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5日 星期一

極端氣候下 社會要及早適應

圖一:極端氣象型態趨勢圖  Source: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2012 
文/謝雯凱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氣候與能源計畫專員)

 當有洪患或乾旱時,媒體常歸納為「氣候變遷」就打發了,卻忘記其實台灣夏季本來就常有暴雨,中南部冬季就會少雨。全球氣候變遷應該以更長的時間軸來評估,各地的氣象學家早已投入研究這些長遠的氣候異動。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家小組 IPCC在2012年3月發表的《管理極端氣候事件與災害風險並促進氣候變遷調適特別報告》(Special Report on Managing the Risk of Extreme Events and Disasters to Advance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SREX)中,花了一個章節釐清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與極端氣象事件(extreme weather and climate events)的關係,來自不同國家的科學家分析1950年至今的氣象資料,以「可能Likely」(66%-100% 的可能性)與「很可能Very Likely」(90%-100% 的可能性)等字眼來表達各種極端天候事件在未來發生的可能性。這裡所謂的氣候「變遷」,要素包括頻率、強度、空間範圍、持續的時間,以及天氣或極端氣象事件發生的時間點,此外,也有可能出現的是前所未見的極端事件。(註1)



 例如,報告指出酷寒白晝與夜晚數目「很可能」減少,而酷熱的日數則會增加,而這尺度是全球普遍性的。未來的乾旱趨勢則並非全球一致,在南歐與西非可能趨於嚴重且時間拉長,北美與西北澳的乾旱情況反而會縮短、減弱或頻率降低,這項預估的機率達「中等可信度」(medium confidence)。

 美國環保智庫憂思科學家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便製作一張表格 (圖一),可讓大家一目瞭然哪些極端氣象型態在未來發生的可信度最高,包括高溫熱浪、極端降雨事件、乾旱,與因海平面上昇造成的海岸地區淹水事件。與前述事件連帶相關的某些衝擊,也同樣具有高可信度 (high confidence),例如因為熱浪增加將造成冰河消融、永凍土減退,而這又會影響到高山地區的邊坡不穩、冰河湖泊溢流,乃至於促使山岳居民因生活環境丕變而遷徙。另一方面,雖然溫度變化會造成大氣系統改變,使得季風、環流、聖嬰現象變異,熱帶氣旋強度增加,然而這些證據乃屬於低可信度 (low confidence)。

表:各種極端氣象型態在未來發生的可信度 (中等可信度差不多10次中有5次發生機率、低可信度約10次中發生2次機率。) Source: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2012 (註2)

 SREX這個報告的重點不在於解釋哪些極端氣候與暖化有關,或是打算要威嚇民眾,而是提醒各級政府能多作準備。且不僅停留在應急備災、防災的等級,也要進一步思考社會、經濟與環境的應變,因此聯合國氣候變遷公約組織建議各國政府(乃至地方政府)提出氣候調適策略,能針對未來氣候變遷常態化,能提早準備,讓社會避免受災後的崩毀。報告中以圖二來表示災害風險的連帶關係,災害風險其實是本身的脆弱度,與受災的強度、暴露程度相乘,在此概念之下,相關單位便能及早做好預防。
圖二:災害風險示意圖

 歐洲2003年的嚴重熱浪造成西歐傷亡嚴重,上萬人因相關因素而死亡,最嚴重的法國就有14802人不幸過世,尤其是大量老年民眾傷亡,醫療系統幾近癱瘓,突顯了老人人口比例較高的社會,其在熱浪下的健康風險非常高。於是在日後,法國特別花了一番心力強化老人醫療、獨居老人醫療監控或社區照系統,降低脆弱度。這方面與健康有關的防護作為,還需要建立更強的社區鄰里關係,例如獨居老人的關懷服務、送餐服務。

 另一個觀點,是極端降雨後,通常是無戶籍的違章建築住戶受災最嚴重,但往往無法享有社會保險的支持,無法修繕房屋的情況,又增加了他們在下一場暴雨時的「暴露程度」,如此的惡性循環,令其難以從谷底翻身。而長期水患或乾旱之後的農糧價格漲幅,社會中下階層則是最容易受影響的一群,也更容易滋生的不滿情緒,這甚至是阿拉伯之春的政治革命背景因素。

 由此可見,要減少災害風險,建構更好的社會安全制度(social security)是不可或缺的。2012年聯合國永續發展大會發表的成果文件《我們想要的未來》,許多篇章處理發展中國家與城市貧困居民的居住權、飲用水取得,以及減低決食品價格過度波動的風險,不僅是減少貧窮,更是強化社會防災的應變能力。(註3)

 2012年重創紐約的珊蒂颶風,社會與經濟得以快速恢復生氣,是因為社會保險與經濟保險制度健全,而美國強大的公務體系也確實運作,展現了社會堅韌的防災回復力。反觀2008年後連年的颱風,與2010年的地震,讓海地一厥不振、政府運作與社會機能全面崩潰。

 與海地一樣天災頻仍的台灣,面對災害,雖沒有像海地這樣脆弱,但遇到莫拉克颱風如此大範圍的極端降雨,一樣需要好幾年才逐漸復元。未來極端氣候常態化,台灣社會必須從更廣泛的防災思維,既然無法完全避災,趁早提高社會適應能力,趕快從災難中站起來,才是「長治久安」之道。

作者簡介 

謝雯凱,碩士班時研究國際政治與民眾參與,平時關心生態環境與文化資產,經常撰寫國內外環境議題專文。2007年起追蹤氣候變遷與能源議題,並經營NGO對抗暖化行動資訊網。現為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氣候與能源專員。


註釋
註 1:《管理極端氣候事件與災害風險並促進氣候變遷調適特別報告》,2012
註 2:憂思科學家聯盟針對極端氣象事件的資訊圖表,2012
註 3:《我們想要的未來》,2012

延伸閱讀
暖化造成極端氣候成災已證實(節錄)》劉紹臣 12-Jul-20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氣候調適 刻不容緩》朱淑娟 25-Aug-20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5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請問是"可性度"是"可信度"的筆誤嗎?或是"可靠度"的意思?

DEF 提到...

是筆誤。感謝抓包。

DEF 提到...

改好了,感謝

匿名 提到...

Thank you for the information of the table and the resources.
but base on the reliability of the latest news and information transmitting, is it possible to note the corresponding meaning of 'very likely', 'likely', which can provide more precise meaning of the translation.This can provide the clear connection between translation and the data setting(defining). And I have checked the resource the table coming from, there's a simple explanation just below that.
Maybe these would show the sever situation and emphasize the problem between climate change and the 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

This is my personal opinion of the article. But all in all, this article is really good =) [ I'm the Taiwanese PhD student who studies and focuses on climate change as well in UK now]

DEF 提到...

使用 likely是從IPCC報告而來。今年九月將推出的第五份IPCC報告,已經宣示要提出更細緻的說法,來取代/或解釋 likely 這個讓大家困擾已久的'分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