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5日 星期日

一輛水車 透視水價真相

”耗水費、旱季水價、再生水條例,或許是2015這場大旱,可以帶給台灣的正面影響。“
圖:水逐跡特展導覽員正向小朋友說明如何讀水表與水費單。定期檢閱水費單是有效的省水策略。(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攝)

文/張楊乾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本文原刊登於3月29日聯合報元氣周報)

    石門水庫在內的幾座水庫,蓄水量現只夠再用三十到六十天不等,民生限水已箭在弦上,也引發愈來愈多人關注水資源的議題。從汙水回收、海水淡化、水庫清淤、重力排砂、伏流水抽取利用、改善管線漏水、改良慣性農法、優化製程用水等等,各種建議紛紛出爐,有老症頭待改善,也有新研究待採行,水利署在立法院也有一系列的法案,都待「民氣可用」為後盾來推行。

    但明眼人都知道,如果政府真的不能在旱象嚴重的這幾個月內,提出可以從根本解決水荒問題的政策,並能在結構上讓市場能自行運作,導引台灣成為一個節水型的社會,現在只要任何一個颱風侵台,先不論可能帶來的災害,只怕現在所有關於節水的努力,一併就全被吹走,要等下一次再鬧旱災,台灣人才會又記起,我們在水資源的管理上,還有很大進步的空間。

    從去年十月起,隨著「水逐跡」特展的足跡,我在松山菸廠與空軍總部舊址,跟民眾導覽各國的節水設施。普遍來說,民眾八成以上都認為,是因為台灣的水價太便宜了,所以我們才沒有新加坡做得好、沒有以色列做得好、沒有日本做得好。就連全台最知名的水利專家、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教授,都直接挑明說水價不漲,其他所有的節水道德勸說,全都是空談,也不會發揮影響力。

圖:馬總統視察寶二水庫。(依照CC BY-NC-ND 2.0授權引用自總統府Flickr


    那水價究竟要多少錢,才算是合理呢?

    台灣的水價平均近11元,台北市是7元左右,但像我家一、二月用水度數是七度,一度就只需要繳5元左右。和65%台灣家戶、每兩個月的用水四十度相比,我家省了約82%的用水。不過。即使如此,兩個月實際水費卻只能省了165元,一年不過也僅省近1000元,足足要五到六年,我請人裝的「洗衣水回收沖馬桶」系統才能回本。然而,若是我家的自來水價,跟目前台北自來水事業處賣給外縣市水車一樣,以一噸水20元計算,則保證省水裝置幾乎一年半就可回本,甚或連一噸23元的再生水、一噸33元的海淡水,都能成為多元生水方案的主角。

圖:新加坡致力於雨水回收,包括這幾棵「超級樹」也是以誇張的造型,既能回收雨水,也達到對國民宣導目的。(吳郁娟攝)

    但如果一度水的費用,從原本的10元一下子漲到20元,真的算貴嗎?根據國際水協(IWA)2012年調查全球四十四個國家與地區,台灣每人平均整年所負擔的水費,佔當年GDP的0.16%,是四十四國敬陪末坐;即使漲了一倍到20元,排名也僅上升四位,和南韓一樣佔0.32%,仍比日本佔0.96%、英國1.25%、瑞士1.32%來得高。

    水是基本人權,許多國家因為將水當成商品競標,結果使許多窮人連一口乾淨的水都是奢侈。但如果水價長期走低,公部門沒錢修漏水管線、私部門將水資源管理視作枝微末節、家戶對換節水器材也缺乏誘因,結果導致所有人都得面臨缺水之苦,或許此時就該思考,透過適當水價調整,反而對社會各階層的衝擊都最小。

    耗水費、旱季水價、再生水條例,或許是2015這場大旱,可以帶給台灣的正面影響。而如果在學院裡的專家學者、來看展覽的普羅大眾、長期從事水利專業的技術官僚等,都已有共識是時候調漲水價,或許是時候證明,民主政治不是只會產出鄉愿的政府,而是該為全民的福祉作出負責任的決定。

【延伸閱讀】
水庫 不是蓋來沖馬桶的》張楊乾 5-Jan-20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省水,可以不用等到沒水那天》張楊乾 10-Sep-2011 低碳生活部落格
四種水龍頭確保新加坡用水安全》李柏昱 28-Aug-2014泛科學 

1 則留言:

張欣宇 提到...

張揚乾先生您好~

我是采舍國際旗下出版社的編輯張欣宇。
敝公司目前在企劃一本勵志書籍,將介紹對台灣有貢獻的人物事蹟。

我們計畫將本書分為三部分,首先是典範,其次是緩流,最後是創新。
每一部簡單述說四~五個人的故事。
對於您持續以身作則減碳的行動,堪為改變社會的一股緩流,因此希望在第二部,書寫您的奮戰故事。

作者王擎天博士,閱讀您的書籍「低碳生活的24堂課」,也持續關注您的網頁,對於您的行動深感敬佩。
他希望參考手邊蒐集到的資料,寫成5000~10000字的人物介紹+心情感懷。

由於王博士常受邀演講,本身也舉辦培訓課程,他希望能在各項活動推廣這本書,讓更多人看到在台灣這塊土地上,默默奉獻的美好故事。

文章完成後,會先給您看過,若您覺得還要加上什麼內容,或者願意供我們更多資訊,將不勝感謝。

希望獲得您的首肯,非常感謝!


張欣宇敬上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