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0日 星期六

德班場外花絮:特派員觀察筆記

各位大家好。我是今年低碳生活部落格派到德班氣候變遷大會的特派員Michael。這篇是發自會場的觀察筆記。

12月10日下午5:48分 (逾時 滴答滴答滴答... ):
昨天晚上部長們開INDABA會議後,擬出的東西早上11:00左右出爐。秘書處本來要開的成果簡單報告記者會被取消了,然後部長在下午2:45分又進去閉門開會。

儘管我認為這幾份新文件中,在綠色基金、調適委員會的機制架構都已比較完整,KP文件中的森林管理方面也補充許多。但是歐盟、小島國家並不滿京都第二承諾期條文中,對於減量目標並未明確要求,認為不具企圖心,而這也是場外NGO主要不滿的地方。根據twitter上的消息,歐盟與小島國家希望在此文件中,另外加入強化減量目標的段落。另外,歐盟提出的路線圖仍在條文中。

場外的大家都在枯等。(我瀏覽完文件、上了BBS、開始在Youtube找歌曲來聽)

下午媒體的評論著重於,許多貧窮國家無法退換回程機票,而且代表團的人原本就很少,這些人一旦打道回府,這麼弱勢國家的聲音更少,COP17又更逼近名存實亡。

12月9日(會議表定最後一天,10日早上9:30補充):
亞特蘭大學院的學生Anjali Appadurai代表青年團體去COP議場發表演講。她說,我一生的時間中,你們都在協商...我們的時間表剩下5年(指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最高點落在2015年),但你們卻想要10年。現在就做!現在就做! (呼喊)



下午,綠色和平與一些其他團體的人發起小型的快閃行動,一個多小時後被搬走。他們反對歐盟路線圖,認為不該等到2020年才有約束力的國際協議,這樣一來中間會有排放的漏洞。我另外問了旁邊的綠色和平成員,是否希望京都第二承諾期中,發展中國家也要有減量承諾,他們說:「對!」


至於氣候談判方面 (氣氛低迷我都忘了有人還在談判),公約秘書處釋出一些長期工作小組LCA的談判草稿文件,是供作傍晚6點開始的部長會議使用,這個會議和前一晚一樣,會採用南非祖魯族特色的INDABA開會模式。會談到10點左右吧?!之後大會警衛請所有人離開,因為會議中心已無會議,會議延長至週六上午10點再行召開,而可能結束時間在周六傍晚。

流出的部長會議風聲還蠻細微的。我們知道目前歐盟的路線圖 (Roadmap) 確實成為談判文件的選項之一。綠色氣候基金一樣很有前景。但直到10日早上10點,LCA的文件還沒出爐。歐盟路線圖有愈來愈多國家支持。

12月8日下午6點30分(會議結束倒數一天):
昨天加拿大在他們國內說他們真的真的要在明年退出,但會捐一筆款項作為發展中國家作調適。所以今天整天加拿大青年都有一些行動,要求他們的部長回頭(見照片)。

青年組織在網路上推出一首歌,好啦還蠻好聽的。說真的如果沒有青年在會場,整個談判會更無趣吧。



今天聽了兩場和台灣有關的周邊會議。工研院的場子介紹他們的各種節能減碳的技術,認為綠能技術能促進綠能經濟。清大科技法律研究所的范建得老師則分享氣候變遷與法律相關的議題,並以台灣為例。(圖片為楊日昌博士代表工研院發表演說)

另一場次主辦單位是無害醫療組織,他們找來世界衛生組織等單位,從去年起便組成一個網路,希望推動氣候談判能把人類健康擺在重要位置,畢竟健康是老百姓都關心的議題。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授邀分享台灣醫療體系在減少能源使用與有害物質使用的經驗,獲得很多返響。其實健康與氣候變遷的這個聯盟,減量與調適都會去做,重點是想在氣候談判上加強影響力。

談判會場外,聯合國秘書長這兩天的談話都對京都議定書的未來感到悲觀,但敦促要大家還是要在國內作減量努力,因為去年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創歷史新高(新聞)。不過公約秘書長菲格雷斯感覺非常良好,她在任何場合都表示很樂觀。今天談判進入高階部長輪流發言的時間,這個戲碼明天會再重演一便。

綠色氣候基金的300億快速投入基金,變數很大,明天觀察。京都議定書的去向不樂觀,但會以什麼形式來彌補,大家都沒有個譜,一樣明天觀察。

12月7日下午7點:
早上去聽了一場保育團體講藍碳(blue Carbon)的會議,講的是海岸地區紅樹林、鹽沼地的碳匯能力,並希望透過他的碳匯潛力促進保育。Nicholas Institute分享之前對海岸碳匯的經濟評估報告,後續還有相關研究。幾個研究與保育團體更擬了一個藍碳政策架構給 UNFCCC推動。IPCC中有關海岸保育和碳匯的部分正在草擬中,完成的話可以有個準則,讓各國可以依循。另外印尼在這兩年提出完整的海洋與海岸保育政策,也在做藍碳的估算。這個議題,台灣可能需要做後續的分析。

然後去聽了德國環境部長介紹德國低碳經濟發展策略,重點放在能源政策,有能源效益、再生能源、溫減目標等。他說主要關鍵是政治決心,並且很高興在氣候績效指數上名列前矛,尤其是德國製造業發達排碳量也算大,要拿到高分可不容易。我後來有去攀談一下,我說台灣正在總統選戰,核能議題是主要焦點,然後我就詞窮了。這個會場超級悶熱,部長講到後來頻頻拭汗,然後他的英文也開始不輪轉。


6日聯合國秘書長在高階會議開幕時,所做的演講。聽說這兩天他講的都一樣,所以大家看影片就好了。



12月6日下午7點:六點跑去看了一個短片放映,他們針對溫室氣體的清潔交易機制CDM提出質疑,並且有做一些社會經濟相關的簡要調查報告



12月6日下午4點:
今天聽了一場有關 REDD +議題 (減少毀林及森林退化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再加上保育)的周邊會議,是由全球森林聯盟召開的。他們是全場最反對REDD+機制的組織,主要立論是該機制對原住民權益的侵奪。會場中有放映一則影片介紹現有REDD如何侵犯原住民權益與土地,又如何清除地上物再造林等等,不過作者說剛剪好,後續處理與上傳都要等一陣子。我問到執行長Simon Lovera對於REDD目前談判草稿中列有原住民權益的條款,有何看法,她的看法其實和CIFOR的Louis Verchot一樣,認為說是這樣說,但不見得會照做。

Germanwatch與 Can Europe 一如往年發布氣候變遷績效指數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 2012),台灣比去年退步3名,而且每年前三名都從缺...(之前誤會了)。值得警惕的是,我們在Very Poor的紅色區塊,鄰居是美國與新加坡。環保署每年在第一時間都會快速做出回應

現在,高階會議正在進行開幕式。晚上還有一個公關性質的行動,是公約秘書處要啟動一個計畫「Momentum for Change Initiative」,是要把對抗氣候變遷,與減少貧窮,這兩者行動兜在一起。這個又會與明年里約地球高峰會的減貧搭在一起。

12月5日(6日8點補寫):

森林議題有進展 ─「REDD」相關的談判草稿文件周日已經釋出並獲得討論。其中NGO希望保障原住民與部落權益與參與、多方參與以及資訊透明度、揉合入國內政策,都包含在條文裡頭(所謂的Safeguard維權專章)。但是針對生物多樣性的增減與碳匯增減未來要怎麼計算,條文中僅要求未來找科學家來討論出指導原則。

中國出風頭 5日的談判場外頗為精采。中國、美國、南非、巴西代表接連以記者會發表他們對於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與2020年新國際協議的立場。

中國代表解振華今天的記者會做了一些正面的宣示:2020年之後新的國際協議要有法律約束力,附帶既有減量成果有科學評估。但是談判新的協議之前,現在則要堅持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綠色基金與快速啟動基金要快兌現,對減緩與技術轉讓要建立監督與執行機制等等。

於是6日外電的標題都是:中國願意加入歐盟的新提案,也就是未來的國際協議是有減量目標約束力的(即法律約束力),不過其實中國角色還需要受到檢視,特別是他們仍並不希望京都第二承諾期要約束發展中國家,這點可和歐盟現在的立場不同。(請參考這篇報導)

↓解振華5日上午的宣示。但請聽記者提問與他的回答。



12月4日10點:昨天美國第一周談判代表在記者會上說了一些話,昭示了第二週談判希望不大。整體來說,美、日等國家希望開發中國家要像坎昆會議上答應的那樣,也具體承擔減量責任,那麼已開發國家就可能會願意接受京都議定書第二階段承諾期。歐盟希望雙方可以在2015年之前達成這方面的協議,並在2020年開始落實。至於綠色基金方面,美國希望在細節能夠更精確一點才願意答應,其實NGO們也希望綠色基金能確實進入最弱勢國家需要民眾的口袋,不過這和談判代表心理想的一定有落差。

昨天的遊行照片都上傳了,請到臉書粉絲頁去查看。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參與遊行的照片。
One World TV 對第一週的觀察




12月3日2點剛才看完場外的反暖化大遊行,覺得有非洲舞的遊隊伍真是讓人快樂。這次遊行中有些隊伍訴諸小農權益、婦女權益。主辦的非洲公民團體聯盟連番發表激昂的演講,講非洲人需要環境正義之類的,警示REDD+必需考慮弱勢與原住民權益。然後突然有人唱著印地安歌謠,透過擴音機中傳出,聽起來與台灣原住民的吟唱十分相似,覺得好感動。

今天中午,各個談判工作小組都會做個小結,然後把草案交出來,交付下週開始的大會談判。所以今晚與明天就會有熱騰騰的談判文件可以讀了,這是我週末的作業。

12月2日中午碰到台灣青年氣候聯盟的成員,看來已經融入全球青年組織的團體行動中,佳芸參與的氣候資金小組在這天下午2點發起一場「羅賓漢稅」的行動,敦促已開發國家可以積極承諾氣候基金,例如,可以對金融交易所得課稅,利用其中小部分來挹注氣候基金。

下午聽了一場週邊會議,談如何用永續能源來幫助消除貧窮。原來全世界有13億人口尚未享用到電力,而有27億還在使用傳統生質燃料或是直接燒煤炭,結果造成婦女與孩童因為空汙而生病。有許多社區與推動再生能源的NGO正在著手,要將減緩氣候變遷與帶給民眾電力,這兩件事情合起來,也就是協助這些貧民使用便宜、可負擔的再生能源發電。其實這點,也是聯合國秘書長提出明年要作為International Year of Sustainable Energy for All,並希望能在明年里約的地球高峰會會有所討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