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小恬(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環境計劃專員)
在台灣,有廠商用八個保特瓶回收後的纖維絲,就可以做成一件世界盃的球衣;也有人將咖啡渣轉變成咖啡絲後,竟能織成一件無臭排汗的T恤。這些都是台灣廠商的驕傲,也代表著一種新的經濟模式,正逐漸在台灣與全球成形。
創辦「零排放研究基金會(Zero Emissions Research Initiatives, ZERI)」的鮑利(Gunter Pauli),把這種循環再生的經濟模式,定義為「藍色經濟(The Blue Economy)」,他本人也在七月中飛抵台灣,為他的經濟模型作更多闡述。
鮑利在1991年創立了Ecover,是一家用生態方式生產清潔劑的工廠談起。他不只在工廠的生產上注重環保,也以身作則讓員工了解環保,包括騎腳踏車上班。而「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的作者布朗嘉博士(Michael Braungart),也是在去比利時參觀他的工廠後,發現工廠所使用的原料,全部都可以回收,大受感動而寫下了這本暢銷書;而鮑利的影響力也帶一些政治人物思維上的改變,這次來台他也見了行政院長吳敦義,吳揆也對其創新能力讚譽有加。
商業模式創新 自能帶動技術創新
鮑利在台灣的公開演講中指出,在強調生態永續的年代,企業製造的綠色產品,要擺脫昂貴或經政府補貼才能獲利的負面印象,需要的是商業模式創新,而非技術創新。
他說,剛開始以可以被分解的「棕櫚油脂肪酸」替代石化界面活性劑,雖然大幅提升市場對這種另類成分的需求,卻導致許多農人以棕櫚林地取代龐大的雨林區(尤其是印尼農民),也間接摧毀了猩猩的棲息地!這個消息讓他領悟到:原來,「環保產業」很可能和可再生的永續發展牴觸!
演說中提出了許多精彩案例,比如咖啡廢料可培植菇類,提供糧食保障,減少橡樹砍伐。此外,養蠶能肥沃表土、甚至還能製成蠶絲刮鬍刀。
綠色經濟 不符商業邏輯
鮑利認為,當下流行的綠色經濟,是用生物學來解決環境生態的瓶頸,但是光靠生物學沒辦法解決問題,因為在生物界,每一件事都有例外,這並不符合商業邏輯。他認為,藍色經濟是以物理為基礎的解決方案,物理學一切按照定律,這是企業最需要的法則。
「綠色經濟雖然環保、充滿善意,企業卻得投資更多,消費者也花費更多,成效不如預期。」鮑利強調,藍色經濟不僅重保育,也談再生,跟大自然學創意,發掘成長妙方,以有限資源創造更多,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對鮑利而言,只要仿效自然界的生存循環,不一定需要開發更多的能源,就能以現有的一切,滿足人類的需求,實現真正的永續經濟。只要能有效利用地球已提供的資源,來做更多的事,生態系統將不必然會面臨崩潰。
【參考資料】
(*1) 中央社 17-JUL-10《椰殼變身紡織品 吳揆肯定創新》黃旭昇報導
(*2) 台灣立報 13-MAY-10《聯合國敦促非洲投資農業》謝雯伃報導
(*3) 法新社 26-FEB-10《全球暖化影響收成 咖啡產國淪為受害者》張曉雯編譯
(*4) 剛特.鮑利 2010《藍色革命》
【延伸閱讀】
(*1) 公共電視 04-JUL-10《正港咖啡屋! 這間厝咖啡渣蓋的》
在台灣,有廠商用八個保特瓶回收後的纖維絲,就可以做成一件世界盃的球衣;也有人將咖啡渣轉變成咖啡絲後,竟能織成一件無臭排汗的T恤。這些都是台灣廠商的驕傲,也代表著一種新的經濟模式,正逐漸在台灣與全球成形。
創辦「零排放研究基金會(Zero Emissions Research Initiatives, ZERI)」的鮑利(Gunter Pauli),把這種循環再生的經濟模式,定義為「藍色經濟(The Blue Economy)」,他本人也在七月中飛抵台灣,為他的經濟模型作更多闡述。
鮑利在1991年創立了Ecover,是一家用生態方式生產清潔劑的工廠談起。他不只在工廠的生產上注重環保,也以身作則讓員工了解環保,包括騎腳踏車上班。而「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的作者布朗嘉博士(Michael Braungart),也是在去比利時參觀他的工廠後,發現工廠所使用的原料,全部都可以回收,大受感動而寫下了這本暢銷書;而鮑利的影響力也帶一些政治人物思維上的改變,這次來台他也見了行政院長吳敦義,吳揆也對其創新能力讚譽有加。
商業模式創新 自能帶動技術創新
鮑利在台灣的公開演講中指出,在強調生態永續的年代,企業製造的綠色產品,要擺脫昂貴或經政府補貼才能獲利的負面印象,需要的是商業模式創新,而非技術創新。
他說,剛開始以可以被分解的「棕櫚油脂肪酸」替代石化界面活性劑,雖然大幅提升市場對這種另類成分的需求,卻導致許多農人以棕櫚林地取代龐大的雨林區(尤其是印尼農民),也間接摧毀了猩猩的棲息地!這個消息讓他領悟到:原來,「環保產業」很可能和可再生的永續發展牴觸!
演說中提出了許多精彩案例,比如咖啡廢料可培植菇類,提供糧食保障,減少橡樹砍伐。此外,養蠶能肥沃表土、甚至還能製成蠶絲刮鬍刀。
綠色經濟 不符商業邏輯
鮑利認為,當下流行的綠色經濟,是用生物學來解決環境生態的瓶頸,但是光靠生物學沒辦法解決問題,因為在生物界,每一件事都有例外,這並不符合商業邏輯。他認為,藍色經濟是以物理為基礎的解決方案,物理學一切按照定律,這是企業最需要的法則。
「綠色經濟雖然環保、充滿善意,企業卻得投資更多,消費者也花費更多,成效不如預期。」鮑利強調,藍色經濟不僅重保育,也談再生,跟大自然學創意,發掘成長妙方,以有限資源創造更多,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對鮑利而言,只要仿效自然界的生存循環,不一定需要開發更多的能源,就能以現有的一切,滿足人類的需求,實現真正的永續經濟。只要能有效利用地球已提供的資源,來做更多的事,生態系統將不必然會面臨崩潰。
【參考資料】
(*1) 中央社 17-JUL-10《椰殼變身紡織品 吳揆肯定創新》黃旭昇報導
(*2) 台灣立報 13-MAY-10《聯合國敦促非洲投資農業》謝雯伃報導
(*3) 法新社 26-FEB-10《全球暖化影響收成 咖啡產國淪為受害者》張曉雯編譯
(*4) 剛特.鮑利 2010《藍色革命》
【延伸閱讀】
(*1) 公共電視 04-JUL-10《正港咖啡屋! 這間厝咖啡渣蓋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