆同事在看的,」周志宏拿出財報才剛要說明,該團隊一位新成員就打斷。對方說,與賺不賺錢相較,他更關注的是受訪企業在CSR領域的作為。後來周志宏才了解,眼前這位就是近年國際投資機構開始新增的「CSR分析師」。
 周志宏說,早些年,這些重量級外資機構都是透過道瓊永續指數(DJSI)的新增指標來要求被投資企業,例如希望CSR報告要進董事會討論、供應鏈管理要擴及非第一階供應商、針對社會與環境影響採量化與質化方式量測,如SROI(社會投資報酬評量)等。
 「外資現在重視到自己成立CSR部門,讓CSR專家直接和公司談,」周志宏說,台達的外資持股比例一直很高,在某種程度上絕對和台達在CSR的投入有關。
 從電源供應器起家,延伸本業核心職能到CSR。在台達身上,看見CSR是門好生意的最佳詮釋。
台達電子小檔案》
♦2018年天下企業公民獎排名:大型企業組第1名
創辦人暨榮譽董事長:鄭崇華
執行長:鄭平
員工人數:台灣約6,000人,全球約83,000人
2017年營收:2235.8億
CSR心法:積極投入節能減碳新技術的開發,同時延伸本業核心技術到CSR。
(本文轉載自CSR@天下網站


【作者簡介】CSR@天下
1997年,《天下》率先提倡企業社會責任CSR的觀念。二十年來,CSR逐漸受到重視,成為企業成長的第二曲線。呼應趨勢,《天下》在2017年成立「CSR@天下」網站,除了持續介紹最前瞻的趨勢觀點,也搭建起CSR交流平台,期望提升台灣企業價值,打造更美好的社會。

【延伸閱讀】
工廠廢氣變燃料 全球最環保的飛機10月首航
昔日排廢水被罵翻 現在它靠廢液回收年省上億元
--
歡迎追蹤低碳社群媒體:Facebook  LINE@  Instagram  YouTube  Twitter  Pinterest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